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之家App
让优质教育人人可得
立即打开
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
论坛
›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中国财富向少数人高度集中 凭劳动致富者仅三成
楼主
酷海
6240
28
收藏
2010-02-13
《瞭望》文章:中国富豪的“财富地图”
财富正在快速向少数人高度集中,展现了中国经济的增长活力和创富环境,也暴露出当前财富分配格局的失衡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徐寿松周伟陈冀颜秉光
在北京后海著名的酒吧街附近,经商的陈先生拥有一套四合小院。这是前些年他花1200万元买下的。
当大多数人还在为“蜗居”而打拼的时候,陈先生的“豪宅”无疑令人羡慕。可他并不住这里,将此作为私人会所,专门用来招待官场和生意场上的朋友。
在这套四合小院的会客厅里,摆放着一些古色古香的物件。其中一把太师椅是陈先生当年花20万元买下的,如今有人开价180万元购买。他拒绝了,说自己不差钱。客厅里还有许多木雕,比如绿檀做的大龙雕、白杨做的狮子雕。他说自己不懂收藏,就是觉得好玩。也有来的朋友看着喜欢的,他随手就送人一件雕刻。
在中国,类似陈先生这样的富人群体正在快速崛起。尽管有关富人的话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不过这个群体依然充满“神秘色彩”。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最近通过采访部分企业主、高级经理人、职业投资者等富裕人群,以及专业财富调查公司,尝试粗线条地勾勒出中国富豪的“财富地图”,以此探寻财富流向的某些规律。
中国版的财富聚集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发达国家的财富大幅缩水,而中国则逆势快速增长。膨胀中的中国富豪群体备受关注。这是各路财富调查专业人士的共同看法。
在中国从事富豪排名已10年的胡润百富榜董事长胡润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中国财富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增长,向富人集中。2004年以来,个人财富达到10亿以上的人数大幅增加,当年资产达到10亿元的巨富我们只找到了100个,而今年仅我们找到、在榜的就有1000人。”
从企业家财富的角度记录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轨迹、调查财富在不同行业分配的财富排行榜——福布斯富豪榜也显示,近年来中国富豪上榜门槛不断抬高。2009年,中国大陆400名富豪的上榜门槛,从2008年的12.2亿元跃升到历史高点20.5亿元(约相当于3亿美元),前40位富豪的身家全部达到70亿元(约10亿美元),而2008年只有24人达到这个标准。
来自国内银行的权威数字证明了这一趋势。据招商银行与贝恩管理顾问公司联合调查发布的《2009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可投资资产1000万元人民币(不包括房产和企业价值)以上的高净值人群达到30万人,共持有可投资资产8.8万亿元。而当年全国城乡居民储蓄余额是21.8万元,千万富豪的财富占比为40.37%。2009年预计高净值人群将达32万人,可投资产超过9万亿元。
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2009全球财富报告称,2008年中国百万美元金融资产(不包括房产和企业价值)家庭的数量为41.7万户,这一数值已超越德国和英国,全球排名第三。尽管目前无论是家庭数量,还是这些富裕家庭掌握的财富总额,中国都还远远落在美国之后,美国的富裕家庭数量是中国的9倍多,但中国富裕家庭掌握的财富在迅速膨胀。预计2009~2013年的五年内,中国财富市场将以年均17.2%的速度增长,百万美元资产家庭数量预计将从2008年的41.7万户增加到78.8万户。
“因为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以及未来可能产生的人民币升值等因素,财富的天平正在向中国加速倾斜。”福布斯集团副董事长克里斯托弗·福布斯2009年11月在上海出席福布斯中国财富榜发布会上说。
通过广泛的访谈,本刊记者了解到,财富高度集中于东部地区,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五省市的富人群体占到总量的六成以上,长三角地区占到三分之一强。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梁国权说,波士顿咨询公司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的富豪集中在广东、上海、浙江、北京、江苏、山东六个省份。其中,北京、广东、上海遥遥领先于其他地区。
房地产与资本市场:造富“梦工厂”
当前,中国富人的致富“路线图”特色鲜明。本刊记者调研发现,房地产业成为中国内地富豪们的最主要的财富来源,其次为资本市场。
《福布斯》全球版副主编范鲁贤在2009福布斯中国财富榜发布会上说,通过对比中美两国的前400名富豪,发现“美国与中国最大的区别,是美国的地产商在富豪榜的前40位基本上已经消失,而中国有154位个人或家族房地产富豪扎堆在这个400富豪榜上”。
在2009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榜单中,前10位超级富豪中有5人从事房地产投资,其中3人的财富完全来自房地产领域;前40位巨富中,有19人从事房地产投资。
“房地产业确实是中国富豪们的主要财富来源,”胡润告诉记者,在胡润百富榜上榜的行业中,房地产超过制造业、金融与投资业,高居第一。他解释说,房地产富豪“扎堆儿”的现象,是“中国和美国不同的土地制度和城市化不同的发展阶段造成的”。
“这一现象耐人寻味。”范鲁贤说,美国与中国富豪榜的另一个巨大的区别,是美国有41位富豪来自文化媒体产业,而中国这一比例很低。
资本市场是中国富人的另一致富领域,特别是创业板创造了大批财富新贵。不过,创业板新贵无一染指房地产,从事IT、医药产业的人数最多;其次是制造业。《2009胡润创业板富豪榜》从众多创业板上市公司股东中筛选出其中的33位,门槛为5亿元,上榜企业家总财富(截至2009年11月1日)达到398.5亿元,平均财富12亿元,其中17位上榜企业家财富超过《2009胡润百富榜》上榜门槛10亿元。
波士顿咨询公司对中国富豪财富来源的评论称:四成多的中国富裕家庭,是房地产、工业制造业领域的企业家。国际金融危机之前,不断上涨的房价、源源不断的外贸订单帮助他们发家致富。
中国富豪财富积累时间超短,暴露出其财富来源的路径问题。胡润说,在国外,挣一个亿的财富,平均需要15年时间。把1个亿变成10亿,国外需要10年时间,而在中国只需要3年,比在国外短得多。中国千万资产以上的富裕人士平均年龄39岁,亿元资产以上富豪的平均年龄为43岁,整体上比国外年轻很多。波士顿咨询公司在其财富报告中说,中国“一些原本名不见经传者,会在一夜之间成为全国皆知的富人。”
快富,一方面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产生财富涌流效应,民营企业家自身打拼的结果;但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其财源的公平性、合法性问题。“经常在富人的圈子里打滚”的北京一家不愿具名的融资公司的副总经理说,据他观察,在北京,巨大财富的拥有者除正常创富外,还有大量的“三种人”:一是靠权力和资本寻租的人;二是灰色收入者;三是从事采矿等资源性或垄断性行业。富人的年龄集中在35~55岁之间。他甚至认为,富人的圈子里依靠勤劳致富的不过30%。
“DUODEFU奢侈品”网站运营人曹忠杰说,为什么土地、煤炭业等垄断资源在国外很少是私人致富的领域,而在中国却快速成就了一代财富者?这一现象确实值得好好反思。
流向过度集中,财富品质有待提升
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高储蓄率已经并将持续迅速创造财富。但越来越多的人担心,中国财富集中度过高,且这一趋势在加速之中。
财富流向过于集中,对社会财富分配模式亮出预警信号。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杨建华教授十多年持续关注、调研财富分配问题。他告诉本刊记者,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所取得的经济发展成果举世瞩目。但同时财富的流向值得关注,越来越多的财富掌控在少数人手中。贫富差距仍在日益拉大。
他说,根据库兹涅茨1995年提出的著名的收入分配差距“倒U”型假设,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差距的长期变动轨迹是“先恶化、后改进”。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在人均GDP在1000至3000美元之间时,收入分配差距会恶化,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收入差距开始缩小。目前中国的情况并非如此。
杨建华2009年主持一次针对浙江省收入分配的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人均GDP已经超过6000美元,但收入差距非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拉大。不论阶层、群体、户籍、性别,还是政治面貌,不同社会群体对社会贫富差距程度的主观感受及判断评价非常接近,认为现在社会贫富差距很大的竟然占受访对象的80%左右。
杨建华告诉本刊记者,从问卷看,贫富差距过大已成所有社会群体的共同认知。这种感受是否准确,以他多年做社会调查的实践看,这与客观现实比较吻合,无论城镇内部、农村内部,还是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确实过大。
“正常的社会是广泛地藏富于民,让越来越多的人拥有多少不等的财富,而不是让巨额社会财富过度集中于少数人。”杨建华说,现在,资本在国民财富初次分配中占比太大了,劳动在分配中的占比过小。从记者采访看,社会财富过度集中的现状引发了不少人对“按劳分配还是按资分配”的质疑。“现在中国的社会结构不是橄榄型,也不是金字塔形了,而是呈现‘倒丁’字型,底层庞大,很少拥有财富,拥有巨富的一‘竖’很小。”杨建华坦言,“这样的社会结构有较高风险,不稳定。”
一位不愿具名的学者指出,现在有不少资源掌控在官员及其家属、代理人手中,变权钱交易为掌控资源,比如土地、道路等稀缺资源。这是反腐败面临的新问题。“官员与巨商的结合来迅速致富,是令人不安的,这是对国家根基的侵蚀,要高度警觉。”
“有追求,无信仰”是本刊记者访谈的不同人士对财富群体较普遍的评价。近年来,中国财富群体从事慈善活动的有所增多,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也在增强,但整体上还是偏弱。“10年来,我们看到中国富豪作为一个群体的诞生和成长;5年来,我们看到慈善逐渐成为少部分企业家的一种生活方式。”胡润说,“2009年的调查报告让我深刻感觉到中国富豪开始注重提升自己的财富和生活品质。”但同时,更多富人还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甚至缺少慈悲之怀和荣辱之心,作奸犯科。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胡润百富榜上曾经的上榜者黄光裕、周正毅、周小弟等数十人因触犯法律而受惩处。
上述北京一家不愿具名的融资公司副总经理说,富人在政治诉求上愿望较强烈,很多人想方设法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目的是为了给自己镀金,或方便继续聚集财富,或增加保护自身财富的筹码。但他们中有真正信仰的人不多,“多数人没有信仰,也就是什么都不信,只信钱。”
胡润表示,他很不解,为什么中国人会带着自豪的口吻去谈论澳门成了全球最兴旺的博彩业场所——因为中国富豪是常客就支撑了一个全球赌场第一,那应该是耻辱。“光靠金钱,永远无法批量制造贵族。”他认为,成熟的财富群体是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和追求人生意义的。□
《瞭望》文章:胡润财富报告的中国富豪“图谱”
《2009胡润财富报告》显示,以拥有1000万元(约合146万美元、110万欧元)资产为统计门槛——包括现金、股票和债券等金融资产以及拥有的房产价值和企业价值在内,中国每1万人中有6人是千万富豪,千万富豪的总数是82.5万个,其中亿万富豪有5.1万个,10亿富豪有2500个左右,100亿的超级富豪约有100人。
据胡润介绍,2009年胡润百富榜上的1000名富豪中,继承财富的人数不到1%,也就是说,这些富豪都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而在国外,相当一部分富人的财富积累需要较长时期。英国富豪榜上,25%的富豪是继承财富的,这一数字在美国富豪榜中也达35%。
在地域分布上,中国富豪高度集中于北京和东部沿海地区。胡润财富报告与多家财富调查专业机构的结论基本一致。胡润告诉本刊记者,据其公司调查,除香港、澳门、台湾之外的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北京富豪最多,分别有14.3万个千万富豪和8800个亿万富豪——每1万人中有88人是千万富豪,每10万人中,有54人是亿万富豪;广东排名第二,千万富豪人数为13.7万,亿万富豪有7800人——每1万人中有14人是千万富豪,每10万人中有8人是亿万富豪;上海排名第三,千万富豪有11.6万个,亿万富豪7000个——每1万人中有62人是千万富豪,每10万人中有38人是亿万富豪。北京、广东、上海、浙江、江苏五地千万富豪人数占全国总数的60.7%,长三角三省市占全国的34.7%。□(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徐寿松周伟陈冀颜秉光)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沙发
jasonzhang6
2010-2-13 08:26:57
dui tou.....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藤椅
jasonzhang6
2010-2-13 08:27:40
Zhi Chi.............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板凳
nepter
2010-2-13 09:07:42
这必将成为没有创造力的民族,回顾历史会发现这是没落的先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报纸
jmwmc
2010-2-13 12:07:36
财富集聚是正常现象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地板
baimeiqiu
2010-2-13 14:00:47
在这样下去就连三成都不到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7楼
nepter
2010-2-13 14:59:16
jmwmc 发表于 2010-2-13 12:07
财富集聚是正常现象
关键是财富是符合集聚的,像房地产这种技术含量比玩具厂还低的产业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凭什么能累积财富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8楼
pingjingjian
2010-2-13 17:04:53
中国大多数富人的财富都是非法投机得来的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9楼
1gzh
2010-2-14 01:05:55
有道理,值得警惕。谢谢楼主分享。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0楼
笨家伙
2010-2-14 02:10:54
学习.谢谢楼主.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1楼
julia19860207
2010-2-14 02:44:34
这是必然的啊 社会越发达 两极分化越严重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2楼
Chenbaxian
2010-2-14 07:30:13
祝新年快,你的一流,去美,其余锝回来。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3楼
山外有山
2010-2-14 07:40:16
不知道这样的数据是怎样得来的。我相信完全凭劳动致富的基本为零。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4楼
lingfei510
2010-2-14 09:00:13
这完全是中国的制度缺陷的问题。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5楼
tangworld
2010-2-14 09:31:28
好,顶一下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6楼
lbcen86
2010-2-14 10:12:44
嗯!!!!!!!!!!!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7楼
凄惶月
2010-2-14 10:17:39
能够安心做实业的老板是越来越少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8楼
pc6080
2010-2-14 11:37:27
好好学习一下,谢谢楼主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19楼
huangjie5281
2010-2-14 11:37:41
要在制度安排上适时、适度地抑制这种令人不安的分化趋势。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楼
liuhanzhong
2010-2-14 12:02:10
这违反了经济学规律。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1楼
573533988
2010-2-14 12:14:56
谢谢楼主 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2楼
aktony
2010-2-14 20:03:18
reform? do the rich agree?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3楼
北斗东升
2010-2-14 20:49:13
社会分配制度出了问题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4楼
月月鸟cpno1
2010-2-14 23:09:09
这倒是越来越呈现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严峻~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5楼
lastleaves
2010-2-14 23:21:07
真是杯具啊~~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6楼
licow
2010-2-15 21:05:42
看了,这就是中国!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7楼
axn239
2010-2-16 15:15:13
有钱是每个人的梦想,可没想出来就是骗人的东西。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8楼
pjlxjy
2010-2-17 16:06:32
小老百姓想这么多无用,大过年的吃好玩好算了。。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9楼
罗浮山混球
2017-10-7 15:12:28
有钱人定的小目标是:赚他2个亿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中国财富高度集中 150万家庭占有全国70%财富
[原创]2008年中国财富报告(英文版)
通胀爆发 中国财富正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抢劫
郑永年:国有企业扩张太快 中国财富正加快流出
美国在掠夺中国财富(转载)
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审计意见
【一张图系列-第九季】-一张图看出中国财富正在加速外流
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2012)
求:被洗劫的中国财富
张继明:《指尖上的营销 网络时代的营销暗战》,中国财富出版社,2013,pdf
栏目导航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金融实务版
经管文库(原现金交易版)
互联网金融与Fintech版
论文版
Excel
热门文章
你的SSCI发表焦虑,AI真的能懂吗?——一篇 ...
CDA 数据分析师:统计制图实战指南 —— 让 ...
CDA数据分析脱产就业班于2025年08月02日开班 ...
这简单的几句话,完成了对传统和现代经济学 ...
2025年度国产AI芯片产业白皮书
数生万物,转型之本:数据资产运营白皮书-毕 ...
Machine-Learning-Tom-M.-Mitchell中文版.p ...
2025年中国城市可信数据空间行业研究报告
十四五能源发展成就报告
2025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
推荐文章
AI狂潮席卷学术圈,不会编程也能打造专属智 ...
10月重磅来袭|《打造Coze/Dify专属学术智能 ...
最快1年拿证,学费不足5W!热门美国人工智能 ...
关于如何利用文献的若干建议
关于学术研究和论文发表的一些建议
关于科研中如何学习基础知识的一些建议 (一 ...
一个自编的经济学建模小案例 --写给授课本科 ...
AI智能体赋能教学改革: 全国AI教育教学应用 ...
2025中国AIoT产业全景图谱报告-406页
关于文献求助的一些建议
说点什么
分享
微信
QQ空间
QQ
微博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