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这本教程,在本网站已经有了,连接如下
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171266&highlight=%C5%E0%D1%B5%CA%A6%BF%DA%B2%C5%D1%B5%C1%B7
之所以还要传的德原因是因为我对这份资料的格式,进行了重新排版,看起来会更舒服。
有需要的可以下,当然卖的也贵了一点(千万别说我黑阿)。
作者简介:
[美]多罗茜.利兹
多罗茜•利兹(Dorothy Leeds)
作为全美最享有盛名的口才和演讲学家,多罗茜•利兹先后为多家《财富》500强企业做过专业培训和指导。其中包括辉瑞、Verizon、IBM和Conde Nast等等。她被评选为全美十大演讲家之一。
由于多罗茜•利兹的专业技能和资深经验,她先后在MSNBC、夜间财经报道、美国你早和今日作为主持人和特约嘉宾,与此同时,她还应邀在多家媒体上担任专栏作家,比如《福布斯》、《纽约时代》、《商业周刊》、《今日美国》、《每日新闻》等等。
三十多年来,多罗茜•利兹先后撰写了12本关于思维方法、口才与演讲方面的畅销书,其中《口才》一书近三十年来一版再版,成为现代美国口才与演讲领域最为权威和使用的经典培训教程,凝结了多罗茜•利兹三十年的经验和精华,同时也体现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传媒和公众沟通方面的理论和经验。
多罗茜•利兹还凭借自身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战胜了癌症,又为这位公众人物增添了榜样和传奇的色彩!
第一部分:相关介绍
作为全美最享有盛名的口才和演讲学家,多罗茜•利兹先后为多家《财富》500强企业做过专业培训和指导。其中包括辉瑞、Verizon、IBM和Conde Nast等等。她被评选为全美十大演讲家之一。
• 作者简介:
• 关于本书的赞誉:
• 口才大众推荐版
• 口才专业推荐版
• 前言
• 序言:《口才》读前预备
• 本书精华集萃:
• 本书导读
第二部分 做个有感染力的演讲者
“当众讲话”这个词可以让你想起什么?金碧辉煌的大厅和晚宴后的交流?职业经理研讨会中针对某个重要商业领域的专家发言?政治家的选举?演讲人使用令人眼花缭乱的幻灯片?这些答案都是正确的,但是“大”的事件和“大”的名气只是关于口才学方面的冰山一角。好口才不仅包含正式性的发言,而且涵盖了任何一个商业人士每一天发生的无数的小事。
• 当众讲话给你增添力量(1)
• 当众讲话给你增添力量(2)
• 当众讲话给你增添力量(3)
• 冲破恐惧的屏障(1)
• 冲破恐惧的屏障(2)
• 冲破恐惧的屏障(3)
• 冲破恐惧的屏障(4)
• 冲破恐惧的屏障(5)
• 准备工作:成功口才的力量之源(1)
• 准备工作:成功口才的力量之源(2)
• 准备工作:成功口才的力量之源(3)
第三部分 克服讲话的中六个主要误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提出来的目标往往会由于太过平常以至于被人忽略。你是否尝试过坐在听众中间问自己何时讲演才能谈到主题上?或者是否听过始终围绕着听众绕圈子的演讲?也许他们的主题非常夺目,甚至讲演者本身也是魅力非凡,然而由于缺乏一个确定的明确目标,讲演者无法引导听众渐入佳境。
• 误区一: 目标不明确(1)
• 误区一: 目标不明确(2)
• 误区一: 目标不明确(3)
• 误区一: 目标不明确(4)
• 误区二: 缺乏明确的组织和计划(1)
• 误区二: 缺乏明确的组织和计划(2)
• 误区二: 缺乏明确的组织和计划(3)
• 误区三: 太过庞杂的信息(1)
• 误区三: 太过庞杂的信息(2)
• 误区四: 观点概念信息缺乏语言支撑(1)
• 误区四: 观点、概念和信息缺乏语言支撑(2)
• 误区四: 观点、概念和信息缺乏语言支撑(3)
• 误区五: 单调的声音和心不在焉的语调(1)
• 误区五: 单调的声音和心不在焉的语调(2)
• 误区五: 单调的声音和心不在焉的语调(3)
• 误区六: 不了解听众的真实需求(1)
• 误区六: 不了解听众的真实需求(2)
• 误区六: 不了解听众的真实需求(3)
• 误区六: 不了解听众的真实需求(4)
第四部分 克服误区的要点:开场白、过渡、总结、提问回答和视觉教具
作为演讲者,不管你准备了多少演讲内容,最初的30秒都是最重要的。不要小看这短短的开场白,他将决定此后你所说的每一句话的命运。听众将根据你给他们留下的第一印象来决定是否耐心聆听你的演讲。因此你必须把握好自己的开篇,事先反复练习。作为你与听众的第一眼接触,你的双眼应该远离笔记,认真地注视台下的听众。因为此时你最需要拉进与听众的距离,建立自信。只有当你确信所有听众都在饶有兴致地聆听你的演讲,你才可以放心自己已经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 正确的开场白:从吸引听众开始(1)
• 正确的开场白:从吸引听众开始(2)
• 正确的开场白:从吸引听众开始(3)
• 正确的开场白:从吸引听众开始(4)
• 跨越鸿沟:采用平稳的过渡(1)
• 跨越鸿沟:采用平稳的过渡(2)
• 跨越鸿沟:采用平稳的过渡(3)
• 跨越鸿沟:采用平稳的过渡(4)
• 重要的是难忘的结论(1)
• 重要的是难忘的结论(2)
• 重要的是难忘的结论(3)
• 提问回答阶段的专业技巧(1)
• 提问回答阶段的专业技巧(2)
• 提问回答阶段的专业技巧(3)
• 提问回答阶段的专业技巧(4)
• 提问回答阶段的专业技巧(5)
• 提问回答阶段的专业技巧(6)
• 视觉教具:一幅好图胜过千言万语(1)
• 视觉教具:一幅好图胜过千言万语(2)
• 视觉教具:一幅好图胜过千言万语(3)
• 视觉教具:一幅好图胜过千言万语(4)
• 视觉教具:一幅好图胜过千言万语(5)
• 视觉教具:一幅好图胜过千言万语(6)
• 视觉教具:一幅好图胜过千言万语(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