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3月8日 - 中国人民银行称,2019年要研究出台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明确金融科技发展目标、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并持续强化监管科技应用,提升风险态势感知和技防能力,增强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央行新闻稿援引金融科技(FinTech)委员会召开2019年第一次会议指出,中国要逐步建立金融科技监管规则体系;并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优化信贷流程和客户评价模型,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纾解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新闻稿指出,2018年,央行加强金融科技研究规划和统筹协调,强化金融科技创新规范引导,稳妥推进
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合理应用,推动金融科技成为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力量
5月27日,国际绿色金融科技创新论坛(2019)在贵阳举行。论坛上,来自海内外的绿色金融领域“大咖”分享了国际绿色金融发展的先进经验,探讨我国绿色金融在大数据时代中应用金融科技创新的可行性路径。   
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理事长、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原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行长兼首席执行官马蔚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代理驻华代表戴文德,牛津大学网络学院、互联网治理与监管专业教授维克多·迈尔·舍恩伯格,区块链气候智库总干事、英国区块链公会能源、气候变化及绿色金融委员会主席麦誉衡等作了关于“影响力投资和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增长”“让创新与金融助力绿色与可持续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经济重塑”“大数据与区块链——数字时代下高效绿色金融工具的核心要素”的主题演讲。   
贵州作为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具有“大数据、大生态、大旅游、大健康”的优势资源。近年来,贵州在绿色信贷、债券等绿色融资的贴息、设立绿色产业基金、开发各类环境资产产权市场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围绕绿色制造、绿色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消费等五大领域,探索构建绿色金融“1+5”的产业发展体系,建立绿色金融项目库,设立绿色金融补偿基金,绿色金融港的建设、体系建设和政策出台等方面做了坚实的工作。   
与会专家对贵州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方面的实际行动表示肯定并指出,发展绿色金融既是促进中国绿色发展的一种社会责任担当,也是金融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实践,希望各方重视绿色金融发展,让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推生态文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