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休闲区 十二区 休闲灌水
1104 5
2019-06-19

最后一期的《晓松奇谈》里,高晓松说,过往的文人墨客里,他最想成为的是梁实秋。

盘点一下梁实秋的朋友圈,才理解了高晓松这句话的意义。

除了散文出版量至今无人超越外,梁实秋竟还创下了另一个奇迹:居然把他那个时代,半数以上的大伽都收归知己圈,打造了一个圈友神话。

他似乎仅用一句“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的风雨,我要去接你”,就俘获了那个时代很多人的心。

徐志摩、老舍、冰心、沈从文、余光中、梁思成、闻一多……每一位,都与之交往深厚,不离不弃。

我们这个时代圈友无数,知己鲜有,能有一人,心心相印,便觉足矣。梁实秋相交数人,究竟缘何?

知乎上曾经有这样一个话题。

高贵的友谊是什么样的?

有人这样总结:“趣”分享,“吃”常在,“怼”至情。

梁实秋便是完美阐释这一境界的人。



01

“趣”分享

真正供养友情的是有趣


看梁实秋的书会发现,幽默风一直是他朋友圈中的常态。

在《谈友谊》里他说:

“共享快乐,比共受患难,应该是更正常的友谊中的趣味。

梁实秋和朋友的趣事很多。

比如,有一天,徐志摩莫名其妙的给他打电话说:“你干的好事,现在惹出祸事来了。”

梁实秋极其困惑,实在不知道什么地方得罪了这位情场才子,于是硬着头皮追问。

徐志摩这才说,自己的妹妹喜欢上了梁实秋,委托他问问意见。

梁实秋哈哈大笑。徐志摩常造访他家,喜欢和他下棋对弈,怎么会不知道他有老婆。

于是梁实秋也便煞有介事、郑重的说:“请你转告对方,在下现有一妻三子了。

友情加一点风趣调味,等同介入谅解。

朋友的妹妹暗恋自己,本来是件尴尬的事,却这样幽默的化解了。幽默体谅的交往才能走得更远。

西方谚语说:“没有幽默感的人是一尊雕塑。

梁实秋和闻一多是清华同学,曾一同前往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学习。

去美国前,梁实秋因为在热恋中,就千方百计找借口,想要拖延去美国的时间。他给闻一多写信说:“像我们这样的人,到美国那样的汽车王国去,会不会被汽车撞死?

闻一多比梁实秋早一年去美国,看了来信,就猜到了他的意图。

于是回信说:“我尚未被汽车撞死!

生活本平淡,加了幽默风,人的交往秒变鲜活。

趣味从这里看,成就了一种生活态度,成为了思想交流,精神共鸣,灵魂相契的载体。

它显现着人性的至高境界,也将生活芯子里的真味,传达给了对方。

让友人愉悦,让人生愉悦,也让生命愉悦。


02“吃”常在好的友情,永远离不开吃


梁实秋喜欢吃,在他的朋友中,人尽皆知。

据说他曾经创下过一顿饭,吃十二个馒头、三大碗炸酱面的记录。

有人问梁实秋:“您为什么对饮食特有研究?”

他实事求是的说:“只因我连续吃了八十多年,没间断。

1938年的时候,梁实秋更是在重庆建了一所瓦房,取名“雅舍”。广邀朋友一起吃饭,赏月谈天。文化界的大伽梁思成、沈从文等人,都曾在这里相聚。

梁实秋由此写了一本书《雅舍谈吃》,誉满天下。

文人谈吃,不止于食物,更在意趣。

梁实秋在《雅舍谈吃》里写:

“人的心理状态常常不知不觉映射在饮食观念上,对食物抱有热情的人,也不容易受到时间或者年龄的影响。

在中国人的美食观里,和谁一起吃,很重要。

能在一起吃的友谊,一定天长地久。

马伯庸说:“年轻时交朋友,只是因为一杯青岛纯生就可以上桌,而成年以后,我们的桌子却抬高了很多。”

梁实秋认为请朋友吃饭一定要郑重,“经手人员造帐报销那种宴会,只能算是一种病狂或是罪孽,不提也罢。”

他认为和朋友吃饭一定要融合,最好是和老婆计划半个月。

这样的想法真是太真诚了。

梁实秋很正式的写了一文章《请客》,阐述观点。除了谋划、菜品,连请客的氛围都设想的相当周到。

如此深情,哪一个朋友不愿意和他持续友谊?

能在一起吃,是让人开心的。如此郑重的吃在一起,就让人久久难忘了。

吃成了情感的润滑剂。

正如一首歌里唱的那样:“一起吃过城隍庙的肉火烧,一起走过白浪河边的亚星桥,一起看过风筝广场的舞蹈,一起说,咱俩奇好!”

03“怼”至情不打不相识,朋友至终身


中国有句古话:“不打不成相识。”

梁实秋交友最奇葩的方式是“互怼”成朋友。

作为文艺批评家,他曾和鲁迅就进行过一场“骂战”,也曾批评过冰心“不适宜写诗。”

职业评论家,总是眼光犀利。

然而友情经过“怼”,见证了真诚,也就增进了解,意外的结缘契合。

所以梁实秋与鲁迅的长孙周令飞晚宴一见面,便热情亲切。

虽然年龄相差巨大,但梁实秋不停为周令飞夹菜。周令飞更是和这位祖辈畅谈北京的旧河、小吃、冰糖葫芦……毫无年龄代沟。

文学史上两大笔杆,抛开“宿敌”,私下里,家人的友情竟是这样亲切动人。

而就在批评了冰心的诗不久,梁实秋也和这位女作家在一艘轮船上相遇。

他们初次见面的对话是这样的。

梁实秋说:“您到美国修习什么?”

冰心说:“文学。您修习什么?”

梁实秋答道:“文学批评。”

文学与文学批评,对立,矛盾,共生,阴差阳错的缔结了二人一生的相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6-19 19:49:47
他们一起讨论,一起研究,甚至一起演话剧。

交往让梁实秋改变了对冰心的看法,批评之外,极其推崇冰心的人格魅力。

他说:“冰心不是一个恃才傲物的人,感觉之敏锐,性情之细腻,均非一般人所可企及。”

而冰心也认为:“我的朋友之中,男人中只有梁实秋像一朵花。”

职业角度的分歧,客观存在,但并不妨碍灵魂认可。

更感人的是两个人都很长寿。晚年,梁实秋误听冰心去世,含泪为其撰写了深情悼念的文章。冰心知道后大为感动。

友情到了这种境界,真的是堪称“至情。”

真诚到成为了没有血缘的亲人。

培根曾说:“友谊的主要作用是当各种各样的感情充满你的心,并且引起膨胀时,它可以使这种压力得到缓解和排解。”

互怼,就是敞开心扉的对话,不虚伪逢迎。

真诚见证缺点,也放大优点,让友情至真,也让友情至纯。





《论语》说:“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体谅朋友,趣味幽默,是友情品质。

一起吃饭,一起生活,是彼此增进。

而真诚的交流想法,保持各自独立,让灵魂交融的同时,有自己的空间,更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有趣,有生活,有尊重,谁能不说这是友情的最高境界?

好的友情成了人生的调味品,也成了人生的止痛药;是山穷水尽的退路,也是积极进取的驱动力。

有人说,人生真正丢脸的不是无钱无房无车,而是当你有困难,停下来,想回头的时候,一个好友也没有。

最美好完整的一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吾有好知己,足以慰风尘。

唯愿你我都能得遇,相扶相携走过今生。



作者简介:桃花月球,原创作者,自由职业者,出版过《三毛:选择一种姿态活成无可取代》,今年《武则天传》即将出版。红评文章收录红楼梦学刊出版的《微语红楼》曾在美读,知音,凤凰网,婚姻与家庭等多平台发表文章多篇。

来源于网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19 20:52:03
不过诚、宽、趣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19 20:55:02
知易行难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19 22:05:44
谢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22 08:30:39
点赞!谢谢楼主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