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生代农民工过年不归乡
2010/02/05 15:38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010年2月5日电)中国农历春节即将来临,近日春运期间原是在外漂泊游子返乡时刻,但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并不热中回乡团圆,宁愿选择留在工作的城市过年。
2010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概念。「新生代农民工」又称为「二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1980年或1990年以后出生者)的农民工。
中新社报导,中国目前有1亿5000万外出农民工,其中二代农民工约1亿人,约占农民工总数的60%。
与父辈相比,二代农民工对传统节日显得并不热中,许多人并没有「步履匆匆回乡过团圆年」的打算,而是选择留在工作的城市。比起农村,城市的霓虹灯是他们永久的向往。
20岁的赵阳阳来自贵州山区,在河南省郑州市已有3年的打工经历。3年时光,让他觉得和家乡山区「格格不入」。时尚前卫的服装、色彩相间的爆炸式发型、刺激的电玩和网络游戏,这是硬件设施不健全的山村所没有的。
赵阳阳说,「我喜欢灯红酒绿的城市生活,在老家干什么都很不习惯,特别是旱厕让我难以忍受,待几天就想走。」他说,「春节不打算回去,不习惯那里(家乡)的生活」。
「80后」的黎旭志是因为没钱、没女朋友「无颜见江东父老」,无奈只有选择「蜗居」城市。他把打工多年的经历概括为:生活涛声依旧,感情一片空白,收入一塌糊涂。
黎旭志心酸地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谁不想回家呢,可我都快30岁了也没对象,父母催得急,心里真不是个味。」
二代农民工各有不回家过年的理由,不再像父辈第一代农民工一样,一到春节就蜂拥返乡。
河南省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宋向清说,一代农民工属于生存型农民工,他们为养家糊口到城市打工,心里明白自己注定只是城市的「过客」,而家就在农村,家里的老小是他们最大的牵挂,但二代农民工属于发展型农民工,他们不缺吃穿,进入城市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发展,想一心脱离「农门」入户「城门」。
宋向清认为,两代农民工最大的不同是生存与发展,二代农民工没有养家糊口的压力,回家过年从必然变成或然,加上城市「向心力」日益增强,在吃、穿、住、行及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与父辈截然不同,「因此,如果家中没有什么大事,他们一般会选择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