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阅读《政策悖论:政治决策中的艺术》共2小时,累计104小时。
第一种挑战接受关于自愿交换带来效率的一般论证,但是认识到,不受限制的市场并不如应该的那样总是良好地运行。要点是指出,市场模型的某些条件在具体的情况下不一定存在,因此有可能对这些条件加以纠正。
要是市场产生效率,对于任何资源都必须要有大量的买方和大量的卖方,以便没有个人或企业能够影响市场的价格。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看,垄断常被称为自然垄断或技术垄断,两种说法都意味着垄断是不可避免的。由于某种原因使得货物或服务的多生产者的情况无法实现。最好的政策就是接受这样的垄断为生活的一个事实,并通过政府的管制来控制其有害的影响。
功能良好的市场的第二个条件就是必须具备关于各类可利用选择的充分信息,以便确保对每一个人而言良好的环境。要提供充分的信息(从卖方来说)或取得充分信息(对于买方来说)总是需要付出成本。人们并不总是愿意承担这些负担。最好的政策就是保护自愿交易,同时改进信息的提供。根据问题的性质,可以通过强制性公开信息的要求,以及提供产品质量信息的要求,来改进信息提供的状况。
第三个条件就是,交易各方的决策和行动必须不影响不属于交易各方的人们的利益。在福利经济学中,外部性通常被看作负面的效果,或者被看作出于私人利益的行为给社会带来成本的典型问题。就市场理论来说,外部性是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来予以纠正的。关键是要让参与交易的人考虑到社会成本以及对其他人带来的不良影响。
第四个条件是,交易中的资源必定是由个体使用的,并得到充分利用(福利经济学所谓的排他性和竞争性)。自愿交易不能提供充分的集体货物,原因就是在这里无法让私人自愿地为这些集体货物付费。集体货物是市场理论的支持者们承认的一种在资源交换的系统中无法予以纠正的失灵。对于这些情况,就有必要采取一些集体的行动来纠正。
人们会从事许多出于自己内心需要的活动。人们常常会因从事或者经历某件事情而感到满足,而非因他们从交换中取得价值而感到满意。人们所从事和关心的许多活动都不属于交换领域,被看作仅仅是交换网络的社会没有能把握人类幸福和福利的也许是最为重要的内容。
一种完全被组织成为市场交换的社会系统可能无法提供本来按照效率标准和市场范式所许可提供的全部社会福利。
另外一种挑战的观点是,完全竞争市场的基本条件在实际社会中从未存在过,因此,自愿交易系统从来也没有按照其理论上假设的那样运作过。
由于城邦的特征是由影响造成的,群体、忠诚以及主观的喜好绝不是独立地形成的。因而,这些东西是在他人的压力、家庭的压力、历史传统的压力、公众舆论的压力,以及政治联盟的压力下形成的。所有这些压力都是市场以外的压力,它们损毁了市场中任何个体选择的独立性和自愿性。
关于来自市场内部对喜好进行操纵的问题对于自愿交换导致效率的论证提出了另一个严肃的挑战。
所有的服务实际上都是服务和关于消费者需要什么的建议的结合。这意味着,当一个经济体从农业和制造业演化出来,转向服务部门时,在市场交换中自愿的程度就会降低。因为,消费者现在要更多地依赖销售者,而不是靠市场理论知识。
对于纯粹资源交易的可能性怀疑的另外一个理由是,广泛存在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分配。
忠诚的问题又引发了自愿论假设的另外一个悖论。在城邦中,大多交换都不是一次性的事件,而是一种长期关系。长期关系可以在两个方面对交换增加强制因素。一个因素是,长期关系造成了继续交易的期望。长期关系也可能是自愿的,因为这种关系通常是在具有不同力量的两方之间的关系。长期关系为那些力量较强的一方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来对较弱的一方占据优势。
来自城邦模式的另外一组挑战,就是不可能具备会导致效率的自愿交换所需的那种信息。
市场模型要求精确而完备的信息。但是,在城邦模式中,信息总是不完备、解释性和被有意控制的。人们不可能具备为满足他们的目标可加利用选择的充分信息。即便获得信息是免费的,也还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来对自由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此外,我们几乎不可能知道每一种可能交换的所有长期后果和副效果。
与不可能获得经济学家所称的完全信息相比更为重要的是在城邦模式中的信息具有的战略特征。其实,在真实的市场中也是一样。保密对于竞争战略来说占据核心地位。
参与交换的各方只能根据有关过去和未来的不完全信息、关于进行交换的服务和产品的不完全信息来作出决策。
市场理论的支持者倾向于相信,有意识隐藏的问题是可以通过管制来加以解决的。对于城邦模式来说,隐藏就是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基本战略,没有什么管制可以防止人们的战略性行为。
如果说信息不完全和信息隐藏破坏了关于交换较为客观方面的充分信息的可能性的话,那么,信息的解释性的方面更是破坏了交换主观方面的可能性。
第三组挑战集中在市场理论关于社会福利和个体福利的等式上。人不是其福利不受他人影响的简单的独立存在。个体的福利不仅受到其他人的影响,还会受到共同体所有复杂活动和决策的影响。
最后,许多公共政策的目标都可以分解成为一些个别的情况:共同体的存在、安全以及出自作为共同体成员的骄傲、社会信任、同舟共济、富裕以及共同参与决策的尊严等。这些福利如果被分割开来分别提供给个别公民,那么,它们就无法保证其基本的质量了。因而,是不可将它们看作个别条件的集合的。
关于市场可以导致效率的主张都是出于这样一种理念,这就是,效率是可以客观地决定的。假如效率是一种政治主张,即出现将某些人和某些东西看得比其他任何东西更重要的情况,那么,我们就应该对证明某种社会制度可以导致“从我们特定的资源来取得最大好处”的可能性表示怀疑。
市场只是组织社会活动的一种方式,它与治理的其他形式处于同等的地位,它给予那些控制了金钱和财产的人比其他不具备这些东西的人以更大的权力。
效率本身是一个关于构成社会福利的可加挑战的理念,最好的组织社会实现效率的方式应该是能够提供民主的治理结构的方式,这种民主结构允许这些挑战以一种公平的方式加以表达和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