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7727 49
2019-06-23
改革已经有四十年了。
现在人人都是肯定了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以及放弃人民公社体制的改革的。乃至小岗村农民的大胆做法还被当作英雄壮举来宣传。
但是,客观事实又是怎样呢?
许多人都说人民公社时期老百姓吃不饱饭,农民贫穷。但是,你知道在那时候的农村经济的实际情况吗?
在人民公社时期,在生产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是“以粮为纲”,生产队以种粮食为主,而且粮食是按国家定价定购的。在这种情况下,那时一家有五六口人,夫妻两个劳动力负担三、四、五个孩子和一两个老人的情况很普遍。
现在呢?农业税也取消了,国家对种地的农民还有补贴。如果你还是农民,还是种那么多地,夫妻两个劳动力能负担得起一家五六口人的生活吗?现在吃饱饭是没有问题,但你种田那么点收入,能让孩子上得起学,看得起病,造得起房吗?
农村改革成功了吗?
好象是成功了,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确是在一定时期内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粮食有所增产;
农村改革成功了吗?
好象没有成功。否则怎么会出现“三农”问题呢?否则象我国这样人多田少的国家会出现许多耕地抛荒的现象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6-23 21:25: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23 23:28:48
gao7100 发表于 2019-6-23 21:25
公社时期,小岗村每年都有三分之一逃荒要饭做叫花子。别在这里扯谎。那时的农村能让孩子上得起学?你以为毛 ...
公社时期,小岗村每年都有三分之一逃荒要饭做叫花子。别在这里扯谎。
转帖:
小岗村40年:在改革中走向“不惑”
实行“大包干”后的第一年,小岗村全队粮食总产量13.3万斤,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粮食产量总和;

转帖完毕。

1955年到1970年粮食产量总和=15年粮食产量总和=13.3万斤,平均每年产粮0.886666666万斤,
实行“大包干”后的第一年小岗村全队粮食总产量13.3万斤,是上述1年产量的15倍,1500%
一下子增产1500倍啊,增产了13.3万倍。

可能大包干之前,小岗村都是几岁的小孩,种不了地,产量很低。到了现在才长大,不惑了。
或者大包干之前,小岗村没有地,才仅仅0.886666666万斤/每亩年产300斤=29亩地,全村18口人,29亩地。
难怪都逃荒要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23 23:41:36
gao7100 发表于 2019-6-23 21:25
公社时期,小岗村每年都有三分之一逃荒要饭做叫花子。别在这里扯谎。那时的农村能让孩子上得起学?你以为毛 ...
转帖,

天空之眼瞰小岗村

u=2098471024,3722364566&fm=173&app=25&f=JPEG.jpg


40年前,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如今,迈入新时代的小岗,正向着新航程扬帆奋进。


图为北大荒集团在小岗村建立的现代化水稻生产基地(9月27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记者 张端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23 23:46:35
北大荒集团


北大荒集团 [1] 的前身是黑龙江农垦系统,昔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创立于1947年。这里汇聚了五湖四海的人们,经过三代人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在昔日人迹罕少的亘古荒原上,建起了中国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农场群,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全国农业类最大的上市公司 年产粮食总量约占全国百分之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6-23 23:50:27
北大荒创立于1947年,如果早就实行单干包干,不说一年等于一十五年的产量吧,至少也能等于五年半的产量吧?增产速度至少达到平均每年150%,也不至于到了今天,才约占全国5%。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