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学道会
2019-5-25 21:52:32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9-5-25 06:23
为什么|学习笔记|好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昨天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526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5 21:56:21
今日阅读1小时,Wisdom of Crowd,69-75%,累积阅读时间145小时。

第十一章 市场

作者用大量篇幅道出了行为经济学虽然可以解释个人投资行为的偏差,但是不能解释由大量行为偏差的投资者组成的市场基本是有效率的原因,每个人的行为偏差在未形成一致性的时候,会彼此cancel error out,但当大量投资者产生一致性预期的时候,泡沫就产生了。作者还探讨了在投资中,有更多的信息,未必会给你带来收益,而往往会造成过度交易,特别是在信息传递如此快的今天。

---------------------------------------------
第十章 公司

作者讲述了Zara的生产流程,令人目眩神迷,世界上原来还有如此运作的公司。进而讲解了公司治理结构有顶到底的弊端,更介绍了CEO的作用难以评估,作者更钟情于去中心化的管理结构。

--------------------------------------------------------------
第九章 委员会,陪审团以及团队

作者用哥伦比亚号返回地球时爆炸为例子,讨论了当一个精英团体形成一致性预期的时候,会对面临的危险视而不见,这是一致性偏差的具体体现。种种实验表明,要么形成更大的团体来讨论问题,要么要保持团体内所有人思考的独立性,否则基于社交等压力,意见会形成一致性,信息并不能被充分使用,对事物的预测能力大大降低了。

--------------------------------------------------------
第八章 科学:协作,竞争和荣誉

作者从传染病讲起,为了控制疾病的蔓延,全球各个国家协作研究病毒,以及制作疫苗,虽然没有中心控制来安排各个国家做什么,但是研究速度大大加快,短时间内就确定了病毒种类。由此作者展开认为科学研究应该更开放,知识应该共享,而不是为了争夺荣誉藏私,但是做到这点也并不容易。最后作者特别提到,大量研究成果被浪费,不那么著名的研究人员的成果甚至没人阅读过,而著名学者的文章则被大多数关注,可能潜在的新知被掩埋。

-------------------------------------------------------------------------
第七章 交通堵塞

作者用了整整一章来谈论交通堵塞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在高峰时刻,由于路上的驾驶者都是分散的参与者,很难步调一致的达到最快速度,造成了拥堵。而分时、分段、不同级别的收拥堵费是作者给出的第一个答案,购买路权,与交税类似,再用收入补贴公共交通。另一答案是智能交通,以及现在流行的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本文成文较老,当时自动驾驶技术尚未成型。

----------------------------------------------------------------------------------------------
第六章 社会确实存在

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本自利的企业,为了长久的盈利,开始重视信任关系,彼此信任可以降低整体社会的运行成本,但是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做到的,经过了漫长的演变,并形成了社会基本norm。

-------------------------------------------------------------------------
第五章 我们是否该起舞:复杂世界中的协调

美国有人专门研究了人行道上的运行模式,人人都要尽快的走,但是没有人指挥的情况下,运行的并不太差。

第二个例子是Nightclub的人数问题,太多则乱,自发的行为却能保证nc里人数不超过60%,基本上保持了最优状态,这看起来有点像博弈论。

共同的生活背景、文化,也可以导致无中心的协作,教授让学生写出假如和人约好但是没定地点,而且不能额外联系的情况下,你会到哪里寻找对方,大多数学生选择了同一个地点,而在进一步问何时,则100%都选择了午后。

---------------------------------------------------------------
第四章 把所有的碎片放在一起

作者用Linux这种open source操作系统软件无中心管理为例子,讲述了非中心化系统,效率并不高,甚至有大量浪费,但是与市场一样,非中心化的发展远优于由少量planner设计的发展。

------------------------------------------------------------------
第三章 猴子看,猴子做:模仿,信息及联,以及独立性

有人在丛林中观察到一群蚂蚁,形成了一个直径为1200英尺大圆,所有蚂蚁都跟着前面的,2天后绝大部分死在无休止的圈上。平时可以运作良好的无中心自然系统,因为盲从会形成这种现象。18xx年代,美国曾经流行在道路上铺木板以保证在雨天等泥泞的环境下可以通行,这种前途未知的方式,仅因为有一个成功案例就短时间形成几百家经营者,当然最终都失败了。

Worldly wisdom teaches that it is better for reputation to fail conventionally than to succeed unconventionally.社会压力也会让人遵从一致性,而缺乏思考。跟着一个成功者,串行化的思考,不容易得到较好的结果。若要向达到一个良好的预测结果,最好是让所有人在同一时间做出预测,1可以保持独立性,2可以给整体评估过程加入更多的信息,越多的信息越接近正确。


----------------------------------------------
第二章不同的不同使然

1.Ransom E. Olds建造蒸汽汽车时,因为失火大部分设计的模型都被烧毁,只有一辆因为设计的较轻便,被从火场中挽救,因为这种设计而大卖,然而蒸汽汽车最终还是被市场选择而淘汰,任何一种新技术在初始时刻都会伴随着大量浪费,各种产品分散性的实践,直到市场中的crowd做出选择。
2.通过计算机模拟,一小撮精英做出的决定未必最佳,因为精英的认识趋同,不能带来更多的有效信息,这实际上抑制了对复杂非确定性事物的预测能力。(有效信息不足)
3.群体中的一两个最聪明的人做出的决定不太可能最佳,因为没有任何人是全能的。
4.若群体形成一致性,则无论是出于压力还是忠诚,预测结果不会太好。



----------------------------------------------------------------------
第一部分第一章 群体的智慧

1.综艺节目,电话求助个人,不如求助当场观众准确率高
2.挑战者号爆炸后,一个半小时内股市已经从四个供货商中挑选出了那个负有主要责任的公司,而最终验证在几个月之后(可能有一定偶然性)
3.群体在预测所有运动项目的结果上表现优异
4.Iowa Electronic Markets,仅有800多人的群体,预测与实际仅差1-3个百分点,带有游戏性质的decision market印象深刻

----------------------------------------------------------
今日开始阅读Wisdom of Crowd
群体的选择大多数人认为是盲目的,单一个体会有理性思维,一旦加入到某一群体中,往往因为social pressure等原因丧失理性,但是本书作者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保持足够数量的人群,群体里有各种各样的人作为多样化,并且每个人思考时是独立的,那么产生的结果不会比群体中最高明的人相差很多,甚至要优于他们。

作者从三个方面展开,1.cognition认知,2.coordination协调,3.cooperation协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5 22:44:13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908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5 22:49:55
昨日阅读0.5小时,累计阅读411.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5 22:53:56

昨天阅读5小时,累计988小时

  对于企业来说,只要是进入管理层的人,都要慢慢培养战略思考的能力。当时代在剧烈变革的时候,要有“看10年”的决心,也要培养“看10年”的能力。
  战略也好,管理也好,本质上都有三个方面,一个是科学的一面,一个是艺术的一面,还有一个是手艺的一面。
  · 第一,科学的一面。
  自从商学院创立 100 年来,都在尽可能用科学的方法把规律性的东西总结出来,这就是科学的方面。商学院讲的就是普遍规律。
  比如,有大量的管理文献证明,在战略性并购中,一般买家都会给出过高的价格。
  所以战略性并购往往一宣布,买家的股票就会下跌,卖家的股票就会上升。背后有一些逻辑的推演,多了解这样的背景知识对你的决策肯定有帮助。
  柳传志有一句名言:企业家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把这5%不可能的事情做成可能。
  十多年前,有一次我们一起参加对话栏目,我跟他开玩笑说:管理学家的使命就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件事情只有 5% 的可能性。有了这些理解,才能提高5%的可能性。
  · 第二,大家对艺术都不陌生,企业家也有很多艺术天分,天马行空、特立独行,非常有创造力的部分,这是商学院没法教的。
  · 另外一部分也是容易被大家忽略,战略当中的很多事情本身就是人做的事情,是经验的积累,只能言传身教,只能手把手地教、手把手地带。
  从这个角度来说战略是肯定能学会的,但是学起来的成本和代价很高,因为它不是可以量化、可以说得明白的东西,它更多的是一种经验的累积和传承。
  我原来上课的时候最怕别人问我:怎么制定战略?这个问题没法简单回答。
  一年要开多少次会?企业要不要设立战略部?战略部要有多少个人?制定战略时如何微妙把握,以及判断力的分析,这些不是三言两语能讲清楚的,而且在不同情况下差别往往很大。
  我想更多地跟大家分享手艺的经验和体会。
  关于科学的一面,大家看书就可以明白,艺术的一面我也讲不了,所以我跟大家交流一下手艺方面的心得。
  一、战略起什么作用
  具体展开战略的讨论之前,我想跟大家讲一下战略在企业当中起到什么作用。
  基业长青的企业需要什么?
  1. 使命(mission):why us
  mission是大家熟悉的使命,我自己的体会是:一个真正好的企业一定有超越金钱之上的追求,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是钱绝对不是万能的。
  对于一个好的企业来说,要想吸引真正的人才,要想做出一番事业的话,肯定要给大家自我成就感,一种超出小我的大追求。
  为什么要有使命感?本质上是解决组织存在的意义,why us?
  什么叫组织?组织是一群人走到一起,完成任何单个人不能完成的任务。
  什么样的人为了什么样的目的走到一起,这是企业存在的“终极目标”。
  如果仅仅以钱作为存在的目的,从战略学的角度来说是没有差异化,因为钱是过于同质化的东西,没有差异化就没有办法吸引到更好、更不一般的人才。
  所以,使命感是企业非常重要的基石。
  2. 远见(vision)
  vision,很多人翻译为愿景,但愿景带着太多的个人意愿,我一般把它翻译为远见,就是看未来的能力,对未来的预测、把握。
  为什么vision这个词特别好?因为“看”是一个动词,能不能看到未来?未来在你面前能不能活生生地浮现出来?
  战略最重要的两个要求:一个是前瞻性,一个是差异化。前瞻性从何而来?
  第一,站得高,看得远。
  前瞻性的源头在于你对未来与众不同的判断,你比别人能够更早、更快、更清晰地看到未来可能展现出来的状态。
  你能看到未来,自然就比别人走得更好。
  就像我们现在看过去,如果知道会有金融危机,今天的世界肯定完全不一样,遗憾的是我们没有这样的远见。
  第二,它决定的是what do we do,这一群人在一起干什么事情才能实现组织的使命?远见是解决做什么事情的问题。
  3. 组织(organization)
  mission解决的是人的问题,vision解决的是事的问题,但是人和事怎么融合在一起?什么样的人才是合适的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情,其实这就是组织。
  组织解决“how do we do it”的问题。
  我在这方面是门外汉,但是有一些简单的观点可以跟大家分享,比如团队。
  我看了很多关于团队的讨论,我觉得都不在要害,大家提倡团队精神,其实团队不是一个原因而是一个结果,是各方面的东西都对了以后出来的结果,团队是很难事先做出来的。
  所以,组织最重要的要求就是正确的人、正确的事、正确的方法怎么有机融合在一起。
  把合适的人和事融合在一起的,就是执行力的核心。
  其实who和what结合在一起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 “志同道合”,只有志同道合才有团队的可能性。
  方向不一样,方法不一样,道不同不相为谋,没有志同道合的前提条件,就不可能成就一个好的团队。
  很多企业一开始并没有使命和愿景怎么办?
  像阿里巴巴这种在1999年成立的时候就有明确的愿景的企业是非常少数的。
  即使是这样,其实马云在1999年创立阿里巴巴之前也已经有过4年的创业经验,所以那个使命也是在这过去的经验当中提炼出来的。
  有的人是因为有比较强的使命,所以才会愿意暂时放弃一些短期利益,去更努力地看长期的发展趋势,因为这样才能真正把企业做得长久,实现自己的使命。
  所以,使命感是企业愿意去思考远见的一个很常见的前提条件。
  但反过来,也有一些人相对来说是远见驱动的,他是因为看到了未来,从而在实现这个未来理想的过程中,使命感越来越强。
  所以通常来说,使命是在企业从小到大的过程中逐渐明确、逐渐强大起来的,它反过来也会对一个好企业的基因带来更大的促进作用。
  这是我自己总结出来的基业长青企业的三个基石。
  能做好其中一个就算是好企业;能做好两个大概是优秀的企业;能做好三个肯定是卓越的企业。
  要成为基业长青的企业、成为卓越的企业,三个基石缺一不可。
  三个基石环环相扣,不断融合,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才能够成就一个十几、二十年才会出现的卓越企业。
  二、战略思考
  什么是战略思考?我觉得战略思考是一种可以培养的能力。
  对于企业来说,只要是进入管理层的人,都要慢慢培养战略思考的能力。
  如果到了总监层面没有战略思考的能力,那么企业的执行力会大打折扣。
  因为中层管理人员承上启下,没有战略思考的能力就没有办法接住上面往下传递的想法,也很难把一线的很多情况进行提炼,有效地往上传递。
  同时,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应该把中层融入进来。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战略制定上让他们多参与一些,其实大幅提升了执行的效率。
  因为他们理解了某一战略制定的逻辑和背景,而且有参与感,就能更积极主动地执行。
  1. 前瞻与知止
  战略思考当中最核心的是远见。
  远见是战略判断的前提和假设,是战略前瞻性的基础。
  从未来看现在的企业有战略,从现在顺着往前走的企业没战略。做事情前先想一下3年以后产业格局会怎么演化。
  “以终为始”才是战略思考。
  如果说今天是这样,大家都这样,所以我也要这样,那么这就是最典型的没有战略。
  一窝蜂而上,什么流行就做什么,永远在跟风,永远赶下一个潮流,这是典型的机会导向。
  判断一个企业有没有战略思考,最简单的就是看这个企业的人在内部讨论的时候,会不会经常讲未来会怎么样,倒着推怎样才能推到这儿。
  成功人士的基本思考方法也是倒着推,因为在方向都没有的情况下,所有的能量都是毫无意义的,能量和方向在一起才是作用力,战略更多的是告诉我们方向,给你一个方向感。
  有一个词叫“知止”,“知止”是李嘉诚先生挂在他办公室的条幅。“止”是终点的意思,因为你知道终点,所以才知道这个路该怎么走。
  “知止”源自《大学》里的一句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大部分的时候,“虑”可以理解为思考和计划,是所谓的战略规划,而“虑要有所得”,前面还有这么重要的三步。
  我们经常讲企业家最难的是什么?“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而这两个的前提都是有定、有安,有这两个才能有虑,因为心安才能虑、得。
  这是我讲的战略第一步,其实看得越清楚,才越不为外界所惑,越能够形成自己的判断。
  我们讲总裁的关键在裁,裁者决也,能做判断、能做决定,不管决定面临多大的不确定性,总要摁按钮。
  这是战略思考的第一个核心,知止、产业终局判断、前瞻性,这是战略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2. 取势与取实
  当你知道战略的大致方向时,你就知道了起点和终点。下一步要决定的就是战略的路径选择。
  你选择什么样的路径?直线走是不可能的,没有企业可以走直线。我给大家讲几个常见的思考方法。
  第一个就是大家最熟悉的讨论,你到底是“取势”还是“取实”?是落地为安还是能够构建一个大格局?
  战略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你一直寻找动态平衡。战略到了最后就是动态的平衡,找的就是一个度。
  所以,它是企业发展中很重要的一点,“度”是一个动态平衡,“度”当中决定了企业发展的节奏。
  阿里巴巴也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总结出了几个非常有意思的发展节奏:“逢单出击,逢双修养。”
  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可能是“3年出击,3年修养”,这个节奏本身的周期不一样,这些基本规律是我们这几年体会出来的。
  当你快速膨胀之后,要有沉淀下来消化吸收的过程,要不然就像我们看到的一些企业圈地,满世界地圈,最后一个浪打下来,一定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快速往回倒,连停的间隙都没有。
  所以,节奏和度是非常关键的,在取势和取实当中要掌握动态平衡。这中间,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判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5 23:15:20
昨日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263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5 23:32:12
昨日阅读3小时,累计445hours


创建子主题:无非是往WordPress/wp-content/themes文件夹内增加一个新的子文件夹(包含所有的模板文件),这里关注的是style.css
  • 需要在子主题的header模板中指明父主题
  • 新的样式表放在子主题所在的子文件夹中
  • 写一个新的style.css,包含对父主题所作的修改
  • 激活你的主题
编写.css的工具:Adobe Dreamweaver /  Aptana Studio / Mozilla KompoZer   / MS TopStyle  / Mac  CSSEdit

  • 页头注释  :主题名称、主题网址、主题描述、版本、作者、作者网址、模板(父主题名称)、标签(主题目录过滤器中选择标签)、使用许可
  • 导入父主题的样式(    在style.css中,页头注释后的第一行,增加  @import url("../父主题目录名字/style.css");      )
  • 进行微调
  • 测试效果
  • 上传并激活子主题

WP从3.1开始支持9中文件格式,分别可设置不同的样式:
  • Aside(无题):这些短篇文章不需要标题,非常适合发表你的人生顿悟
  • Gallery(相册)
  • Link(链接)
  • Image(图片)
  • Quote(引用)
  • Status(状态)
  • Video(视频)
  • Audio(音频)
  • Chat(聊天)
在使用任何一种文章格式之前,你使用的主题必须支持它。

修改WP内部模板文件,这些php文件提供了WP使用的绝大部分功能:
在functions.php文件中添加对文章格式

输入如下代码:
// ADD POST FORMATS
add_theme_support('post-formats', array('aside', 'gallery', 'link', 'image', 'quote', 'status', 'video', 'audio', 'chat'));
这个functions.php文件被上传到网站上后,WP会首先加载这个子主题的代码,再加载父主题的functions.php文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5 23:35:37
充实每一天 发表于 2019-5-25 06:23
为什么|学习笔记|好


【加入充实计划】【了解充实计划】
昨日阅读2小时,累计阅读175小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5 23:38:34
昨日阅读事件3小时,累计282.5小时

linux外在设备的使用
硬件与设备文件
linux下,硬件设备都以文件的形式存在,因而不同硬件设备有不同的文件类型,我们把硬件与系统下相对应的文件称作设备文件。

常见文件系统类型
msdos               //DOS文件系统类型
vfat                    //支持长文件名的DOS分区文件系统类型,也可理解为Windows文件系统类型
iso9660              //光盘格式文件系统类型
ext2/ext3/ext4    //Linux下的主流文件系统类型
xfs                       //Linux下一种高性能的日志文件系统,在CentOS 7.x版本中成为默认文件系统
设备的挂载使用
$ mount -t  文件系统类型       设备名       挂载点

Linux系统中有一个/mnt目录,专门用作临时挂载点目录,主要用作系统管理员临时手动挂载一些媒体设备。
此外,Linux系统中还有一个/media目录,为一自动挂载的目录,主要用于自动挂载光盘、U盘等移动设备。
CentOS7.x中,出现了一个/run 自动挂载目录,所有移动设备都挂载到这个目录

mount -t msdos /dev/fd0  /mnt/floppy
mount -t vfat   /dev/sda1  /mnt/usb
(挂载U盘前,首先确认U盘设备名,请使用 dmesg | more 查看,一般为/dev/sda1,然后,建立挂载点 mkdir  /mnt/usb)

挂载光盘
mount -t iso9660  /dev/hda   /mnt/cdrom

设备的卸载
$ umount  挂载目录
$ umount /mnt/usb

文件系统结构介绍
经典树形目录
根/
dev/bin/opt/root/home/proc/lib/sbin/usr/tmp/var/boot/mnt/etc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5-26 00:06:58
5月25日
昨天阅读1小时,累计阅读1088小时。

1.今天你阅读到的有价值的全文内容链接
推荐:
瑞达利欧最新力作《债务危机》
高清完整中文版精品分享。上下册各5B,超值,您说呢?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10周年之际,全球一线投资者之一瑞·达利欧公开了他独到的债务危机应对原则。这些原则可以解释债务危机的发生机制,以及妥善应对危机应该遵守的原则。凭借这些原则,桥水在其他机构受困于危机的情况下,得以准确预见事态发展,并安然度过危机。
      正如达利欧在其全球畅销书《原则:生活和工作》中解释的那样,他相信,绝大多数事情都是一遍又一遍地反复发生的,所以通过研究事物的规律,人们可以理解事物背后的因果关系,并制定妥善应对的原则。在这本书中,他用这种方式剖析了大规模债务危机,并分享了他的模型,希望以此来降低大规模债务危机发生的概率,以及帮助人们在未来更好地掌控危机。
      在这本书中,达利欧通过三部分内容阐述了债务危机及其应对原则:债务大周期模型(解释模型)、3个重要案例(深入考察20世纪20年代德国魏玛共和国、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和2008年金融危机)、48个历史案例和数据对照分析。
      作为成功驾驭危机的极少数人之一,达利欧提供了他的非常规视角。无论你是投资者、决策者,还是仅仅对危机感兴趣的读者,这本书都将帮助你以备受启发的新方式理解经济与市场。
编辑推荐
      全球一线投资人视角,44年危机应对经验公开
      桥水创始人、《原则》作者瑞·达利欧新作,真正全球投资人视角,多年一线市场实际运作经验打底。
      桥水为全球第一大对冲基金,旗下管理资金超1600亿美元,截至2015年年底,桥水累计获得450亿美元盈利,超越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是迄今全球赚钱的对冲基金公司。在2018年收益更是超80亿美元。
      准确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多场危机,逆势斩获正收益
      桥水成立40多年来,已成功预测多场危机。2008年,达利欧准确预测金融危机,桥水当年逆势斩获正收益,《桥水每日观察》是时任美国财长盖特纳每日必读材料。2010年,达利欧再次成功预测欧债危机。旗下旗舰基金pure alpha从创立之初到2016年,累计赚得358亿美元。
      理性看待债务问题,准确预判全球经济形势,公开债务危机应对原则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10周年之际,结合近百年金融危机史,对三次重大经济危机( 20世纪20年代德国魏玛共和国、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和2008年金融危机)进行核心成因、应对政策利弊、ZF决策和大众情绪等层面的剖析,有助于理解经济形势,应对可能到来的下一次经济危机。
      达利欧深入研究历史上经济和市场的发展,分析应对之策,找出每种经济现象的平均值,完善对现象背后因果关系的设想和研究,从而创建独到的债务大周期模型。在绝大多数人严重亏损的时候实现了可观的盈利。"
名人推荐
      这本书是瑞·达利欧数十年研究债务危机的重要作品。在这本书中,达利欧创建了一套债务危机分析模型,基于这套模型所得出的准确预测,帮助他成功度过了数次金融危机,对市场预测的准确性超过了美国官方机构及众多经济学家的判断和预测,成为投资界的一大传奇。读完这本书,你就能明白,为什么达利欧能预测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
常振明 中信集团董事长
恢宏的历史场景、独特的市场视角、翔实的统计检验、生动的案例剖析,瑞·达利欧以他特有的周期论和结构论,提出了对债务的宏观历史和微观市场的分析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向我们展示了世界近百年来债务周期的演变,精彩无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已经过去10年,全球债务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增加了60%。在这个债务高潮之际,这本书值得每一位金融从业者以敬畏之心细细习读。历史不会重复,但历史永远是未来最好的铭鉴。
朱民 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
瑞·达利欧的超卓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债务危机与政策应对的创新方式。
本·伯南克 美联储前主席
对所有渴望预防或安然度过下一场金融危机的人来说,瑞·达利欧的书都是必读之作。
劳伦斯·萨默斯 美国财政部前部长
这是一部杰作,瑞·达利欧是全球一线投资者之一,毕生致力于理解市场。他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上乘表现,证明了他对市场的独到见解。
亨利·保尔森 美国财政部前部长
这是一部杰出的金融危机史著作,其中包括对2008年毁灭性危机的分析。它建立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框架,帮助我们理解金融体系的引擎为何会不时熄火,以及各国ZF和央行应采取何种政策行动来解决系统性金融危机。这本书应该成为未来政策制定者的指导手册,对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有实际指导意义。
蒂莫西·盖特纳 美国财政部前部长
https://bbs.pinggu.org/thread-7127321-1-1.html

单词挑战第6月第1天
Aspire  vi. 渴望;立志;追求
Aspire Academy 运动精英学院 ; 标竿学院 ; 精英学院 ; 行为精英学院
Aspire Resort 渴望会馆
ASPIRE Pathway 辅道教育
aspire BVC 底部垂直发热
ASPire info 卓望信息
Aspire College 志向院校联盟
seeing aspire 渴想
I ASPIRE 我渴望
aspire after v. 渴望
His commitment to transfer power and reconcile with those who jailed him set an example that all humanity should aspire to, whether in the lives of nations or our own personal lives.
Like fresh winds blowing out of this lychee campus, like eagles spreading their wings, you aspire towards the azure sky higher and above.

1.背单词1个 - O
2.飞鸟式36个 - O
3.Code Practices 0.5 hr   - X
4.论坛收集资料30分钟*2  - O
5.Cloud Zhuang45minutes  - O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