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经常伴随着国家经济的波动而出现。而经济学家的任务,最基本的应该是解读经济现象,分析问题所在,为国为民提供好的发展路径。不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学,无论是凯恩斯的还是新古典的,目的都在于着眼于经济,立足于发展。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论,但是“争”和“论”,确实不一样的。闻异议,撸袖而起,此是匹夫,甚至是懦夫,着实显示了内心的胆怯和无知。这对于理论的发展只有“屁”作用,闻闻罢了。恰如中国当前经济学家的争斗,几个井底的蛙儿乱叫。
经济学从重商主义-古典主义-综合学派-边际-凯恩斯-新古典-新凯恩斯-货币主义-理性预期,一路走来,那个不争吵呢。但是他们的论战是在用笔用脑用思想,不是用嘴(光说)用腿(形式)用屁股(地位)。
不破不立,不争不鸣。百家争鸣,始有老孔韩,才创道儒兵。笔墨横飞,乃显凯恩斯(批判古典主义)弗里德曼(批判凯恩斯)卢卡斯(批判计量经济学),故存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理性预期主义。
我讨厌和谐,和谐就是死亡的脚步,和谐只是尸体的粉饰,只有不平,才有进步,才有发展。平等和效率无法统一。
如果这个社会,还有who不服who,请把板砖收起来,把您的笔拿出来,说道说道,大家看看。兴趣中国的经济学家们也会创立一个新的流派---和谐主义流派,也不是一段谈资或者笑柄.........
立足于民的经济学家是入世的经济学家,入世做事出世做人,是扎实,言心;立足于党的经济学家是出世的经济学家,入世做人出世做事,是浮躁,言位。
但愿经历个一百年,中国能出现一个客观中立亲民的层体,这样的经济学家,真的具有中国特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续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还是算了吧,咱的经济学家们够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