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和阅读约5小时,累计阅读约2365小时。
学习和投资心得:
指数基金的投资民主化:
指数基金是透明的规则执行,主动基金则是基金经理智慧的凝结。指数基金是具体的工具,而主动基金可能更多的是解决方案的提供。但是“一篮子”方案的提供有灵动的益处,同时也会有很多的问题,比如投资风格漂移,基金经理管理等问题而透明化规则很好的降低了这一点的风险。投资者对于自己的投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更具有掌控力。主动型基金每季度只公布前十大重仓股的信息,且高度依赖基金经理自身的能力。一旦基金经理离职,基金风格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甚至有些基金经理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身风格也会发生变化,较难琢磨。而指数基金,因为必须严格按照规则投资,且规则易被投资者获得,投资者通过观察指数就可完全了解到基金经理的操作,就算基金经理离职,基金的表现绝大部分跟指数有关。随着投资者财富和受教育程度的不断增加,投资者更加愿意更深入了解自己的投资组合情况,更加愿意学习如何去投资,而工具化属性的指数基金则提供了很好的投资者自主投资的工具,可以说,指数化投资代表了“投资民主化”的趋势。在这么多的基金经理中,如何选择好的基金经理?相信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选择过去历史业绩好的基金经理,或者排名靠前的基金经理,但是数据证明,投资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冠军魔咒”并非空穴来风。冠军魔咒指的是上一年排名靠前的基金,下一年可能收益很平凡,有的甚至倒数。当然这个冠军不是单指第一名,而是排名靠前的几只基金。投资永远是未来的事情,依靠过去做线性外推证明是不可靠的。那么怎么选择基金经理呢?们可以看看职业的机构投资者是怎么选择的。小编之前走访过一些大的机构投资者,了解他们如何选择主动基金经理。机构在基金经理的选择上会有非常复杂的模型,风格是什么样的,擅长什么样的环境,过去的超额收益到底来自于哪里,并且还要进行当面的访谈,看基金经理的性格怎么样,是否有完整的逻辑,是否会发生风格漂移的问题。这还只是开始,判断完之后,机构投资者还是得判断当前的市场环境是怎么样的,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哪位基金经理的风格更合适,并且内心祈祷这位基金经理近期不要发生什么变化。所以总结来看,要选好一个基金经理,需要的选择维度真不简单,需要你先对基金经理做业绩归因,再判断市场,然后选择相应合适的基金经理,并且祈祷基金经理保持初心和能力。相比而言,指数基金则是一种降维选择。只需要进行市场判断,选择一致的指数即可,而且如果你认为自己的市场选择能力一般,还可以选择定投等简单有效的方式,即可参与权益市场的红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