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P1-18、47
(注:本文为拙作《政治经济学批判多重规定与研究意蕴——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载《当代经济研究》2018年第11期第5-14页>的一个中国研究向度上的续篇。)
参考文献:
[1] 陈先达. 论历史的客观性[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8(1).
[2] 周可真. 哲学的学科属性:理论历史科学——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观新探[J].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4).
[3] 马克思. 资本论(卷1)[M]. 人民出版社,2004.
[4]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卷10)[M]. 人民出版社,2009.
[5] 许光伟. 论《资本论》的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8(5).
[6]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1)[M]. 人民出版社,1995.
[7] 许光伟. 生产关系的三层次解读关系及其意蕴——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域内的道名学说和生长论[J]. 当代经济研究,2016(10).
[8]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2)[M]. 人民出版社,1995.
[9] 吴承明. 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M]. 商务印书馆,2014.
[10] 陈炎. “阴阳”“五行”学说的文化反思[J]. 南国学术,2014(2).
[11] 王阳明. 王阳明全集[M].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2] 王阳明. 传习录(叶圣陶点校)[M].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
[13] 马克思. 资本论(卷3)[M]. 人民出版社,2004.
[14] 郑红峰. 中国哲学史[M]. 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
[15] 王冠辉. 王阳明评传[M].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16] 高德步. 中国价值的革命[M]. 人民出版社,2016.
[17] 冯友兰等. 知行合一:国学大师讲透阳明心学[M]. 台海出版社,2016.
[18] 伯特尔·奥尔曼. 辩证法的舞蹈——马克思方法的步骤[M]. 田世锭等译.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9] 马关泉. 论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及现代意义[J]. 武警学院学报,2007(11).
[20] 余英时. 论戴震和章学诚——清代中期学术思想史研究[M].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4(自序).
[21] 贾庆军等. 章学诚“六经皆史”与阳明“五经皆史”之关系探究——兼论礼制儒学与心性儒学[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1).
[22] 伯特尔·奥尔曼. 异化:马克思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概念[M]. 王贵贤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3] 许光伟. 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思想史再发掘——兼析《资本论》结构发生的秘密[J]. 东南学术,2017(2).
[24] 许光伟. 我为什么以及如何写《保卫<资本论>》[J]. 政治经济学报,2015(4).
[25] 张春香. 王阳明“良知即是易”之逻辑演绎[J]. 江汉论坛,2018(1).
[26] 尤西林. “本体”主体化与“主体”本体化——评成中英的“本体诠释学”与朱利安的“间距”观[J]. 南国学术,2014(4).
[27] 许光伟. 保卫《资本论》——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修订版)[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28] 徐达. “心物之辩”:论王阳明“心”之本体对意义世界的开显[J]. 理论界,2016(11).
[29] 陈来. 王阳明哲学的心物论[J]. 哲学研究,1990(3).
[30] 赵晓芳等. 感应与心物——王阳明“心外无物”思想的生存论分析[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31] 吴震. 章学诚是“近代”意义上的“学者”吗?——评山口久和《章学诚的知识论》[J]. 南国学术,2014(1).
[32] 申鹏宇. 心物双彰——论王阳明的心物观[J]. 云南社会科学,2012(6).
[33] 李训昌. 诠释与建构:朱熹和王阳明知行观的比较研究[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
[34] 许光伟等. 文化《资本论》研究刍议——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8(1).
[35] 朱利安. 在中西思想之间辨识出“间距”——对成中英教授的响应[J]. 南国学术,2014(4).
[36] 成中英. 中西“本体”的差异与融通之道——兼与朱利安教授对话[J]. 南国学术,2014(4).
[37] 陈嘉明. 中国哲学“知”的观念与“李约瑟难题”[J]. 中国德育,2015(4).
[38] 朱晓农. 语言限制逻辑再限制科学:为什么中国产生不了科学?[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
[39] 许光伟. 《资本论》与条目体——兼析政治经济学的学科规范[J]. 经济学动态, 2017(12): 34-48.
[40] 徐鹤然. 王阳明心物学说再辨[J]. 哈尔滨师专学报,2000(4).
[41] 许光伟等. 马克思“抽象力”理论规定本根与溯源——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J]. 中国经济问题,2018(4).
[42] 许光伟等. 以“中国人资格”读《资本论》——纪念《资本论》发表150周年[J]. 中国图书评论,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