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我们知道数学模型是现今经济学的主流语言,没有模型和计量的文章很难在好的杂志上发表。但经济学在数理化过程当中产生了一定的问题,就是经济学缺少了好的思想。一篇很长经济学文章往往只说明一个浅显易懂的问题。您是怎样看待现今经济学应该怎样权衡数理化工具和经济学思想的?或者您认为一个健康的正常的经济学研究应该是怎样的?
巫和懋:
经济学的数理化趋势是无法避免的。如果你要建立一种新的思想和想法,建立一套经济学的新的理论或新的视角,在先用文字把这一想法或理论表达出来后,一定要把这一想法分成一个个环节,每一个环节在数理方面的理论支持还是要做好,否则就不能得到现今经济学界的接受。例如说对于中国的经济要总结出一个新的理论架构,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要研究这一大问题就必须将它分成各个小段,对于每一段背后的理论体系都要用数理来证明,要用实证去检验。所以要把大问题切成小问题,小问题的研究要接受西方严谨的方法,这样国际学界才会接受,最后把每一篇文章连接起来,每一篇文章都要用最现代的方法。这是不容易的一件事,需要多年的累积。数理与计量现在还是必要的,是国际上比较接受的方法,是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虽然在后危机时代,人们对经济学提出了很多挑战,但还是在用这一套规范的方法。虽然研究出的结果可能会有些改变,这一套规范的方法并没有被否认。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1&from^^uid=2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