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不会阻碍生态文明的改善
2014年,江西第一个全境列入的国家战略《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获得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六部门正式批复。江西由此进入生态文明战略的实施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表现为经济发展产生的能耗污染与生态文明提升之间的冲突。
张坤博士的专著《江西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能源消耗标准及实现对策研究》直击这一重大现实问题。
该书在充分考虑国内外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了生态经济、生态意识和生态人居三个方面的指标构建了更符合江西现实情况的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该书证实总体上看各个市区的生态文明指数从1998年以来呈波动上升的趋势,这与现实情况吻合。同时,该书对各个地市的生态文明情况也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从平均值来看,生态文明平均值最高的是南昌市,得益于南昌市较高的人均生产总值,物质基础雄厚以及完善的公共基础建设。生态文明平均值排第2和第3的分别是景德镇和抚州。景德镇之所以生态文明平均值排能第2得益于其较低的农药和化肥施用量,以及景德镇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比较高。抚州市在单位面积能耗方面有强大的优势,而且一直为全省最低值。其单位面积能耗17年的平均值为14.58吨每平方公里,而南昌市为537吨每平方公里,南昌市是抚州市的36.83倍。
各个城市中,增长最快的是新余市,长期以来以平均29.46%的速度增长。与此相反的是赣州、抚州和上饶生态文明指数则增长十分缓慢。从工业上看,赣州和抚州生态工业并没有出问题,单位GDP能耗都比较低,问题出在了生态农业上。除了宜春市和吉安市,赣州,抚州和上饶农作物播种面积17年均值居全省第三和第四,但是赣州,抚州和上饶的农药以及化肥的施用量却多的惊人。上饶最头疼的问题可能还不是生态农业,而是生态工业指标下所排放的巨大的工业固体废物。1998年至2014年上饶平均每年生产工业固体废物4015.01万吨,全省之首。该值是南昌市的25倍,是抚州市的73倍。
为了考察各地区能源利用情况,该书采用单位面积能耗代表该地区的能源利用强度,不失为一种创新。
抚州市作为2010年全国绿色生态城市以及中国低碳经济示范市,其生态环境十分优良与其单位面积能源消耗量极低的增幅密切相关。从侧面应证了在目前条件下单位面积能源的消耗对环境依然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该书证实,江西省各地区以单位面积能耗变量所表征的能源利用显示出与生态文明指数值较强的相关关系。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结果显示,各个市区的单位面积能耗能够影响生态文明指数的高低。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就江西省整体而言,存在着由单位面积能耗增速到生态文明指数增速的单方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单位面积能耗增速是引起生态文明指数值增速变化的格兰杰原因。
该书也对法国、日本和韩国等生态文明程度高的发达国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国家中能源利用和生态文明程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能源利用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着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能源利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能源利用在前,生态文明建设在后,生态文明建设一定程度上需要依存于能源的利用。
该书发现,能源利用对生态文明的影响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中单位面积能耗的增加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第二阶段,当单位面积能耗趋于稳定时,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相对保持在一个稳定状态;第三阶段,当单位面积能耗减少时,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呈现略有上升趋势。
该书的研究,带来了很多有价值的发现,同时也为江西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提出了诸多富有可操作性的意见。在经济发展方面,该书建议合江西省各个市区应大力发展经济,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两者是可以兼顾的,不用过度担心能源利用对本市区生态文明的负向作用。同时给出了清晰的单位面积能耗控制范围在15%~20%之间。
现阶段的经济发展,该书建议大力推广新余经验,化解能源利用的困局。长期的发展,该书则认为应建立长效能源利用机制,给予培育生态文明的时间。
总体而言,该书对于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能源利用困局给出了一些颇为实用的解决方案,有助于国内生态文明战略的成功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