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2019-5-1 10:08:07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4-30 22:09
需要量是10000万台。这与价格无关。
需求量是多少,与价格有关。这就是需求曲线。
1000万台的需求量对应 ...
价格与供求关系有关,价格是果,供求关系是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1 10:09:38
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是先有特定的了供求关系,才有了价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1 10:19:47
hfwz 发表于 2019-5-1 10:06
均衡是供求平衡,而并非供给量不变,甚至供给和需求都不变。均衡,就是平衡的意思。中间价格不在供求平衡 ...
供求平衡在任意一个价格都可能实现。把生产量全部卖出就是了。
但西经的意思是价格不变了,供给量需求量都不变了,才是均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1 10:22:17
需要量是10000万台。这与价格无关。
需求量是多少,与价格有关。这就是需求曲线。
1000万台的需求量对应1000万台的价格2500元,3000万台需求量对应3000万台的价格2000元。


我们看看上述观点为什么错误:
首先,价格是与供求关系对应而不是与单纯的供给或者单纯的需求对应。正是因为这一点,才形成了西方经济学需求曲线或者供给曲线模型错误的一个原因。试想,如果1000万台的1000万台需求量对应的价格是2500元,那么3000万台对应的3000万台的价格也是2500元,因为供求是平衡的,价格不会变化。如果1000万台的需求量对应的1000万台供给量价格是2500元,那么3000万台需求量对应的1000万台的供给量价格就会上涨,不会下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1 10:23:16
hfwz 发表于 2019-5-1 10:09
首先,我们必须弄清楚,是先有特定的了供求关系,才有了价格。
供给量确定,价格确定,需求量确定。其实是三者同时确定。但从因果关系看,供给量是因,价格是果。价格是因,需求量是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1 10:30:20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5-1 10:19
供求平衡在任意一个价格都可能实现。把生产量全部卖出就是了。
但西经的意思是价格不变了,供给量需求量 ...
供求平衡在任意一个价格都可能实现。把生产量全部卖出就是了。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道理,原因是最先说这句话的人可能认为,卖出去多少东西就有人买了多少东西。供给和需求总是相等的。其实,这是一个谬论。你生产了3000万台电视机,可能卖出去1000万台,买卖量是相等,但是,供给量是3000万台,而不是这个人认为的1000万台。这时候的市场是供大于求的,但是这个人可能认为是供求平衡的,如果按这个人的观点分析问题,那么市场永远没有供大于求和供小于求,只有供求平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1 10:31:52
hfwz 发表于 2019-5-1 10:22
需要量是10000万台。这与价格无关。
需求量是多少,与价格有关。这就是需求曲线。
1000万台的需求量对应1 ...
试想,如果1000万台的1000万台需求量对应的价格是2500元,
这句话应该为“试想,如果1000万台的需求量对应的1000万台的供给量价格是2500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1 10:54:18
hfwz 发表于 2019-5-1 10:30
供求平衡在任意一个价格都可能实现。把生产量全部卖出就是了。
生产3000万台卖出1000万台,这是因为没有降价出售,降到一定价格,3000万台就会卖出了。
只要想要卖,不会有库存。
供大于求,我理解是:在某一价格,需求量是A,但生产(供给)量是A+a,所以供大于求。
但如果在某一价格(这个价格低于前述价格),需求量是A+a,生产(供给)量也是A+a,这就是供求相等了。
以上的供其实是生产的意思。
而需求曲线不变,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这里的供给量是销售供给量。
当销售A的数量时销售供给量是A,这对应一个价格P1;当销售A+a的数量时销售供给量是A+a,这对应一个价格P2。P2一定小于P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1 11:19:49
需求、实际需求与需求水平三者的关系即需求原理是:实际需求与需求水平决定着市场需求。当人们有实际需求且有需求水平的时候,就会去消费,从而形成市场需求;当人们有实际需求但无需求水平的时候,则不会去消费,也形不成市场需求;当人们无实际需求的时候,无论有无需求水平都不会去消费,因而也形不成市场需求。

所以,需求受实际需求和需求水平两者制约,如果供给超过了实际需求,是绝对过剩;如果供给超过了需求水平而没有超过实际需求,是相对过剩。
当供给超过了实际需求,是绝对过剩的时候,价格下降再多也不会增加需求。所以这时候,“价格下降,需求增加”观点是错误的。
当供给超过了需求水平而没有超过实际需求,是相对过剩的时候,如果价格下降少,需求水平一时提高不上来,也不会增加需求;即使价格下降多,由于随着价格下降,消费者会等待价格降到最低后再买,所以也不会增加即期消费,而会减少即期消费,所以即期消费是减少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1 11:36:44
关于需求,有3个理论,不是一个需求曲线理论就能够说得清楚的,所以需求曲线理论会产生错误。3个理论分别是:
1、需求原理。
需求、实际需求与需求水平三者的关系即需求原理是:实际需求与需求水平决定着市场需求。当人们有实际需求且有需求水平的时候,就会去消费,从而形成市场需求;当人们有实际需求但无需求水平的时候,则不会去消费,也形不成市场需求;当人们无实际需求的时候,无论有无需求水平都不会去消费,因而也形不成市场需求。
2、需求定理。
市场需求不是选择降价者,而是选择价低者。无论价格上涨或者下降,相同的商品或者服务,需求者会选择价格最低的;相似的商品或者服务,需求者会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这一定理,我们称为需求定理。
3、需求规律。
总需求规律是:物价上涨,则总需求增加;物价下降,则总需求会减少。
单个商品或者服务的需求规律是:价格上涨,即期需求增加;价格下降,即期需求减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1 11:39:39
分别用以上三个理论解释需求的有关问题,就能够解释清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1 11:47:56
hfwz 发表于 2019-5-1 11:19
需求、实际需求与需求水平三者的关系即需求原理是:实际需求与需求水平决定着市场需求。当人们有实际需求且 ...
我对您的有关关术语理解如下:
实际需求,我理解为:餍足量,是需要的最大量。购买到这个量不再购买。
需求水平,我理解为:可以拿出来购买商品的钱,购买预算之类。
需求,我理解是花一定的钱购买某商品,可实际发生的购买金额——这个在不同的价格购买的金额是不一样的。
需求可以用数学公式表示:
m=PQ,Q=AP(u),m=AP(u+1)。
m需求,购买金额。P价格,Q需求量。u价格需求弹性=(dQ/Q)/(dP/P)。u、u+1都是幂。A是常量。
符合需求定律的u小于0。
需求曲线,其实是有端点的,下在在餍足量处,上无所谓。
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这显然是在餍足量(您说的实际需求)以内。
您说的供给超过实际需求水平,我理解为:要出售的量,在某一价格需求方没有足够的钱买,此时必然有库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1 11:55:47
hfwz 发表于 2019-5-1 11:36
关于需求,有3个理论,不是一个需求曲线理论就能够说得清楚的,所以需求曲线理论会产生错误。3个理论分别是 ...
2、需求定理。
市场需求不是选择降价者,而是选择价低者。无论价格上涨或者下降,相同的商品或者服务,需求者会选择价格最低的;相似的商品或者服务,需求者会选择性价比最高的。这一定理,我们称为需求定理。
+++++++++++====
你这个定理,西经的说法是个体卖方只能面对水平的需求曲线,或者说,在同一市场,相同产品,价格相同,不会有不同的价格。
这个说法确实可以实证,农贸市场,相同的菜卖价真的几乎完全相同——极少不一样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1 12:02:54
hfwz 发表于 2019-5-1 11:36
关于需求,有3个理论,不是一个需求曲线理论就能够说得清楚的,所以需求曲线理论会产生错误。3个理论分别是 ...
3、需求规律。
总需求规律是:物价上涨,则总需求增加;物价下降,则总需求会减少。
单个商品或者服务的需求规律是:价格上涨,即期需求增加;价格下降,即期需求减少。
++++++++++++++++++
不知您的需求意义是什么,因为您不分需求(货币的多少)与需求量(商品数量的多少)。
假设您的需求是货币的多少——购买金额的多少。有:
总需求增加,可能带动物价上涨;总需求减少,可能带动物价下降——总需求是原因,物价变动是结果。
个体需求增加,可能带动物价上涨;个体需求增加,可能带动物价下降——个体需求是原因,物价变动是结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1 12:20:18
hfwz 发表于 2019-5-1 11:36
关于需求,有3个理论,不是一个需求曲线理论就能够说得清楚的,所以需求曲线理论会产生错误。3个理论分别是 ...
1、需求原理。
需求、实际需求与需求水平三者的关系即需求原理是:实际需求与需求水平决定着市场需求。当人们有实际需求且有需求水平的时候,就会去消费,从而形成市场需求;当人们有实际需求但无需求水平的时候,则不会去消费,也形不成市场需求;当人们无实际需求的时候,无论有无需求水平都不会去消费,因而也形不成市场需求。
++++++++++++++++===
正确。
用经济学术语一般这样说:
人们有需要(及最大需要量——餍足量),没有需要(超过餍足量)不会购买。
人们受购买金额限制,没有相应的货币,无法购买。
常见的说法是:
需求量:某一价格,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需求:不同价格,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这是一条需求曲线或需求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1 12:37:27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5-1 11:55
2、需求定理。
市场需求不是选择降价者,而是选择价低者。无论价格上涨或者下降,相同的商品或者服务,需 ...
西经的说法是个体卖方只能面对水平的需求曲线,或者说,在同一市场,相同产品,价格相同,不会有不同的价格。
这个说法确实可以实证,农贸市场,相同的菜卖价真的几乎完全相同——极少不一样的。


上述这段话确实值得推敲。谢谢您提出了一个反证!
我是这么理解上述情况的:
如果这种情况确实存在,那一定是在供求平衡的情况下发生的。因为如果供求不平衡,要么就会因为供大于求而竞相降价,要么就会因为供小于求而竞相涨价。但是,即使售价完全相同,也有一个性价比问题。比如,一定售后服务好,有的可以分期,等等,那么,消费者会选择性价比最高的。需求定理仍然可以发挥作用。另外,即使价格服务等等完全相同,路途远近也不一样,所以,消费者会就近购买,因为就近购买成本更低,这就是人们平时说的“一步道、十步利”。所以,市场处处有不一样。即使处处都一样,也不能说明需求定理错误。
而通常情况下,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比如,不同市场,中国和美国,相同品牌、相同型号的手机价格一般不一样。相同的市场,同样在农贸市场,蒜薹的价格即使要价相同,你会发现,最后卖价也不会完全相同。
请您一定要在一个农贸市场把所有交易都看完了,然后再确定是不是这样。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1 12:38:53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5-1 12:02
3、需求规律。
总需求规律是:物价上涨,则总需求增加;物价下降,则总需求会减少。
单个商品或者服务的 ...
需求通常是指市场需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1 12:44:40
什么是市场需求呢?比如,楼市昨天因为1万元一平米,卖了1000平,那么昨天的需求就是1000平。今天涨价了,卖了1300平,今天的需求量就是1300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1 12:49:07
hfwz 发表于 2019-5-1 12:37
西经的说法是个体卖方只能面对水平的需求曲线,或者说,在同一市场,相同产品,价格相同,不会有不同的价 ...
现实的情况是:
市场总是供(向市场提供出售的量)大于求(购买量)的。
商品房的库存量甚至是有几个月以上的购买量呢。
向市场提供出售的商品量,一般都大于需求量。提供出售量大于需求量,价格未必下降,可以有库存不卖。
供(只是提供出售量)求不平衡,价格可以确定。
确定价格的是必须售出供给量——等于成交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1 12:53:55
hfwz 发表于 2019-5-1 12:38
需求通常是指市场需求
需求应该是指在市场上的购买金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1 12:59:33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5-1 12:49
现实的情况是:
市场总是供(向市场提供出售的量)大于求(购买量)的。
商品房的库存量甚至是有几个月 ...
市场从来不会只是供大于求,相反,供小于求的商品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但凡是涨价的商品和服务,基本都是供小于求的。
就楼市来说,假如你说的情况确实存在,就是开发商敢存库存,那是因为整体供小于求,开发商觉得能够卖出去,所以才捂盘惜售。那不是供大于求,恰恰是供小于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1 12:59:59
hfwz 发表于 2019-5-1 12:44
什么是市场需求呢?比如,楼市昨天因为1万元一平米,卖了1000平,那么昨天的需求就是1000平。今天涨价了,卖 ...
什么是市场需求呢?比如,楼市昨天因为1万元一平米,卖了1000平,那么昨天的需求就是1000平。今天涨价了,卖了1300平,今天的需求量就是1300平。
++++++++++++++++++=
什么是市场需求呢?比如,楼市昨天因为1万元一平米,卖了1000平,那么昨天的需求就是1000*1=1000万元。今天价格是2万元一平米,卖了1300平,今天的需求就是1300*2=2600万元。
这说明今天的需求大于昨天的需求,带动了价格上涨供给量增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1 13:08:05
hfwz 发表于 2019-5-1 12:59
市场从来不会只是供大于求,相反,供小于求的商品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但凡是涨价的商品和服务,基本都是 ...
这里的供意义一样,求意义是不一样的。
供——本期向市场提供出售的量,求——本期市场在某一价格可以购买的量。这是供大于求。
供——本期向市场提供出售的量,求——本期需要的数量。这是供小于求。

求的意义一般指本期市场在某一价格可以购买的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1 13:10:0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5-1 12:59
什么是市场需求呢?比如,楼市昨天因为1万元一平米,卖了1000平,那么昨天的需求就是1000平。今天涨价了, ...
我们的理解不一样。我的意思是,今天楼市价格涨价了,所以人们争相采购,需求量增加。比如,昨天价格1万元一平方,今天11000元一平方,反而卖的多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1 13:22:57
hfwz 发表于 2019-5-1 13:10
我们的理解不一样。我的意思是,今天楼市价格涨价了,所以人们争相采购,需求量增加。比如,昨天价格1万元 ...
不是这样的,是因为来买的人多了,才涨价了。
去年,朝鲜出现了和平的曙光,边境城市丹东引来来很多外地购买者,那价格才拔地而起,一会儿一个价。
不是涨价了才来买,是来买了才涨价。
当然,也有怕未来继续涨价的,现在也跟着买,增加了需求。结果又涨。
绝不是原来低价不买,现在涨价了才买,是怕未来还继续涨才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1 16:07:4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5-1 13:22
不是这样的,是因为来买的人多了,才涨价了。
去年,朝鲜出现了和平的曙光,边境城市丹东引来来很多外地 ...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价格反作用于供求关系。供小于求决定了物价上涨;反过来,物价上涨又助推了需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1 16:11:54
关于需求量,确实有总需求和阶段性需求之说。为什么中国房地产这么多年没有崩盘?因为总需求还没有满足,所以还没有绝对的供大于求。为什么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经历了几次低潮?因为在某些时候,阶段性供给大于了阶段性需求,即阶段性的供大于求。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1 16:35:27
hfwz 发表于 2019-5-1 16:11
关于需求量,确实有总需求和阶段性需求之说。为什么中国房地产这么多年没有崩盘?因为总需求还没有满足,所 ...
当银行收紧银根或上调利率时,房地产需求将减少,甚至可以引起崩盘。美国次贷危机是也。
中国目前利率较低,贷款也并不难,所以房地产还不至于全面危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1 16:42:53
hfwz 发表于 2019-5-1 16:07
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价格反作用于供求关系。供小于求决定了物价上涨;反过来,物价上涨又助推了需求。
供小于求决定物价上涨——其实是供给量的变化率小于需求的变化率,价格上涨。
dP/P=dm/m-dQ/Q。由于dQ/Q小于dm/m,所以dm/m-dQ/Q大于0,即dP/P大于0。价格上涨。
m需求,P价格,Q供给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