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科研成果
论建立民法债权制度 法律学习与研究 1988年3期
所有权民法保护的若干问题 法律学习与研究 1990年4期
论人格权保护与舆论监督的相互关系 法学家 1994年5期
论民事责任的过错原则 法学评论 1983年2期
关于占有、占有权和所有权问题 法学评论 1986年1期
论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 法学评论 1988年4期
所有权和债权的相互关系研究 法学评论 1990年6期
论完善侵权法与创建法治社会的关系 法学评论 1992年1期
苏联立法机关为什么不采纳部门经济法主张 法学评论 1986年6期 与梁慧星、王利明合著
经济法调整对象若干问题探讨 法学研究 1983年5期 与李时荣、王利明合著
无效抑或撤销 法学研究 1997年3期
合同法的目标与鼓励交易 法学研究 1996年5期
论商品所有权 法学研究 1986年2期
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的比较研究 法学研究 1989年1期 与董安生合著
论国家作为民事主体 法学研究 1991年1期
认定侵害名誉权的若干问题 法学研究 1993年1期
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研究 现代法学 1997年5期 与王铁合著
试论合同的成立与生效 现代法学 1996年6期
统一合同法制订中的若干疑难问题的探讨(上) 政法论坛 1996年4期
统一合同法制订中的若干疑难问题探讨(下) 政法论坛 1996年5期
论中国民法典的制订 政法论坛 1998年5期
预期违约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政法论坛 1995年2期
关于我国物权法制订中的若干疑难问题的探讨(上) 政法论坛 1995年5期
关于我国物权法制订中的若干疑难问题的探讨(下) 政法论坛 1995年6期
试论无效民事行为的违法性 政法论坛 1987年6期
论过错推定 政法论坛 1991年5期
海峡两岸著作权制度若干问题的比较(上) 政法论坛 1992年5期 与郭禾合著
国家所有权与经济民主 政法论坛 1989年1期
公司有限责任制度的若干问题(上) 政法论坛 1994年2期
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度的若干问题(下) 政法论坛 1994年3期
人民法院机构设置及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研究(上) 中国法学 1998年2期 与姚辉合著
人民法院机构设置及审判方式改革问题研究(下) 中国法学 1998年3期 与姚辉合著
物权行为若干问题探讨 中国法学 1997年3期
论合同的相对性 中国法学 1996年4期
论根本违约与合同解除的关系 中国法学 1995年3期
论返还不当得利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中国法学 1994年5期
论国家所有权的民法保护 中国法学 1991年2期
论股份制企业所有权的二重结构——与郭锋同志商榷 中国法学 1989年1期
全民所有制企业租赁经营的法律思考 中国法学 1988年1期 与刘兆年合著
试论企业法人的财产 中国法学 1986年6期
我国民法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发展与完善 中国法学 1985年1期 与佟柔、王利明合著
国家所有权与管理权 中国法学 1985年4期
关于经济法的几个基本问题 中国社会科学 1984年4期 与李时荣、王利明合著
对《合同法》格式条款规定的评析 政法论坛 1999年6期
民法中的因果关系问题探讨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2年2期
商品经济新秩序与法律调整 中外法学 1989年2期 与史际春合著
论无过失责任 比较法研究 1991年2期
论履行不能 法商研究 1995年3期
关于人格权若干问题探讨 研究生法学 1996年1期
民法中的因果关系初探 研究生法学 1991年1期
关于法人的财产有限责任的若干问题 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86年2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法调整 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88年2期
民商合一与我国民商法的关系 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86年1期
论建立民法债权制度 D41法学家 1988年8期
论完善侵权法与创建法制社会的关系 法学 1992年7期
无效抑或撤销——对因欺诈而订立的合同的再思考 法学研究 1997年2期
物权行为若干问题探讨 中国法学 1997年3期
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法学的新成就 中国法学 1997年5期
物权行为若干问题探讨 中国法学 1997年3期 * O5 t; j! z/ E$ L
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法学的新成就 中国法学 1997年5期
王利明:“惩罚性赔偿研究”,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王利明:“我国陪审制度研究”,载《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王利明:“关于殴打、辱骂与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载《法学》2000年第1期
王利明:“关于民法典制定的若干问题”,载《人大法律评论》2000年卷第1辑
王利明,“应大力加强社会保障立法”,载《中国人大》2000年第10期
王利明:我国证券法中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 载于《法学研究》 第二十三卷第四期 2001年7月
王利明:论无权处分 载于《中国法学》2001年第3期
王利明:关于中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上), 载于《中国法律》2001年第三期
王利明 关于中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下),载于《中国法律》2001年第四期
王利明:婚姻法修改中的若干问题,载于《法学》2001年第3期,后被《新华文摘》转载王利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若干问题探讨 载于《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5
王利明:中国民法典的体系 载于《现代法学》2001年第4期!
王利明:物权法立法的若干问题探讨 载于《政法论坛》2001年第4期
王利明:试论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完善(上) 载于《求索》2001年第5期
王利明:试论我国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完善(下) 载于《求索》2001年第6期
王利明:关于工程款的鉴定问题 载于《判解研究》2001年第一期
王利明:论和解协议 载于《判解研究》2001年第二期
王利明:中德买卖合同制度的比较 《比较法研究》2001年第一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民商法学》2001年第5期
王利明:“破产法若干疑难问题研究”,《中国法学》2002年第5期。
王利明:“我国物权法的中国特色与时代精神——关于制定我国物权法的探讨”,《法商研究》2002年第5期。
王利明:“关于无效合同确认的若干问题”,《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八卷第五期。
王利明:“加强民事立法,保障社会信用”,《政法论坛》2002年第五期。
王利明:“加强民事立法保障社会信用”,《中国法律》,2002年8月号,第四期。
王利明:“关于制定我国破产法的若干问题”,《中国法学》2002年第5期。
王利明:“消费者的概念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2期。
王利明:“2001年民商法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法学家》2002年第1期
王利明:“法律职业专业化与司法改革”,《人民日报》2002年7月24日。
王利明:“物权概念的再探讨”,《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王利明:“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区分标准”,《法学》2002年第5期
王利明:关于诚信的法学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王利明:“论人格权制度在未来中国民法典中的地位”,载《法学研究》2003年第2期
王利明:“法律行为制度的若干问题探讨”,载《中国法学》2003年第5期
王利明:侵权行为概念之研究《法学家》2003年第3期,复印报刊资料《民商法学》2003年第5期。
王利明:“人格权制度独立成编——了不起的突破”,《人民日报》2003年1月8日第14版。
王利明:“关于我国民法典体系构建的几个问题”,《法学》2003年第1期,第30——39页。复印报刊资料《民商法学》2003年第4期。
王利明:“论举证责任倒置的若干问题”,《广东社会科学》2003第1期。
王利明:“民法典总则设立的必要性及基本结构”,《湖南社会科学》2003第5期。
王利明:“美国惩罚性赔偿研究”,《比较法研究》2003第5期。
王利明:“物权法立法的若干问题研究”,原载《法商研究》,2002年第5期,复印报刊资料《民商法学》2003年第1期。
王利明:“试论我国民法典的体系”,《政法论坛》2003年第一期。
王利明:“我国民法典人格权制度的构建”,《法学家》2003年第4期。
王利明:“关于大陆民法典体系的再思考”,台湾《月旦民商法杂志》2003年第3期
王利明:“谢怀栻先生的法学思想及其对我国民法事业的贡献”,《判解研究》2003年第2辑
王利明:“论侵权行为法的独立成编”,《现代法学》2003年第4辑
王利明:“论责任聚合”《判解研究》2003年第2辑
王利明:“民事证据规则司法解释若干问题研究”,载《法学》2004年第1期。
王利明:“我国民法的基本性质探讨”,载《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王利明:“试论我国民法典体系”,《新华文摘》2004年第1期
王利明:“物权立法若干问题新思考”,《新华文摘》2004年第21期
王利明:“海峡两岸仲裁立法的比较研究”,《法学评论》2004年第1期。
王利明:“进一步加强对于私有财产的保护”,《中国人大》2004年第4期。
王利明:“民法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探讨”,《政法论坛》2004年第2期。
王利明:“宪法与私有财产的保护”,《法学杂志》,2004年第2期。
王利明:“试论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法律后果”,《法制与社会》,2004,春季号。
王利明:“物权立法若干问题新思考”,载《法学》2004年第7期。
王利明:“合理、合法、有序、有度”,《人民日报》2004年11月7日。
王利明:“论公序良俗”,《东吴法学》2003年卷。
王利明:“论他物权的设定”,载《法学研究》2005年第6期。
王利明:“物权法草案中征收征用制度的完善”,载《中国法学》2005年第6期。
王利明:“对法学研究现状的几点看法”,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一期。
王利明:“公众人物人格权的限制和保护”,《中州学刊》2005年第二期,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民商法学》2005年第7期。
王利明:“关于劳动债权与担保物权的关系”, 《法学家》2005年第二期。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5年第7期
王利明:“试论添附与侵权责任制度的相互关系”, 《法学杂志》2005年第3期。
王利明:“和谐社会应当是法治社会”《法学》2005年第5期。
王利明:“破产立法中的若干疑难问题探讨”《法学》2005年第3期。
王利明:“关于物权法草案中确立的不动产物权变动模式”,《法学》2005年第8期。
王利明:“司法改革的若干建议”, 《法学家》2005年第四期。
王利明:“试述占有的权利推定规则”,载《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王利明:经济全球化与物权法的国际化,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王利明:“添附制度若干问题研究”,载《法学评论》2006年第1期。
王利明:“物权法平等保护原则之探析”,载《法学杂志》2006年第3期。
王利明:“善意取得制度的构成”,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4期。
MWang Liming:“The Achievements and Prospects of Court Reforms in China”,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2006 Springer Press
Wang Liming:“Rural land ownership reform in China’s property law”, 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2006,Nub 3, Springer Press
王利明:“试论物权法车库的归属及相关法律问题”,载《现代法学》2006年第5期。
王利明:“经济全球化对物权法的影响”,《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转载于《上海社会科学》,
王利明:《登山 治学 做人》,《法学》2006年第5期。
王利明:“关于《物权法(草案)•总则》的几点思考”,载《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总第34卷
王利明:《论他物权的设定》,转摘于《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6年第1期。
王利明:“试述占有的权利推定规则”,载《新华文摘》2006年第5期。
王利明:《物权法草案对平等保护原则的体现》,建设部《城乡建设》2006年第5期。
王利明:《公共利益是否就等于“大家的利益”》,《解放日报》2006年9月4日。
王利明:《担保物权的发展与我国物权法草案》,《山西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王利明:《侵权行为法:权利的救济法 利益的保护法》 《光明日报》2006年8月29日理论版
王利明:《什么是法学家的社会责任》,《法学家》2006年第3期。
王利明:《关于物权法总则的若干问题》,《中德私法研究》2006年第1期。
王利明:“物权法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东吴法学》2005年秋季卷。
王利明:“再论物权的概念”,《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5期。
王利明:“论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载《当代法学》2006年第5期。
王利明:“试论人格权的新发展”,《法商研究》2006年第5期。
王利明:《什么是法学家的社会责任》,《新华文摘》2006年第19期。
王利明:《论物权法中的车库的归属及相关法律问题》,载《现代法学》2006年第5期。
王利明:《和谐社会更要注重私权保护》,《法制日报》2006年10月19日。
王利明:《担保物权制度的发展及我国物权法草案》,《判解研究》2006年第1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