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方案——
二十一世纪文明之路与一带一路深圳—大湾区方案
本文系对《人民主义(一)》—《人民主义(十)》系列博文的总结篇。
该系列博文缘起于与深圳—大湾区、一带一路青年创业者们的交流。该系列博文主要从创新、创业、事业角度,对为什么叫中国世纪、中国传统文化与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关系,世界局势走向与中国方案的取向、理论选择,以及一带一路的深圳—大湾区优势、方案等进行了广泛探讨,并提出了具体方案——“空中之城”。以期为青年创业者们拓展一下思路,展开一副出世图景。希望能达到一点效果。
局势清楚,局面混乱
二十一世纪是东方世纪、中国世纪,这在世界范围内成共识。系列博文中我们从文明进程、社会发展、自然科学、人性探索和社会文化等多方面对此进行了讨论,指出当前局势——世界处于“文明转圜进行时”已是大势所趋。
特别强调一下,这个大势——“人类文明的转圜”——不是一个大国替代另一个大国,大家轮番崛起,来对全球资源话语权进行的争夺——这是一次关于人类文明——它涉及到对人的根本理解,人性观念,人的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一系列有关人类文明的基本问题的重新思考和选择。所以我们在系列博文中用“人类文明的困惑—文艺复兴—人性的第二次解放—多样化繁荣”逻辑句式展开的讨论。
回来。也正因此局势已成定局,于是修昔底德阴影开始笼罩世界。一时间,局面混乱起来。美国开始黑洞式收缩准备过冬,欧洲文明的塔尖坚持不住了,中东大有星火燎原之势,非洲可能最后也难幸免……而此时,东方正处于黎明……新兴大国能否在这种局势下,抗住转圜所带来的震荡,取决于拿出什么样的中国方案。
世界大战可能不会打了。消灭有生力量,已不需要物理消灭。未来,局部战争将代替全面世界大战,内部崩塌式演变将替代外科手术式毁灭,消灭希望比消灭肉体显得更先进——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文明进步——因为核武器,再打世界大战,就等于对人类自己进行人道毁灭,那是人类自杀——所以,战争主导世界的时代终结了。在另一个层面,人类开启了一种新的打架模式。
中国方案首先就要回答:什么是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
中国文化由于几千年的闭关自守,又挟东方神秘主义之名,西方世界,尤其西方民众,很少能理解中国。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性”文本,已难以让二十一世纪理解,因为二十一世纪的世界早已进入后现代,乃至后现代以后。所以我们提出: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编译”成二十一世纪文本。于是我们提出:了解先于解决。实践上,我们提出用“多样化繁荣”来代替“和而不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么说外国人听不懂)的表述,来回答什么是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多样化的不同和于繁荣即和而不同,繁荣即大美也)。
理解是双向的。从我们自身来说,我们要理解:
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世纪,不是中国的世纪,而是世界的未来;
一带一路不是中国走向世界之路,而是世界走向未来之路;
中华民族复兴,不是中华民族的自我实现(向私的),而是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对中华民族提出的要求和挑战——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是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和现象(如同对希腊传统文化的文艺复兴)。
中国方案,亦必将是需要几代人,前仆后继,含辛茹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进行不断努力的方案,它不会是一个可以轻轻松松等坐享其成的方案,更不是一个唯我独尊的方案——那不是中国文化中对自我实现的定义——中国文化中的自我实现,不是“主体性我”“私我”“向我”的实现,而励精图治“修己身以负天下”“与天下同”“向天下”“至天下大同”的自我实现。
对什么是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的回答,单讲理念不行,只有实践也不行——你说,搞基础设施不是为了军事目的,产业合作不是转移落后产能,发展经济不是转嫁环境污染……这与说“我就蹭蹭不是为了……”不是一样吗?只有知行合一,一步一个脚印,才能走进二十一世纪大门。需求之门是从内部打开的。
中国方案要满足四个条件:有理论、有实践、有过程、自验证。所以我们提出了解先于解决的六大步骤:交流信息——增进了解——改变态度——形成共识——共同行动——建立信任。所以我们提出一带一路五通的顺序应把人通(民心相通)排在前面。只有人通,才一通百通。
中国对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的最大贡献有二
1中国传统文化为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进程做了事先储备。中世纪,人性依附于神性,被桎梏了千年,文艺复兴解放了它,我们称为第一次人性解放。文艺复兴发现人的主体性,“主我”开始逐渐膨胀,为满足这种膨胀需要不断填充物质,很快,主体我陷入对“外物神”的依附之中,人性再一次被桎梏。上世纪中叶,尤其二战以后,后现代主义兴起,欲打破现代性对人性的这种桎梏——寻求人性的第二次解放。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最后发现,需要到东方寻找解决方案。
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性不是“主我(内)”“向私”的,而是“向上(外)”“向公”的;个人的自我实现是“修己身而负天下”的,于人是天人合一的,于社会是天下大同的……如此就好像太极的另一部分开始运行了一样,并且正合解决方案的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已为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即人性的第二次解放做好了准备。
2中国40余年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向世界证明:人民幸福、社会繁荣与意识形态、宗教、社会制度、甚至技术创新等无关,就此宣告了二战以来“非民主,不繁荣”的西式民主原教旨主义信条的破产。用民主改造民族,用人权撼动主权,用金权胁迫政权,用所谓普世价值灭失人类文明多样性,将让全球化变成全球霸凌、全球掠夺……这种文明已走到尽头(于是此处文明开始转圜)。
而现在,中国实践告诉世界,多样化繁荣是可以在当今世界普遍实现的(不需要依附于那些外部条件),多样化繁荣才是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的方向——主权和民族解放渐露曙光。
中国的社会实践告诉世界:全世界各民族、地区,不分种族、宗教信仰、文明水平、文化特色、社会制度、人口规模、地域特点、资源禀赋、意识形态……都有平等享受人类文明,实现社会繁荣、人民幸福的权力,这才是二十一世纪文明的真正的人权——人类权。
社会资本——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哪一个会先实现共产主义?
答案很明显:不繁荣,谁都没戏,都会被淘汰。社会主义、资本主义都是共产主义进程中的一个阶段,也就是说,都要首先实现“物质产品极大丰富”,然后达成“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人实现自由而全面发展”,才能达到共产主义文明水平。
资本主义正在通过如下进程实现着蜕变:
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进程)
标识就是:社会资本理论的出现。
我们在系列博文中提到过,资本主义产生过“人民资本主义”,但那不过是忽悠人民的伎俩,很快被揭露。社会资本理论,却完全不同。它源于对现代经济社会出现的新现象进行的现实研究,它似乎摸索到了当今世界文明进程的内在诉求和运动规律。但我们说,它依然还没能摆脱“资本主体性”这一核心,因此它更像为摆脱经济危机或者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进行的努力或理论建设。
当今世界,有关物质和财富生产、运行机制,基本上还是西方制度体系,并且打着资本主义的烙印。所以就算资本主义自身要求进步,也需要在内部安排一个过渡结构——社会资本主义,即“社会+资本”结构。这是相当具有勇气和创造性的。
物质决定意识。同样,中国方案,也需要同当今现实结构搭上手才行。所以,我们对社会资本理论进行了重新定义。我们的“社会+资本”结构设计,显然与其不同(也应该不同)。从资本主义方向定义,这个结构尽管带有社会主义的“社会”成分,但是还是以“资本”为核心、为导向定义的,因而还是主体性的;而我们定义的“资本+社会”结构,是以社会为核心、为本的,因而摆脱了主体(向私)的欲望,走向主体间和人民性——这就具有了二十一世纪文明的特征了。
简单地说,前者的定义,一切收获目的地还是资本,而我们的定义,一切行为结果都回归社会(对个人来说这个社会叫大我或曰人民或叫天下)。中国文化的理念是:“同天下利者,得天下”而不是“掠得全球者,得天下”。现在,天下就是在进行着这样一场新旧文明的转圜。
多样化繁荣的社会资本理论
我们用如此多篇幅讨论社会资本理论,是因为这个理论不仅仅链接着前世纪文明(指二十一世纪之前的世纪下同)和二十一世纪文明,而且指导着当下中国方案的实际操作——多样化繁荣和一带一路空中之城方案。
我们对社会资本的定义是以社会为导向的。它已不具有个人的、企业的或组织的个别主体属性,它聚焦个人、企业或组织活动其中的场域的属性,这个属性是社会性的、人民性的。简单描述为:社会资本是社会的资本能力。
这个资本能力就是这个社会“动员”资本实现自身繁荣的能力。通过重新定义,我们将资本动力从私利属性上剥离,嵌入到社会属性中去,实现了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个人自我实现和社会理想的统一、资本增殖和社会发展的统一。
以社会为导向的资本能力建设,将是以“人”为中心的,而不是以“资本”为中心的,也不是以“发展”为中心——人能接受的、宜人的、恰当的、可操作的,能为人带来可见、可享实际利益的,当然也是富有挑战性的(见我们提出的“边际增长模式”)……才是对的——而前世纪文明要求的首先是一个脱离人的、外在的、唯一的、绝对正确标准。
文明多样化是人类社会繁荣的本质特征。正如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界繁荣的本质特征一样。人类文明为什么发展到无法接纳文明的多样化了哪?值得深思。
社会资本理论的革命性,在于其发现、证明:根本上,经济动力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终于摆脱了孤立主体我)。我们在系列博文中提到过,马斯诺对自我实现的研究,最后发现人的终极自我实现,必须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才能实现,必须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实现。这几乎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说法了。也已非常接近二十一世纪人类文明的特征了。
前世纪的经济学,建立在经济动力源自人主体性中向私选择上——本质上它的人的利益与社会利益是对立的、矛盾的,因此不管经济怎么发展,这种矛盾都无法被其本身所调和(被称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因此说它是前世纪文明的。
根据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的创建、运营,有三个核心要件:关系网络、共识规范和信任。一带一路莫不是启动了一个有文化传统的关系网络,我们提出的“空中之城”基本上也是一个社会资本运营和网络赋能方案。
(2019-04-21于深圳,04-27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