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1337 0
2010-02-05
刘长秋:为《住房保障法》的起草叫好  

上海社科院刘长秋   发布时间:2010/02/02

近年来,伴随着房价的逐年走高,“住房难”日渐成为我国广大低收入群体面临的一大难题,而围绕“住房难”所引生的各类社会矛盾也已呈激化趋势,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构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制定一部《住房保障法》,用法律来保障和改善低收入群体的居住条件,已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乃至实现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开始加大力度研究和制定《住房保障法》。据京华时报1月30日报道,1月29日,北京市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振民透露,我国已经开始起草《住房保障法》,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如对住房保障不力,将面临追究法律责任。作为研究并实施保障和改善低收入群体居住条件的第一步,《住房保障法》的起草无疑对很多人带来的希望。
事实上,面对房价逐年飙生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矛盾,我国早已经对中低收入群体并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等文件中多次强调这一问题。然而,住房保障这出戏年年在唱,却又年年都叫好不卖座。不久前,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的报告就显示,2009年国家下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计划,全国共需投入1676亿元。其中,中央投入493亿元,占29.4%;地方配套1183亿元,占70.6%,但由于近两年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使得很多地方政府往往想的更多的是如何卖地赚钱以增加财政收入,对保障性住房建设反映冷淡,以致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建房和资金配套上,能少批就少批、能慢建就慢建、能少给句少给;加之目前我国在保障性住房问题上无法可依,政府尤其是各个地方政府完不成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任务也无需承担任何不利的法律后果,因而导致保障和改善低收入群体住房成了政府允诺给广大人民群众的一张瑕疵支票,看上去诱人却又难以兑付!
而《住房保障法》的制定则无疑可以改变这一现状。作为保障和改善低收入群体居住条件的最重要法律依据,《住房保障法》将会对公民的居住权、政府在保障人人有其住所方面承担的责任以及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来源保证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这无疑会强化政府尤其是各级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方面的责任意识和法律观念,使其在保障性住房建设方面由被动变主动,从而愿意唱好住房保障这出戏!这对于改善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供应不足的现状来说,显然是大有裨益的!
当然,作为实现并完善社会治理的基本手段,法律能否发挥其预期的作用取决于多个方面的因素,立法的出台仅是其中之一,而执法、司法与守法等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住房保障法》在我国还只是处于研究和起草阶段,距离出台还有一大段路要走。但不管怎么说,在目前我国房价飞飚而中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正面临越来越严峻挑战的情势下,这样一部法律的起草显然是一件好事,是一件值得关注、期望和庆贺的事!(选稿:上官贤)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来源:东方网2010年2月1日



陶友之:降房价需"三管齐下"  

上海社科院 陶友之   发布时间:2010/02/05
http://www.sass.org.cn/detailAction.do?method=ShowNewsContent
在这次人代会上,韩正市长当众说,“房价是太高了”。许多市民听了,无不拍手叫好,说市长了解了百姓的心情,发出了百姓的呼声!那么,怎样才能使房价按其民心逐步降下来呢?除了各级地方政府以身作则外,亟需“三管齐下”:
首先要严惩投机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不要惩处投机行为,这是颇有争议的。“投机是市场催化剂,打击投机就是否定市场经济”等观念,曾一度成为社会的主流,甚至成了一种独断的声音。谁要稍有疑议,就会被说成为“计划经济老顽固,市场经济的绊脚石”。其实,这种观点不是辩证的。它没有对事物作具体的分析。在计划经济时期,把人们正常的商品卖买行为说成是投机倒把,加以严处,这当然是一种极左思想,必须加以清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市场的起步,确实需要有一点投机行为,起着催化、甚至促进的作用。但是,是不是任何商品、任何时候,都是可以投机、都是需要投机的?这是需作具体分析的。说投机能对市场起催化和促进作用,它至少有两个条件:一是此种市场处于过冷,而不是过热;二是这种市场商品的供应,资源是可以无限提供的。没有这两个条件,任何国家的政府,对投机都不仅要严加控制,而且要予严惩。如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在侵略战争中损失惨重,国内粮、棉、油等生活必需品十分短缺,政府实施严格的计划配给,极不允许有丝亳的投机倒把行为。
房屋是人民的必需品,土地又是十分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当前房产市场又是热到了39度以上。在这种形势下,对于房屋这种商品、要不要严惩投机行为?凡是有良知的人们,都应是会举手赞成的。因此,要使房价回到正常交易水平,各级政府对于各种形式的抄房团,各种形式的投机行为,都必须予以严禁或严惩。
其次要拓宽房屋供应。房价奇高,除了投机行为作祟外,供应短缺是其第二原因。市场价格的规则: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供求平衡,价格趋向正常。投机行为,是人为地制造供不应求,从而推动房价上涨。因此,要使房价回到正常水平,提高或增大房源供给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房源增多了,房价自然会下来。因此,各级政府应积极创造条件,打破现在仅靠房产商开发的独家经营局面,实施多元化开发。如:鼓励有条件的单位,自建商品房。上海铁路局率先走出了第一步,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鼓励职工或城市居民组织起来,依法、依市政规划联建商品房;可以在某些地块或地区,建造一、二十年的简易过渡房等等。总之,要千方百计、百计千方地增加房屋供应量。
第三拓展投资渠道。投资渠道拓宽,至少有三个好处:一能使购房者自觉压缩住房标准,不会盲目追求越大越好,而是能精打细算,够住就好。把多余的钱,用于多种投资,把死钱变活钱;二是能抑制购房预期。有人为什么房子要越买越大,越买越多,买了一套要二套,有了二套要三套,他们心中都有一个预期,认为今后房价还要上去。有了其他投资渠道,他们这种算盘就不打了。抑制了购房的预期,实质上是增加了房源的现期。这对平抑房价当然有好处;三能消化抄房团。为什么要抄房,因为这些人手中有大量游资,但却没有好的投资去向,或是去向风险太大,于是乎就看中了以房为目标,出现了抄房团。它们从南抄到北,从东抄到西。如果投资渠道增多了,获利条件比抄房更好,谁还去抄房?!
可以开拓的投资渠道,设想如:吸引民资进行部分市政建设,建造铁路和高速公路的支线。从建成运营起,税收实施三免五减半;吸引民资投资生命科学、创新产业,从赢利年起,税收实行减半优惠;吸引民资开发农业新品种,税收实行全免;允许有产品、有市场、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发债券,以银行作担保,可以吸收大量游资,如此等等。这样,既抑制了房价,又增加了就业,开拓了市场,起到了一举三得的作用。(选稿:上官贤 )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来源:东方网2010年2月4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