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123 2
2010-02-05
2010年02月05日 08:36:48  来源:新华网综合

据证券时报报道,针对近期市场出现的深度调整,部分“市场人士”将矛头再次指向了新股发行,认为市场下跌的罪魁祸首是“扩容”。于是,“控制发行节奏”、“新股发行应考虑市场承受能力”等种种言论不断见诸各大媒体报端和博客。
    其实,纵观国内外股票市场,暂停新股发行并不一定能够拯救市场。我国股票市场在此前低迷的时期也曾几度暂停新股发行,但对市场的影响非常有限,该跌的还是继续跌。因此,暂停新股发行并不能拯救市场,反而伤害了股票市场本应有的融资功能。新股发行是资本市场向前发展的基础,没有新股发行,资本市场的规模难以扩大,股票的交易也难以活跃。所谓“问渠哪得清如水,唯有源头活水来。”没有新股发行,股票市场也将成为一潭死水。
    从监管层本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图来看,市场化将是改革的核心内容和基本方向。经过近半年时间的市场检验,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成效已经有了一定的体现。这主要表现在一、二级市场价差减小、网上申购中签率提高以及冻结资金规模减少等方面。
    尽管如此,但在新股定价方面,目前依然存在不少认识的误区。首先是市场估值,不少券商连基本的假设前提条件都没有弄清楚就在投资价值分析报告中以“合理估值”的名义暗中做高发行定价,蒙蔽市场,推高股价,这也是新股屡屡出现破发的重要原因。
    其次,在“高估值”名义下,新股发行在不断涌现所谓的“超募”现象后,“市场人士”便开始跳出来大骂上市公司“圈钱”。其实,股票市场跟商品市场一样,是一个买卖双方共同主导的市场,既然买方愿意出更多的钱,那卖方当然也乐见其成。买方如果嫌贵,完全可以用脚投票,一走了之。因此,所谓的“超募”归根结底还是经济学中有关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问题。如果新股上市屡屡“超募”,这只能说明市场出现了供不应求。
    综上所述,虽然新股发行体制还有进一步改革的空间,但市场对于其中的一些问题也需要有新的视角,不能让错误的观念阻碍了改革的进一步开展。到头来受伤的不只是股票市场,对实体经济也将带来负面影响。(记者 万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2-5 09:58:21
综上所述,虽然新股发行体制还有进一步改革的空间

我个人认为基本上是有全面大革命的空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5 10:51:29
分红比储蓄利息还低的股市能吸引的都是短期赌博资金,对新股的短期爆炒暴利才是所谓的“供不应求”的原因。这样自欺欺人,不是成了足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