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低轨通信星座与高轨高通量卫星并存。卫星通信发展距今已达60年。随着商业航天概念的兴起,众多国际互联网巨头纷纷涉足商业航天领域。商业航天赋予卫星通信新的概念与含义。传统的卫星通信往往采用位于地球同步轨道的大型通信卫星,而商业航天概念下的卫星通信格局则是在大型通信卫星基础上增加了低轨移动通信星座,形成高轨与低轨共存、单星与星座共存的格局。
地面移动通信与卫星通信融合是未来大势所趋。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即将商用,在传输速率和降低延时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同时进一步降低每比特的成本,使得地面移动通信于人口稠密地区在各方面几乎完胜卫星通信。然而地面移动通信难以解决偏远地区覆盖性价比低,部分业务场景难以覆盖的问题。3GPP、ITU在内的标准化组织已成立专门工作组着手研究星地融合的标准化问题,科技部于2018年11月拟将“与5G/6G 融合的卫星通信技术研究与原理验证”课题,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重点专项中。这说明星地融合的天地一体化网络将是未来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当前卫星通信主要服务于政企客户。基于通信卫星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三种:大众消费通信(电视直播、音频广播、卫星宽带)、卫星固定通信(转发器租赁协议、网络管理服务)、卫星移动通信(移动语音、移动数据业务)。目前国内外从事卫星通信的商业航天企业主要将业务集中在两个方面——卫星宽带业务与移动数据业务。这些企业正在或计划组建卫星宽带通信卫星星座与窄带通信卫星星座,分别对应着卫星互联网与卫星物联网两个方面的应用。
【备用下载】
乐晴智库搜集整理
百度 乐晴智库,更多深度行业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