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算是又把芮明杰的现代观点又看了一遍,收获还是不小的。这本书,虽说秋天的时候也看过几遍,但一是时间久远,有些模糊了;二是看的是第一版,现在感觉一下,发现还是第二版较第一版还是增加了很多东西的。
国内的管理学教材,还是比较多的,各个版本,什么影印原文的,翻译原文的,自己编写的,不一而论。但真正加入自己东西的教材,真的是很少,尤其是国内学者自己编写的,经常出现为了编写教材而编写的现象,不值得肯定。说这些,无非是想突出一下芮明杰这本书,真的写的不错。国内市面上能买到的管理学教材,除了罗宾斯的之外,个人认为,值得一看的也就两本了:一本书人大王利平的管理学,另外一本就是复旦芮明杰的现代观点了。所以,如果您想看看管理学的书,不想看翻译过来的书的话,看这两本,准没错的。
言归正传,还是说说这本书吧!书写的很有顺序:管理的内涵、管理的框架、管理的过程、管理的方式、管理的效率。很简洁明了的五个部分。而真正出彩的地方,个人觉得就在管理的内涵这一部分。一本管理学教材,有关管理的过程决策、计划、领导、激励和控制这五个部分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除了表述上可能更生动、资料可能更翔实之外,所有的教材基本都一样。同样的,管理的方式和效率等,也基本上可以这样子认为,毕竟,教材基本山都是可以看作是一部大的文献综述性质的文章——或许,说文章有点不准备作者了,但真的可以这样子理解。
说现代观点“管理的内涵”这部分出彩,是因为这本分可以明显看出来是芮明杰经过认真思考和仔细推敲,并结合自己的理解写出来的。除了他本人率先在国内提出来的管理创新外,书中可以明显的看出来一种试图综合管理学和经济学最新研究成果来重新认识或是定义管理学的不懈努力。
这部分中,对管理学曾经有这样两个认识,一直是本人比较推崇的。即管理的研究范围应该包括“一是组织本身包括组织动力学机制、组织的构造及运行等等;一是组织内依靠行政机制运作的各种管理方式方法,包括对资源配置的整体性系统方法和针对局部问题的各种职能性方法。”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目前管理学研究的两个大的方向,即一是传统的将组织本身视为研究对象的管理学,和将管理视作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从而深入组织内部研究组织内各种关系的管理学研究。而后一种研究,也可以称作是公司治理,或是可以认为是吸收了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成果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当然了,一旦这样子认为了,前一种研究,或许只能称作为是企业管理了。这两个大的研究方向,正是今天管理学研究的前沿。作为一本管理学的教材,能涉及到此,真的很是难能可贵。更重要的是,这是在教材最开始编写时,就提出来的观点,即吸纳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来重新构写管理学。或许,这在今天不算什么,但退前十多年,这绝对称得上是极高的前瞻性了。
另外一个值得称道的地方是第五篇中有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讨论,这也是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书中对此也做了分析。自从科斯的产权理论传入中国以来,就得到了国内学者的极大的研究热情,并积极引进且加以实践。科斯的研究,确实开创了一个时代,使得人们以新的观点看待企业,并将管理提上了新的高度。在科斯之后,经过威廉姆森、德姆塞茨和阿尔钦等人的发展,一个被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学派兴起,并一度成为了经济学研究的主流。但是,在引进这些理论之后,尤其是实践之后,我们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即在重新界定国有企业的产权过程中,出现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现象。一些企业或是被贱卖给外企,或是被内部人MBO,在国家意识到这一问题并采取措施之后,却已经是很多财产无法挽回,一些曾经的风云人物沦为阶下囚。
其实,反思这股私有化的浪潮背后的问题,可以归结为一点:即委托-代理问题,作为国有所有的企业和作为经营阶层的管理者之间存在着利益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了管理者的行为有悖于企业利益最大化的方向,最终导致了国企的效率低下,而一些人的问题解决方法就是提出国有企业私有化,即将企业划归为有经营才能的人所有。
上述思路,貌似没有什么逻辑上的错误:“国企效率低下,原因是经营者不是所有者,他努力的方向偏离了企业利益的方向,所以,将企业给这些人,他们的利益就一致了,从而可以达到效率或是资源配置的最优化”。
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效率问题。提出上述逻辑的人的观点应该是遵循了科斯的产权分配或是阿尔钦不完全合同时的思想,即将所有权划归到使企业利益能最大化的人的手中。
而另外一个相反的观点则是这样认为的,为什么委托-代理理论在国外行得通,而到了国内则水土不服呢?原因不是产权划给谁的,而是因为我们缺乏实施这样一个理论的制度环境,即我们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匹配,导致了在国外盛行的经理制在国内碰了壁。
仔细看一下,上述两种观点,其实潜意思中都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即优秀的经理层可以使得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而只不过前者认为要把企业产权交给经理层,而后者则是力求寻求或是建立一个好的体制和制度环境,寻求一个更好的激励制度。
所以,问题讲到这里就已经很明白了,即无需重新分配产权,我们一样可以将国有企业发展的红红火火。但这需要我们两方面的努力,一是努力建立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二是努力完善我们的法律制度,寻求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对企业经理层有效的激励制度。或许,在短期内,我们也有可能必须将国企卖掉;但这不应该是一部分人的狂欢,一部分经理人员的狂欢,一个赤裸裸的瞬间造福过程。这应该是大家所不愿看到的。
尽管是一本教材,但是,在其中,你却不仅能看到传统理论研究的成果,还能看到理论发展的最新前沿,甚至,连一些时下的热点问题,你也能找到答案。所以,在这样,本人郑重向大家再次推荐芮明杰的《管理学:现代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