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论坛中关于最后通牒实验的调查以及大家的讨论,我想谈几点看法:
一、目前论坛中的调查用的introduction 是一个小故事,这个故事与经典的最后通牒实验有些差异,在该实验中,sender and acceptor 分的馅饼并非是从天而降二是对二者共同努力成果的分配,这样作为acceptor不但会考虑所谓的公平问题还要考虑对自己贡献的求偿权。这样他会要求得更多。因此我们从调查结果中发现,多数人的要求体现在50%左右。
二、在跟贴中,很多大虾谈到实验中分得钱数问题,这个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具有典型性差异(相关资料:handbook of experiment,chapt1:introduction)。事实上这个实验室目前重复做得最多的一个实验,几乎在各个大洲都做过。在非洲某个部落的实验中用分的钱数相当于当地6-9个月的工资,结果并不具有典型性差异,成交的起点20%-40%。
三、就目前的研究情况看,这个实验结果只有在中国和以色列这两个国家有点不同。以色列的结果更接近理论上的均衡,几乎是1%。而中国的情况更具有戏剧性(2004年南开大学泽尔腾实验室与德国BONN大学经济学实验室分别在四川和南开做过),当sender 给予的份额超过80%很多acceptor并不接受,他们认为这样不公平。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这个实验的却有点意思,特别是对于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对于两国之间的政治或商业谈判有帮助。
四、在互联网上进行实验研究目前存在争议,其主要的缺点是实验的控制问题。实验的控制标准或环境不能一致化,这使得对实验的复制造成了影响,从而对实验数据的可信性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优点是费用低廉,能相对很好的保证匿名性(当然并非所有的实验都要求你明)。所以我们应该在克服其缺点的基础上探索着一实验手段,我个人感觉有前途。
五、一点建议:在有真是支付(论坛中用的现金比)的条件下重新做这个试验,而不仅仅只是一个调查。
多谢!
浅薄之处敬请批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