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八区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1738 3
2019-05-19

揭穿3个常见关税理论之谬误



罗伯特P.墨菲




(原文地址:https://mises.org/wire/3-modern-arguments-tariffs-debunked

很多人都认识到,关税多数情形下是不好的。毕竟,两国互加关税的最终结果就是闭关锁国,再无贸易往来。不过,他们认为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关税则是合理的,其对国家的生存确实至关重要。在本文中,我将分析三个这样的论点:

一、减少贸易逆差

许多人认为,只要美国与某国出现了高额贸易逆差,就必须对这一国家的商品征收关税(当一个国家进口所花费的货币价值超过出口到同一个国家所赚得的货币价值时,就会出现贸易逆差)。持有这一观点的人可能会说,“是的,贸易总的来说是好的,但只有在它是收支平衡的时候”。如果美国从日本购买的东西总是比日本人从美国购买的东西更多,那么从长远来看这会让我们陷入麻烦,因为它会耗尽我们的货币并削弱我们未来生产的能力。

这种观点几乎和一般贸易保护主义者的观念一样愚蠢,因为他们忽视了一个国家可能与日本之间存在贸易逆差,而与其他国家存在贸易顺差这一事实。一个国家最终通过出口支付其进口产品,但这并不意味着一个国家必须通过出口到日本,才能支付从日本进口的产品。

考虑一个简化的例子:日本向美国出售汽车,美国向科威特出售软件,科威特向日本出售石油。在这个虚构的例子中,美国将与日本出现贸易逆差,但与科威特有贸易顺差;科威特将与美国出现贸易逆差,但与日本出现贸易顺差;而日本将与科威特出现贸易逆差,但与美国出现贸易顺差。就货币流动而言,日本汽车制造商出售产品换取美元,在外汇市场上出售这些美元以购买科威特第纳尔,然后日本人可以用第纳尔购买科威特石油,而科威特人则用美元来进口美国软件。

如果贸易赤字看起来仍然很危险,那么考虑一下:每个有工作的人与他或她的雇主所在的城市会有巨额贸易顺差,而与美国其他许多城市存在贸易逆差。在我的情况下(正如我向学生解释的那样),我与希尔斯代尔县有巨额贸易顺差:如果把我与希尔斯代尔县居民进行的所有交易加起来,我会发现每个月我支付的都会远远低于我所收到的。相比之下,我与附近的杰克逊市有很大的贸易逆差,因为这是我和妻子周末进行体面的购物的地方。我会愚蠢地执行我的贸易收支平衡政策吗?我应该限制我从杰克逊的购买,并在这个城市弄个兼职,以“减少逆差”并维持与它的“贸易平衡”?

二、保护幼稚产业

支持关税的另一个流行理由是幼稚产业论。根据这一论点,关税确实很糟糕。然而,对正处于刚刚起步的行业,临时关税是一件好事,因为它允许国内公司能够成长起来,并与该行业中的外国成熟公司竞争。一旦幼稚产业赶上了最先进的外国竞争者,就可以取消关税。

不过,上述提议从不提及幼稚产业走向“成熟”的持续时间。毕竟,如果消费者被迫(通过关税)向相对低效的国内生产商支付更高的价格,比如两年,之后国内生产商将超越外国竞争对手并且永远提供更低的价格,那么这笔交易不会听起来很糟糕。但是,如果消费者被迫间接补贴效率低下的国内生产者八十年,希望有一天他们能够有竞争力,那么该提案听起来就不那么吸引人了。那些支持幼稚行业论的人甚至从未提及时间框架这一事实,就表明他们实际上对他们的提案并没有深入思考多少。

对于这种保护国内幼稚产业的建议,实际上,自由市场已经包含了一种机制,只要公司长期来看可以通过获得利润而最终取得补偿,公司就可以承担短期的损失。这种机制非常简单,就是“贷款”。许多新公司,特别是独资企业,在运营的最初几年都不能赚钱。但只要公司预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是正的,公司的所有者就应该能够在积累经验、建立市场品牌的前几年通过借钱来获得融资。

如果一家公司或一个行业无法从私人投资者那里获得资金来继续他们的项目,这是因为他们企业的现值是负的。市场会对此作出评估:他们的计划在短期内是在浪费宝贵的资源,因为从长远来看,今天的投资将无法充分地得到补偿。因此,保护幼稚产业的关税支持者,相当于说,他比起以不同利率借款或贷款的普通人更加知道如何做出跨期的权衡。

保护幼稚产业关税的荒谬性可以通过考虑“幼稚工人”税来说明,该税是对有经验的工人征税,以鼓励企业雇用经验较少的年轻工人。毕竟,在没有给年轻工人这样的帮助的情况下,他们如何能够在学校的学习期间生存下来?显然,我们需要对老年工人征税,以鼓励我们的幼稚工人人力资本的发展!

三、维系国家安全

支持关税的第三个流行论点是,某些行业,如钢铁业,对一国满足防卫以及关键设施的需求而言至关重要,因而应对外国进口产品征税。持这一观念的人们可能会承认,从纯粹的经济角度来看,由于关税使得钢铁价格会更高,因而人们生活水平更低,但每人每年损失几美元以保证钢材供应也好过将来输掉一场战争。

这种说法没有意识到自由市场完全有能力处理供应中断。如果向国会写信要求对进口钢材征税的保护主义者能够预测因重大战争爆发而引起的钢铁进口中断,那么钢铁行业的大亨和投机者也会如此。毕竟,根据预测的准确与否,他们可能会赚取或损失数十亿美元。

考虑一下美国需要从国外进口所有钢材的最坏情况,且很有可能在一年内发生重大战争。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我们的每一个供应商都会无钢可运。然而,市场的反应会是什么?钢铁会继续以通常的价格出售吗?钢铁行业的人们关注的是否仅仅是明天的股价?

当然不是。如果钢铁的供应被完全切断,钢铁的市场价格将会飙升(假设ZF没有采取措施防止所谓卖家“哄抬”和“牟取暴利”的话)。由于这种可能性,今天投机者将以目前的低价购买和储存大量钢材。(毕竟,即使战争永远不会到来,他们也可以简单地以原价售出钢材,只会损失储存成本。钢铁不像牛奶或西红柿那样易腐烂。)

此外,如果战争被预计会持续很多年,就此而言国内的钢铁工业将是必要的,那么企业家当下改造他们的工厂并转向钢铁生产就是有利可图的。倘若战争一触即发,这一转型会更为快速。因为这种转换的代价高昂,上述企业一开始通过钢铁生产可能只能弥补其可变成本(虽然不是它们的总成本)。但战争的爆发(由此带来的高企的钢铁价格),就会利好国内钢铁行业的运营,弥补企业前期因转型所带来的短期亏损。

简而言之,利润机制将自动引导私人企业采取那些钢铁关税支持者所宣称的富有远见的审慎举措。不同之处在于,只有在风险高到足以使这些审慎举措值得所付出的代价时,这些举措才会被施行。相反,即使在完全没有中断进口的真正威胁的情况下,政治家也会以国家防御的名义颁布钢铁关税。

总之,我们已经看到因减少贸易逆差、保护新兴产业和确保国家安全而支持关税的三个流行看法与粗疏的保护主义者的主张是一样的荒谬。

(自行翻译,略有改动,敬请随意转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5-20 13:58:45
我的几个看法。
1.我总体支持尽可能降低关税。
2.文章一些细节我不太赞同。长期的逆差和顺差都不好。按照文中的例子。如果一个家庭,他的贸易长期逆差,就意味着坐吃山空。所以就必须改变逆差。
3.文中的理论是正确的,但实际上,涉及到产业转移,结构性失业,产业规模等问题。因此贸易的平衡过程要比预计的缓慢。
所以关税有其存在的意义,但总体上,如果贸易全球化是趋势,那么关税的取消也是趋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0 17:50:35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9-5-20 13:58
我的几个看法。
1.我总体支持尽可能降低关税。
2.文章一些细节我不太赞同。长期的逆差和顺差都不好。按照 ...
在只有两个国家且为自由贸易的情形下,A国不可能长期对B国逆差,反之,B国也不可能长期对A国顺差。

毕竟,A国之所以出口,是因为要用其来支付进口。如果A国不能够支付来自于B国的进口,B国为什么还要不断出口到A国?

简言之,在自由贸易条件下,每个国家都不可能长期处于逆差或顺差的状况,即“休谟机制”。对于会出现长期顺差以及逆差的担忧都是不必要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7 03:08:45
lwzxy 发表于 2019-5-20 17:50
在只有两个国家且为自由贸易的情形下,A国不可能长期对B国逆差,反之,B国也不可能长期对A国顺差。

毕 ...
一个国家可以理解为家庭, 收入少,开支大,必然是临时的。长期看,必然要通过降低出口,也就是降低开支来达到平衡。否则就要破产了。
放到国家看,这个调整的过程,恰恰是反对自由贸易。 比如国产替代进口, 甚至国产再出口。 这个动态过程是极大的打破原有贸易格局。于是贸易冲突不可避免。
萨缪尔森很早就推断了,中国这样的国家的破坏性创新,对美国的打击是巨大的。整个国际贸易生态都会彻底重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