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新商科论坛 四区(原工商管理论坛) 商学院 商务谈判
2161 4
2019-07-16
      職場上的每次交際、聚會,你可能都會換回一疊名片,這是很多人以為拓展人際關係的方式。但事後回想,通常都是你認識了這些人,他們卻不記得你,等你真正需要時,還是不知道誰能夠幫忙。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想讓你的「人脈」扮演稱職的角色,該怎麼做?

微信截图_20190716093519.png


成為有價值的人,才會吸引別人向你靠攏

      一般人往往誤會人脈是主動結交而來,但《反人脈學》指出,刻意用「只結交對自己有利的朋友」為出發點,很快就會被別人識破,因為沒有人喜歡被利用的感覺。華頓商學院教授亞當.格蘭特(AdamGrant)認為,貴人或投資者會支持你,取決於你能夠提供的價值。因此,人脈不是主動求來的,而是被你吸引來的。

      舉 例 來 說,《 富比士 》(Forbes)雜誌估計年營收超過40億美元的塑身內衣品牌Spanx,創辦人莎拉.布蕾克莉(Sara Blakely)原本是傳真機的業務員,運用每天下班與周末,埋頭研究產品、顧客需求,申請專利的過程,也幾乎由她一手包辦。
      2010年Spanx的商品正式在通路上架時,她的資金已幾乎耗盡,這時她卻受到知名主持人歐普拉.溫芙蕾(Op rahWinfrey)的推薦。這使她的產品在更多間百貨公司上架,甚至銷售一空,第一年業績就達400萬美金。她的成功不是靠著和歐普拉有什麼關係,而是產品本身得到對方肯定。
      想建立自己的人脈網,格蘭特的結論是,你不需要成為交際專家,比起一疊名片,成為某個領域內的專家,會更容易結識到職涯裡的貴人。

微信截图_20190716093551.png


想提升職涯發展,鎖定3種人際連結
      不過在職場當中,到底哪些人才算是有效人脈?《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中表示,有3種關係可以幫助自己的職涯發展:盟友、弱連結與朋友的朋友。
      首先,盟友是非常親密的關係,你會經常諮詢他的意見,而他也會留意哪些事情對你有利。通常要締結盟友,對方和你有類似的興趣、願景,當你們都願意專注在同樣的目標,較容易經由交流、合作,確認彼此得以信任。
      盟友可視為「強連結」,但身邊都是強連結的話,知識、生活圈會相對重疊,這時候「弱連結」就顯得重要:互動不多,但維持友好的關係。弱連結可以形容為新資訊的橋梁。像是你認識一位其他產業的高階經理人,你們會在社群媒體討論議題,你不會找他訴苦,卻能獲得許多寶貴的經驗,甚至是工作機會。
      最後,則是藉由共同認識的朋友,展開第二度、第三度連結(參見圖表)。領英(LinkedIn)創辦人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舉例,他每天都會收到其他創業家的信,通常不會引起他的興趣,但如果是由原本信賴的人介紹,就會想進一步了解。因為有他人引介,雙方站在互信的基礎,才有認識的意願。然而,要建立這樣的關係,霍夫曼建議,先找出彼此最相近的目標,並多使用「我注意到你」「你曾經提過」,讓對方知道你對他有初步了解,且剛好有些資訊可以跟他分享,才能慢慢培養信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9-7-16 09:40:09
——摘自葛朗台App《经理人特刊》
比起交換到一疊名片,成為某個領域內的專家,更容易結識職涯的貴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7-16 11:20:09
说得好有道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1-8-5 20:13:31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22-12-6 13:27:26
点赞支持感谢分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