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专注视觉智能的云天励飞经过4年沉淀,成为深圳AI名片。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AI芯片流片,到人脸识别黑科技助力新开通的港珠澳大桥智慧边检,在北京安博会一举发布三款AI+新治理产品,再到捧回具有“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之称的吴文俊
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过去的一年收获颇丰。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平安城市,助力智慧商业,更好地服务百姓,是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陈宁及其团队一直以来不变的初心。
专注解决一个问题
陈宁毕业于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并取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曾任中兴美国技术总监、美国飞思卡尔半导体高级架构师,是中国第一款商用矢量处理器芯片设计者。2014年8月,他回国来到深圳,创立深圳云天励飞技术有限公司(下简称云天励飞),专注于视觉智能领域创新。仅4年时间,公司业务拓展至全国80多个城市。
初到深圳,十几人的团队,不足100平方米的办公室,是陈宁的全部“家当”。那时,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前途,很多人还在观望。在一次技术交流会上,陈宁谈到了视觉人工智能和人脸识别的发展。会后,深圳市龙岗公安分局的一名民警找到陈宁,激动地说:“如果把你们的技术运用在视频监控以图搜图方面,也许深圳将不会再有失踪儿童。”同为人父的陈宁当即决定攻克这一难题——让走失的孩子早日回家。
通过调研,陈宁发现,在深圳市龙岗公安分局,通过视频监控查找一个犯罪嫌疑人往往需要几十名民警,人工检索一周,而视觉人工智能恰恰可以大大缩短这一时间。
超市、地铁口、城中村、火车站……为了解具体拍摄环境,陈宁和团队扛着摄像机,跑遍龙岗区的大街小巷。“人工智能并非明天就能取代人类、改变世界。在‘阿尔法狗’打败围棋天才的背后,是上千个处理器、数百万美元硬件投入的高额成本。”作为工程师,陈宁有着自己的坚持,“我们不能永远停留在技术和愿景的展望阶段,只有把技术打磨成能够应用推广的产品,才能真正创造社会价值。”
整整两年时间,团队没有接任何新单,全力以赴打磨快速动态人像识别的“深目”产品。他们不怕辛苦,自主完成芯片研发、镶嵌核心算法、数据收集等工作,开国内同时掌握人工智能三大核心要素的先河。他们在已有的视频监控摄像头上安装芯片,通过低成本的边缘计算引擎激活传统的监控设备,采用“端到云”的解决思路,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智能大规模产业化发展的技术成本。
技术着实为警务工作帮了忙。截至目前,“深目”系统已协助公安破获各类案件1万多起,找回160多名失踪儿童和走失老人。该技术还快速复制到全国80多个城市,众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纷纷前来深圳“取经”,助力本国安防。
谈及成功秘诀,陈宁笑言:“我们的创业思路很简单,就是做好一款产品,服务好一个客户,解决好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