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博士学位论文)
资料来源:网络收集;作者:金听
摘要
美育与人格的关系问题是古今中外思想与哲学研究领域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早在西方希腊时期和我国先秦时期,这一问题就被广泛关照。此后,中西方哲学家、思
想家和美学家们关于此问题的研究与探讨从不曾停止,特别是20世纪以来,美育与人
格问题的研究空前发展,产生了不同的理论流派,形成了若干自恰的理论体系,并且在
实践层面有了很大发展。本文顺应时代特征与社会发展需求,从历史上关于美与人格理
论的比较分析入手,探讨美育在人格养成中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
中美与人格理论为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导,以增强美育理论研究针对性为出发点,从理论
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的角度,对肩负着祖国未来与民族希望的大学生之人格养成问
题,进行分析与探讨;试图对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的特质、功能,以及实践
方法等问题进行阐释,构建起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的基本模式。
在方法上,鉴于美育学科是人文学科,同时又是一个交叉学科,本研究采用了人文
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即人学的研究方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观点基
础上,注重运用多维度的、阐释性的、具有明显价值取向的描述方法。同时,研究中还
运用了我国著名美学家蒋孔阳先生创立的综合比较的美学研究方法。正如蒋孔阳先
生所说,综合比较百家之长,乃能自出新意,自创新派。
在内容上,本文旨在研究两个向度的问题:一是证明美育是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必由
之路,美育在大学生人格养成中具有不可替代性。这部分研究采用了剥洋葱的方式,
从最为宏观的、哲学层面的美与人格的关系论起,依次阐释美与人格、美育与人格
养成、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二是论证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特质及实施策
略。这部分研究以高校美育为研究背景,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高校
美育状况,阐释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特质、目标、内容、原则、方法、载体、
运行等问题。
全文主要分七个部分:
导言。此部分主要讨论四个问题:一是破题及研究域的说明;二是介绍论文的框架
结构;三是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四是本论文研究方法的介绍。
第一章,美与人格。这部分梳理了古今中外重要的人格理论,在对众多人格理论的
比较分析中,淬取本文人格内涵的理论基础,即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的人格理论:具
有先天的物质属性,是人的类本质和社会本质的统一,可以按照美的规律建构,并指向
自我全面而自由地发展。美与人格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美在人格中具有先在性和习得
性,它们统一于人格的确立和发展中,后天的教育可以使美在人格养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综合东西方思想家、哲学家对美与人格关系的认识,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基石,本
文认为:美是人格境界,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层次,是理想人格的必然趋势。
第二章,美育与人格养成。美育作为概念本身存在历史并不太长,但是人类的美育
思想却源远流长。关于美育的内涵,目前在美学界和教育界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本文
认为:美育是一种以美学理论为基础,通过美的事物的熏陶、感染,培养受教育者鉴赏
美、接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形成审美态度,学会审美生存,最终达到
培养完整人格,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种特殊教育。马克思所说的人格具有三个典型特征:
理想性、建构性、社会性。人格养成不仅仅是通过学校的课堂教学,以知识传授的形式
获得的,而且还要通过各种措施促进个体积极、主动地按美的规律进行自我建构,
最终达到美的状态,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美育是人格养成的主要途径,是实现理
想人格的必由之路。本部分对以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的目标、内容及形态进行了勾画。
第三章,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青年大学生作为高知群体,承载着国家与民族的
未来和希望,在社会急剧转型,西方不良思潮涌入,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等一系列社会问
题的侵扰下,部分大学生出现了重功利轻道义,重物质轻修身,重享受轻责任等共性问
题。因此,加强大学生人格养成教育势在必行。审美教育在大学生人格养成过程中具有
不可替代性,它指向理想人格养成,并在培养大学生理想人格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
的作用。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人格,即时代人格应具备深刻人文关怀精神、独立和谐、开
朗热情、创新洒脱的人格特质。理解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特质要把握好以下
七对关系:坚持指向胜与无功利性的辩证统一、独立性与渗透性的辩证统一、共性与个
性的辩证统一、引导与体验的辩证统一、时代性与高尚性的辩证统一、课内与课外相结
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
第四章,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目标与内容。实施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
归的美育,要始终坚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美好生存,始终围绕人格养成、人格完善而
进行美育目标的选择设计。针对新时期大学生时代人格所体现的具有人文关怀精神、独
立和谐、开朗热情、创新洒脱等特质,美育目标应由三个维度的子目标建构而成:提升
学生的审美需要层次,培养学生全面的审美情感和审美判断,引导学生形成稳定化、普
遍化的理想人格结构。构建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内容要注重遵循几个基本规
律,即尊重学生成长的规律,尊重审美教育的规律,尊重时代发展的规律。审美教育内
容是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从人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基本规律出
发,着重加强审美认知教育、审美理想教育和审美实践教育等方面的内容设计和实施。
第五章,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原则与方法。美育的原则与方法多种多样,
中外美学家对此论述颇丰,各具某一方面的合理性与可行性。根据中外高校美育工作实
践,本文认为,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要坚持乐中施教、潜移默化、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四个基本原则,这既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也符合美育的基本规律。在以大学
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方法上,要以知识传授法、实践体验法、环境熏陶法、自我教
育法、情感共鸣法、朋辈交流法等作为主要方法,并且要注重以上方法的综合运用,以
便获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第六章,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载体与运行。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
美育的载体,就是能够承载和传递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的内容和信息的
形式。主要包括四个基本载体:基本载体—文学艺术课堂教学,一般载体—美的校
化,特殊载体—教师的人格魅力,复合式载体—网络平台和其它学科的美学渗
透。建立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科学有效的美育的运行机制,是美育与大学生人格
素质教育得以规范有序、富有成效开展的基础性工程,具体包括:建设校院两级齐抓
共管的大学生美育的领导机制,建设以学科建设为依托的大学生美育的动力机制,
建设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学生美育的保障机制,建设以个性化评价体系
为依托的大学生美育的评估机制,建设以教师美学修养提升为前提的队伍建设机制。
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要全面把握各类美育载体,协调运转各项美育机制,
构建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大美育的教育格局。
关键词:美育;人格养成;大学生
目录
中文摘要··……I
英文摘要··……IV
目录·……Vln
引言……1
一问题研究的缘起·.·............……1
二、问题研究域的说明·.……4
三、本论文核心概念的初步界定……5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6
五·本论文的框架结构.......……9
六·本论文的研究方法·............……10
七、本论文的创新与突破·……H
第一章美与人格,·……13
第一节人格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14
一、历史上人格理论建构的努力·……14
二、马克思主义人格观念的全面超越·……19
三、人格的先天潜质和后天养成的可能性·……23
第二节美在人格中的价值·……26
一、美学对人格问题的关注·……26
二、美在人格中的先在性和习得性·……30
第三节美与人格理想.............……34
一、人格理想概说·……34
二、美是理想人格的必要条件·……39
三、美在人格理想中的作用·……42
第二章美育与人格养成·,·……46
第一节美育与人格养成的界定·……46
一、美育内涵·……46
二、人格养成的内涵......……50
第二节美育与人格养成的关系·……51
一、美育是人格养成的重要途径之一·……51
二、美育是理想人格养成的必由之路·……53
第三节以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构想·……57
一、以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目标·……57
育内容·……58
三、以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形态·……59
第三章美育与大学生人格养成….62
第一节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基本目标·……62
一、时代人格是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基本目标·……62
二、大学生时代人格的基本特质·……63
第二节美育是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必由之路·……65
一、学校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理论诉求·……65
二、学校教育对大学生人格养成的实践偏离·……66
三、美育是大学生人格养成的现实需求·……70
第三节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特质·……73
一当前高校美育的误区·........……73
二、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特质·……75
第四章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目标及内容··……82
第一节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目标·……82
一、美育目标的一般构成.................……82
二、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目标·……84
三、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美育目标的具体实施·……85
第二节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内容·……86
一美育内容的基本类型......……86
二、构建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内容的基本思路·……87
三、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审美教育内容·,……88
第五章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的基本原则·……96
一、乐中施教的原则·……97
二、潜移默化的原则··....··.........……99
三、因材施教的原则··.....……101
四、循序渐进的原则·......................……102
第二节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向的美育的主要方法……103
一、知识传授……104
二、实践体验……104
三、环境熏陶……105
四、自我教育……106
五、情感共鸣……107
六、朋辈交流法……108
第六章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的载体及运行一110
第一节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的载体……110
IX
学……110
二、一般载体:美的校园文化……113
三、特殊载体:教师的人格魅力,……116
四、复合式载体:网络平台和其它学科的美学渗透……119
第二节以大学生人格养成为指归的美育的运行机制…… 121
一、建设校院两级‘济抓共管的大学生美育的领导机制……121
二、建设以学科建设,,为依托的大学生美育的动力机制……122
三、建设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学生美育的保障机制……123
四、建设以个性化评价体系为依托的大学生美育的评估机制……125
五、建设以教师美学修养提升为一前提的队伍建设机制……126
结语··……130
参考文献·……132
后记·……139
附件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