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区域经济学
1959 2
2010-02-16

中部造极:长株潭CITY

从空间角度看,湖南经济发展呈现两个显著特征:第一,省内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小;第二,缺少一个有明显带动力的增长中心。这两个特征在经济发展初期是相互关联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小表现为缺少增长中心,增长中心的缺少将导致全省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在长沙难以发展成为增长中心的情况下(2009GDP3000多亿的规模),长株潭三市由于地理上的距离优势,产业上的互补优势,不可替代的需要发展成为湖南乃至中部地区的增长极。首先来看三市特色。
长沙:人力资本存量高,劳动力素质高,其中在校大学生40万人,每万人拥有大学生1000人,为中部之最;文化、娱乐产业发达,消费型城市,社零消费总额中部第二;创新型城市,专利申请量中部第一;新型工业城市(如工程机械、汽车制造业的跳跃式发展)
株洲:中南地区交通枢纽,浙赣湘黔线与京广线相交于此,武广高铁,京珠高速贯穿;老工业基地正焕发青春,如轨道车辆制造业已成功“走出去”;环境污染治理取得重大进展,新晋为国家卫生城市。
湘潭:红色旅游城市,新型工业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从距离上看,三市两两相距不过50公里,半小时以内的车程。武广高铁贯通长沙株洲,高速公路与湘江串通长株潭,人字形的长株潭城际铁路已经开建。这些必将拉近三市时空距离。
所以,基于以上因素,“两型社会”的改革试验将把长株潭CITY打造为一个整体,成为湖南乃至中部新的增长极。
增长极会对一个地区的发展产生两种效应,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是指导致发展刺激在某一特定空间聚集,从而对周围区域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扩散效应是指导致发展刺激在空间扩散的机制。
仅就长株潭三市来说,长沙并不会处于主导地位,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等要素将会在三市自由流动,极化效应与扩散效应势均力敌,长株潭三市将直接进入空间一体化的发展阶段。
但从“3+5”(长株潭3+益阳、娄底、岳阳、常德、衡阳5市)或长株潭与全省的关系看,在长株潭真正成长为中部有影响力的增长极之前,长株潭的极化效应远大于扩散效应,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势必造成湖南省内区域差距的扩大。不过,令人欣慰的是,这里有一个补偿机制,就是把湖南放在与珠三角、武汉城市圈及成渝经济区的角度看,湖南各个地区的发展将得到有效补偿。如岳阳作为湖南第二大城市,是湖南唯一沿江开放城市,与武汉城市圈的经济联系将越来越紧密;怀化已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为成渝地区南下珠三角的要道;常德地处湖南西北部,虽偏安一隅,但近几年经济效益指数位居湖南第一,经济总规模位居湖南第三,且与成渝地区的经济联系随着黔张常铁路的修建将得到加强;郴州很早就提出打造粤港澳后花园,且现已成为国家指定的产业转移基地之一。
另外,“两型社会”试验的本质要求,将不允许长株潭走只讲规模不讲效益、只求速度不求质量、只重GDP不重环境的发展道路。因此,湖南内部各区域的发展不会呈现倒U型的模式,即不会在发展初期阶段开始扩大区域差距,相反区域差距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会稳定在这一水平,在发展成熟时期,走向空间一体化。
可见,长株潭作为湖南的增长中心,并不必然造成湖南经济的不均衡发展,而是作为一个能带领湖南经济实现“弯道超车”的 中心,一个能真正带领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心,一个在中部地区逐渐崛起的中心/


chen chow


2/16/2010 8:55 P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2-16 21:05:11
piaoguo          e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2-21 15:30:17
写的不错 中部要崛起还是需要发挥区域间的协同效应 在资源、交通、政策、配套措施等方面互补互助 打通关节 形成地区发展优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