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多成功人士,优势与缺陷都很明显
贝克汉姆,世界上最知名的球星之一。
20年的职业生涯,两度获得世界足球先生银球奖。2004年,被评为“史上100位最伟大的球员”之一。
但在2013年退役之前,小贝的球技一直饱受诟病,甚至在他出名之后还是如此。
左脚、头球、截球,都被认为是他的缺陷。相对大部分进攻型球员,他的速度也要慢很多。
很多人据此认为,他就是靠脸蛋和媒体炒作蹿红。
值得庆幸的是,贝克汉姆并没有太在乎这些外界的评价,去做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球员,而是致力于将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虽然左脚、头球、截球、速度上的缺陷明显,但小贝的右脚和定位以及射门,却是出了名的神奇,被誉为“黄金右脚”。
他是足球史上最伟大的任意球大师之一,许多球迷都喜欢模仿他弯腰发球的动作。
每次结束训练之后,他都要在球场上多练习几个小时的任意球。
其实,球场上、生活中,没有谁会是全能而完美的。谁也没办法让所有人都满意。
关键是,你是否有那么一项一招制敌的本领。
假如你清楚自身优势所在,将它张扬发挥到极致就够了。
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修正别人眼中的缺陷,也许会让别人满意,但你也可能成为一个“样样行,但样样不精”的平庸之辈。
人的精力就那么多,将精力都用于改正别人眼中的缺陷,你就不可能保证充分的精力去练习自己的长处。
设想,假如贝克汉姆当初花费了大量时间去提升速度、练习左脚传球、截球、头球,他就能成为全能球员吗?结果恐怕只有一个:今天没有几个人会知道他的名字。
前不久,看完了著名的积极心理学家泰勒·本-沙哈尔和企业家安格斯·里奇韦的著作《高效的方法》,发现人生最大的误区,就是以为成事一定要完美无缺。
殊不知,大部分我们所知的成功人士,都是优势与缺陷兼具,且两者都相对明显的人。
正如管理学家德鲁克所言:
一个人不可能在缺点上表现得很出色,因此不如索性就让它们该怎样就怎样。充分利用优势,才能创造卓越。
02
专注优势,得到正向循环
《高效的方法》的作者之一,泰勒·本-沙哈尔,如今是世界最知名的心理学家之一,当然也是一名畅销书作家。
但很多人也许不知道的是,这哥们一直到本科,都被认为不应该从事写作。
写作课程的老师认为,他的文章“全是小孩子腔调,主题不清,逻辑混乱”。
每次写作课,就是他的恶梦,在这里,他只能得到羞辱和打击。
他努力改正写作上的缺点,希望在主题、腔调和逻辑上能达到老师的要求。
但他发现,不管他如何努力,收效总是不尽理想,直到写作课程结束,他也没能让老师满意。
在一次次的打击中,他逐渐失去了信心,差点就放弃了写作。
直到写作课程换了一位新教员,名叫玛克辛。
这老师有意思,当泰勒拿着一篇曾被上一位老师批的体无完肤的文章给他看时,他没有责备,只有鼓励:
你知识丰富,阅读量大,总能讲出那么多不同领域的观点,但可惜你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泰勒仿佛一下子如阳光找到雨露,原来在写作上,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只是之前反复纠缠在缺点上,优势从来不被关注。
此后,泰勒专注于在“知识丰富、阅读量大”上做文章。
虽然,文章原来的缺点还在,但玛克辛却刻意圈出他独具个人特色的部分,然后点评道:
我看到了你丰富的知识、美好的回忆和惊人的想象力。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泰勒逐渐恢复了信心,而且逻辑乱、主题不清的缺点,也跟着自信的回归,慢慢得到了纠正。
写作,从一开始的恶梦,变成了泰勒最喜欢的事情。
直到今天,他已经写了8本畅销书。
在改正缺陷和发挥优势两件事上,“优先解决谁”是一个需要智慧的选择题。
道理很简单:改正缺陷是一个迎合和纠正的过程,也是一个自信心备受煎熬的过程,而发挥优势是一个如沐春风、自信心倍增的过程。
当你优先发挥优势、暂时忽略缺陷时,能大涨自信,然后再将自信慢慢平移到改正缺陷上。
可如果你优先盯着缺陷,自信从一开始就备受打击,就算有一些优势,也可能被低自信隐没。
这在心理学上叫“过度泛化”,即人们往往会过分夸大失败或缺陷的负面影响,以至于超出真实情况。
与此相反,是一个叫“精熟体验”的东西,这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发明的概念。
它说的是,当一个人高效地完成某个任务,或在一件事上表现更好,最终会让人体验到成功的感觉,这种成功的感觉,反过来又会刺激他表现得更好,实现良性循环。
与此相反,低自信和失败体验,也会形成恶性循环。
管理学家曾格和福克曼,曾经调查过近2万5千个领导者,他们发现:
这些领导者在缺陷上无论倾注多少心血,最终也只能将整体能力提高到中点的位置,而不可能将缺陷变优势。
可如果领导者致力于三五项突出的优势,他们就会成为组织中的顶级领导层。
其实,“专注优势理论”不仅在领导能力的培养上,在孩子教育、员工管理和社会工作中,都有广泛的运用。
它是一个人、一个组织,获得高效能的最关键的部分。
03
如何找到自己的优势?
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一辈子被人诟病的毛病实在太多了,包括脾气暴躁、冷血、不懂预算管理、任性、自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