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博士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已经过去一半了。
关于考博,又是一年的考博成绩出来的时候,我有了一些新的体会。
第一,关于考博联系导师。如果在你和导师整个接触的过程中,你的某一个短板让博导对你不是那么非常想要你的感觉,趁早放弃。为啥呢?每个博导每年联系他的人非常多,越是有名气的博导,联系的考博人越多,至少两位数。如果你有了某个短板,让博导迟疑了一下,说明你已经输了。因为那些没有明显短板、各方面都很突出的考博的学生,已经挑不过来了,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真心话。趁早放弃该博导,另换选择目标吧。博导一般不会正面的拒绝你,但是后期会在专业课初试、复试等具有一定操作空间的环节使你处于劣势,因为有些题目没有标准答案,甚至是存在学术争议(即使是同一个学科的两位博导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你懂得。只有在那种博导从始至终都表现出了非常喜欢你,非常愿意要你的情况下,你才能将其作为一个选择。
第二,关于选择导师。很多人都怕掉入坑里,因为有很多博导真的很坑人,比如学术能力差、已经好多年不做科研了、自己开公司、做一大堆横向项目、态度脾气差、只要有一点不满意就骂人(不带脏字)等等吧,就是使学生处于那种扎心的、压抑的、已经抑郁的、想退学的、想转导师的状态。大家都担心掉入这种坑,因为如果掉入了这种坑,还不如不读,但是付出了那么大的心血考上了,再选择不读也舍不得自己付出的成本。怎么说呢。前期咨询的时候,不要咨询在读的博士硕士,最好咨询已经毕业的博士硕士,记住了,因为在读的往往是被更高年级的给坑了,烫手的山芋着急出手呢,可能不会说真话,他们还想着坑后头低年级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