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经济增长率是以GDP而言的,GDP指标本身是有缺陷的。
这是正常的,也是必须的。国外许多国家想达到这个增长率都想疯了。你想,通货膨胀
低,GDP增长速度快,外资进入强劲,这对于中国缺乏生产资料、缺乏充分就业机会的改善会
是多么重要。一旦中国放缓,那么不利的事情会更多。
所以我说,GDP增长快,是好事。不是坏事,尤其对于中国。中国的问题最终要通过发展
来解决,而决不是什么放缓GDP增长。因为放缓GDP增长和解决矛盾是两回事。
我觉得这个数字是否真实?还值得怀疑
我认为问题不在于“过热”或“水分”,而是:越高越说明某些问题严重。我国在解决这些问题时,只知道缓解症状,不知道治本,结果是问题越来越严重。不是政府不愿意治本,而是它根本不知道本是什么,目前的经济学根本不知道这个“本”是什么,更别说治了。
有许多人提出一些诸如中国GDP增长率必须维持在多少水平以上才能保证中国失业率在多少以下的观点。假如这种所设想的传导机制正确的话,可能这种认为也是对的。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途径与我们传统的西方经济学教材里的背景是不一样的,即很多都是以政府主导型拉动的经济增长,因此在这种基础上的GDP增长并不能说明与失业率有多大的联系。举例说,固定资产投入在政府的干预下有了长足的进步,因而导致了GDP的增长,可是固定资产投入带动的是建筑相关行业的发展,因此拉动的也是“民工荒”之类的就业需求,与当前高校扩招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没有根本联系,因此导致了凯恩斯主义者认为的结构性失业的现象。所以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不是一句冠冕堂皇的话,是涉及到每一个公民切身利益的事情,我们也不能对GDP增长报于太高的期望…… 这是我的一种愚见,不知对否。
我有一种不太成熟的观点,我觉得中国经济GDP水平连年一个台阶,其中有的一种可能是中国在市场化的过程中社会经济出现的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最后一次的彻底改变所造成的,大家都知道,如果是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除开非法交易)是没有GDP这一说法的,GDP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统计产物,我国当前急速的市场化进程,使得自然经济转向市场经济,GDP的扩大也是必然
GDP并非衡量一国经济发展和福利水平提高的理想指标。一是没有考虑经济增长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因此人们提出绿色GDP的修正指标;二是没有反映出投入资源的使用效率,也就是说靠不断加大资源投入也能获得较快的的粗放式GDP增长;三是GDP指标并不能代表一国百姓的真正福利水平,尤其是当GDP高速增长的同时伴随着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公和贫富差距的急剧拉大时,普通百姓的实际生活水准并未随GDP同比增长。
近年来持续的高速增长势头一方面为国内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和相关配套改革措施的落实提供了充裕的时间和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也容易掩盖众多深层次问题。当局如不能清醒认识到目前增长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并切实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不容乐观。
邓小平先生说过,照这样发展下去,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就有可能达到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从而充分证明了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的优越性,
证明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先进性。
我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是在社会主义框架下来解决问题的。这是最为
根本的问题。
GDP的高增长顾然是一件好事,但我觉得我们必须首先我国的经济高增长是由什么来带动的,牺牲资源环境,靠低价的劳动力来拉动生产,还有我们的经济创新本来就很少.回顾一下日本,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也是一个经济高增长的时期,而他们更多是靠技术创新,拥有领先于世界的先进生产力,才能达到今天的发展程度.
9.9%背后是什么,或者更应该值得我们去思考,高增长的代价,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真的就是一个真正意义的发达国家吗?
现在是时候思考一下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时候了.
虽然GDP的增长率是很高,但经济增长背后隐藏的问题的确很严重,收入分配,就业机会严重不足,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这些会严重影响GDP的持续增长。
虽然政府在拉动宏观经济增长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才是中国保持了良好的经济增长趋势,但社会问题越来越严重,比如毕业生就业,真正有真才实学的高校毕业生没有好的就业机会,总之整个经济生活中行政管理体制太严重。
就目前形式而言,国家应该倡导科学管理,将其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行业,关心弱势群体,广听民意,增加透明机制。在政府、教育、事业部门建立良好的对话机制,体现民主意识,建立科学的工作评价体系,而不是人事和组织部门的考核。
有点高吧
髙GDP增长怎么说也不是坏事
问题是这个髙GDP之后所掩盖的问题
结构失调,贫富差距扩大,普通百姓获得不了受益
还有就是靠投资和低价劳动力所带来的GDP的增长到底还能维持多久
科技才是根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