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4.系统创新源于长期的积累
2019.5.1
我研究社会科学历时四十余年,通读了中国和世界历史,马、恩、列、斯和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陈云、邓小平、鲁迅可以找到的几乎全部著作,考察了部队、工厂、农村、政府机关、公检法、监狱、看守所和第三产业的方方面面,才有《论理想的社会主义与现实的社会主义》、《论改革》、《探索选集反腐篇》、《探索选集差别篇》、《探索选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篇》等系统创新理论的诞生。
我研究自然科学不算以往的零星学习和思考也有十年左右的经历,通读了《十万个为什么》、《千万个为什么》、《千万个科学故事》等科普读物,面向二十一世纪大学本科物理化学、医学等方面书籍,才有《探索选集科技篇》一千八百多篇文章的面世。其中不乏一些糟粕和非常幼稚的看法,但是完整记载了我学习和思考的过程,直到现在开始考虑把它们浓缩到几篇文章之中。
我在沈阳市三好街租住的“插间”楼下有一盏路灯,成为我常年的夜间照明。夜深人静时我经常思考光线是什么,来自哪里?开始以为是电子受激的释放,通过学习才知道是电磁波,由正负电子组成,进而思考电磁波的种类、来源,与原子、电流和磁场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偏电荷光子和正反光子、巨光子的认识。
上学期间我没有学习过化学,《学生字典》后面有两张表,一张《中国历史年表》,一张《元素周期表》,分析元素结构与物理化学属性之间的关系成为我一生的愿望,几经尝试终于有所成就,成为我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贡献之一。当然,我的成就还仅限于元素结构的分析方面,与物理化学属性之间的联系还没有完全破解,因为我没有相关知识的积累。
我不屑于重复人们已经普遍了解的知识,发表的几乎全部是独到见解,错误自然难免,但是可以启迪人们的思维,有利于科学的发展进步。
我不是名人,没有盛名之累,不怕丢人现眼,但也不是信口开河、胡说八道,误人子弟。每一篇文章都要深思熟虑一气呵成才敢发表,不能一气呵成的全部删除,感觉可以动笔时才开始写作。
《探索集》四千多篇文章光是目录就有十余万字,空想是想不来的,是常年学习思考的结晶,我也从普通人逐渐成为未来的世界名人。
贡献到了,想不出名都难!
能够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个方面誉满全球是中国人的骄傲,我希望成为中国人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