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周期股价分布模型对股价的估算
于德浩
2019.7.4
股价分布实际对应商品价格“暗拍”的情形。也就是说,低股价区域的概率密度较小,大致是平均分布;中间股价区域的概率密度最大,是负指数分布;高股价区域的概率密度最小,也是平均分布。
比方说,最低起拍价是10元,那么在10-20占比仅10%左右,这个区域内部是平均分布;在20-30-40-50大约占比80%,区域内部是负指数分布;在50-60-70大约占比也仅是10%,这个高价区的内部分布应该是均匀分布。从随机分布来看,期望值是30元,标准差是10元;概率密度最大处是20,即-1X处;整个全概率空间是(-2X,+4X),也就是理论最高收益可达70/10=7倍。
看一下50ETF在2005-2014年的具体案例,我们看不复权的月线图。股价在低股价区(0.7-1.0)持续11个月,在(1.0,1.5)持续7+3=10个月。在中间股价区(1.5,2.0)持续长达2+2+4+48-5=51个月,在(2.0,2.5)持续3+2+11+5=21个月,在(2.5,3.0)持续2+3+1=6个月。在高股价区(3.0,3.5)持续1+2=3个月,在(3.5,4.0)持续1+2=3个月,在(4.0-4.670)持续2+1=3个月。我们大致可以认为,期望值是2.0元,标准差是0.5元;最高价达到了+5X处,最低价也低于-1X处。
股价走势在2005-2014年,这9年,是典型的快牛慢熊。由于(-1X,0)及(0,+1X)处的量子态数目非常多,所以0X及+1X处是一个阻力位;而-1X处则是一个很强的支撑位。在这个长周期里,股价仅用2个月暴涨就突破0X,有短暂的停留,当月涨幅仅+1.92%;而用时3个月突破+1X处,后面有快速大幅回调,但月收盘还是+0.42%。当一旦突破+1X后,由于必须要求填充最高价+4X的量子态,这就形成了“牛市最后疯涨”的情形。由于高价区的量子态总数稀少,所以必然就有牛市后期的暴涨及熊市初期的暴跌来完成。
股价分布在一个长周期的期望值实际就是企业股票的价值,这个大约是价值投资估价的市盈率16倍大小。一般来说,我们可以认为股价的涨跌范围大致是“最小是半价,最大是两倍”。从市盈率来说,股票价格指数最低是8倍市盈率,最高是32倍市盈率。
股票的价值,应该是随着时间一直增长的,企业毕竟是盈利的,而且还有通货膨胀的因素。一般来说,我们可以按照年均+5%的增速来估计股票价值的变化。比方说,在2005-2014这个长周期是2.0元,那么在2014-2023?这个未来的长周期里,价值应该增加为2.0*1.05^9=3元。
在当前这个还在进行的2014-2023?的长周期里,期望值估计为3.0元,标准差可以仍然按照自身价值的1/4来估计,就是0.75元。如果股价分布的最右端是+4X,那么最高股价可达3.0+0.75*4=6.0元。
当前,上证50ETF的市盈率是10倍左右,报价是2.987元,也就是说,即使股价翻倍为6元,也才是市盈率20倍,价值附近,还远不是太贵。 所以说,股价分布模型的估算还是合理的,甚至是保守的。
当前,2014-2019已经运行5年,股价在1.4-2.2元已持续9+8=17个月;在2.2-3.0已持续长达48个月;局部极大值是3.465元,要远小于理论估值6.0元。显然,当前正处于左侧慢牛阶段。
股价长周期分布模型是无法预测短期股价涨跌的。比方说,股价一个月从3.0元大幅上涨到3.3元,第二个月又立即跌回3.0元,这是完全允许的。因为在3.0-3.8元有20个月的预估量子态总数,这期间怎么个走法,仅在长周期股价分布模型里是没有硬性约束的。
而50ETF的股价在3.0以下,由于理论估算是50个月的总量子态数,当前已经有48个月的填充,这就意味着,股价几乎不可能再下跌回调至3.0元以下。
当前,股价从2019.1月开始进入局部上涨周期,从最低2.25元反弹上涨至当前最高3.0元。在长周期股价分布模型来看,从3.0-3.8,也就是(0,+1X)应该是没什么阻碍的。但是3.8元是一个回调压力线。如果维持慢牛的形势,3.8元应该会大概率回调。当然,即使有回调,也应该在3.0元处止步。
所以,如果是做长线,资金没有被抽走的压力,完全可以全仓持股,忽略可能的回调。而如果是做中短线,那么在3.8元应该减仓大部分,防范可能的回调,这类回调可能会长达12个月。
当前来看,局势还是很乐观的,我们起码还在局部上涨趋势中,2019.6月份大幅回调6.8%,而7月份立即反弹+8.2%。当前,50ETF股价是3.0元附近,3.0元是强支撑线,而下一个压力线是3.8元,这里还有短期+30%的上涨空间。 起码持股待涨至3.8元还是很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