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2356 9
2010-02-05
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许多低端的、会污染环境的产品都在中国生产,但也恰恰是这些产业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如果把它都取缔了,那中国就会出现许多就业问题;而如果不取缔的话,就会造成许多环境污染,有什么好的办法能缓和这种矛盾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2-5 14:59:18
可以通过治理减少污染吗。就怕企业舍不得花这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5 16:04:39
首先,对企业污染的管理是必须的,这时企业外部性的问题,是市场不能解决的,也是政府所必须的。
其次,污染的管理,本就是将企业本应该承担的成本,排污的规则是排污社会边际收益等于企业排污边际成本,并不是0排放,结果只是企业减少生产量,而这些生产量本就是建立在负外部性基础上的不正常供给,而不是企业倒闭
最后,详细的环境保护参照美国的排污费和排污许可证交易,环境管理,带来的是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工艺的进步,以及对原材料的选择上的创新和替代
现在中国政府的难处不是在环保和企业的抉择上,而是在有没有能力解决外部性,实行政府职能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5 16:21:56
这是某些地方政府的“难处”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6 05:58:56
就业和这个倒是关系不大,和制造业的层次、服务业的规模关系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6 16:08:59
这是中国产业发展一个不可回避的过程,关键是我们不能长期充当加工基地,必须逐步向高精尖转型,也就是现在说的产业结构调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