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提问 悬赏 求职 新闻 读书 功能一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979 0
2010-02-26
今日上证指数收阳,幅度1.27%,成交1389亿元,量能较前日大幅放大。板块方面,地产、综合涨幅居前,黑色金属、医药生物涨幅落后。
特别关注:上证成交量连续四日放大,与低点比成交量翻番都不止,值得关注。
从政策取向方面: 偏空
1、
【国务院部署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会议指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初国家从缓解企业困难和增强发展后劲入手,相继制定出台了汽车、钢铁、电子信息、物流、纺织、装备制造、有色金属、轻工、石化、船舶等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分别提出了上百项政策措施和实施细则,对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政策措施逐步到位,重点产业下滑态势得到遏制,整体企稳回升,企业重组稳步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大,企业技术进步明显加快。
  会议指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目前取得的成果只是初步的、阶段性的。当前面临的困难还很多,国际市场需求低迷对重点产业的影响仍在继续,一些行业回升基础尚不牢固,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抑制产能过剩、淘汰落后、优化布局、加快自主创新任务十分艰巨。
   点评:产业振兴计划的推出和执行,目标是啥?从温总开会的新闻稿看,至少有以下几个:
1,通过宣传和国家补贴,促进产品销售。一个东西原价5万块,现在告诉你只要是农民就可以4万块买到。销量上升是一定的;
2,全国一盘棋,产业振兴的同时促使产业转移。西部大开发仅仅是口号,落到实处还得靠工厂从东部搬迁至西部;
3,有保有压,有的行业要振兴,有的行业要淘汰过剩产能。怎么个淘汰法呢?该重组的重组,该兼并的兼并,新项目别指望上马,旧项目掂量着办。以水泥、钢铁为例,目前的确是过剩严重。但是我们都知道,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立足点将转变为城镇化。城镇化就少不了大兴土木,盖房子、建广场、修公路一个也不能少,不管哪一项,都需要钢材、建材。按照目前的态势和决心,或许2011年就能看到城镇化全面启动,这意味着全社会需求可能在1年后猛然增加。无论钢铁还是水泥,项目建设的周期都不短,04年煤电油运荒还历历在目,不知道这次能否幸免?
2、
证监会将建立交易结算资金监控系统
中国证监会223日发布公告称,将建立证券市场交易结算资金监控系统,以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保障客户资金安全,监控系统外部测试将于31日启动。根据公告,证监会授权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负责监控系统的建设、维护和日常管理工作。在监控系统外部测试阶段,确定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为测试公司。公告要求,上述3家证券公司应于20104月根据监控系统接口规范及数据传送指引完成传送系统的开发,完成链路测试、传输测试等联合测试准备,同时协调公司指定商业银行同步完成相关工作。
  点评:交易结算资金监控系统上线,管理层对股票市场的监控力度将进一步上升。以往的监控更多集中在终端:主要正对股票买卖行为,现在更进一步,将监控范围扩展到资金调拨。哪怕你不买股票,当出现大规模资金调入调出时,相关机构就能发觉。从第一步到第二步,再到占比越来越高的网银操作,越来越少的现金交易。展望未来,我们会发现社会监控网络越来越严密,灰色与黑色收入的隐匿变得越来越难,开玩笑地想:未来十年洗钱或许会成为朝阳行业。
3、
证监会:融券试点有望三月份推出
日前,中国证监会融资融券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聂庆平表示,如果各方面的工作进展有序推进,融资融券试点应该能够在3月份左右推出。聂庆平表示,融资融券试点的推出,对中国的资本市场有三大作用:一是可以满足投资者的融资需求和融券需求。二是完善了证券市场功能,融资融券提供反向交易机制,能够克服现货市场单边上涨或者是单边下跌的格局,有利于市场股价的平稳。三是有利于改善证券公司的盈利模式,扩大证券公司的业务范围。
  在融资融券推出时间的选择上,聂庆平称,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准备是推出融资融券的一个前提,而这些法律法规直到近几年才完全具备。另一个方面也要考虑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以及国际金融环境,以现在情况来看,国际金融形势已经基本企稳,而我国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策下,不仅实体经济最快摆脱了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我国的资本市场也在逐步走向平稳和向前发展。所以在这个时期推出融资融券试点,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稳妥而且是积极的。
 

点评:我们对融资融券的看法维持不变:上涨市助涨,下跌市助跌,平衡市助涨。如果未来几个月市场继续震荡,那么融资融券应该是利好。如果未来出现单边下跌,那么融资融券将是利空。至于单边上涨,现在看条件还未具备。
4、
伯南克:美国经济仍需要极低的利率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224日在准备好的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的证词陈述稿中表示,美国就业市场疲弱以及通胀压力较低将可能令美联储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将利率保持在极低水平。尽管美国经济近期出现强劲增长的势头,但伯南克在连任美联储主席后的首次国会作证中对美国经济的评估相对暗淡。伯南克表示,尽管经济出现增长迹象,但就业市场仍然十分疲弱。伯南克表示,失业现象正在放缓,但他同时承认,经济衰退的警钟仍旧在美国工人们头上敲响。表示仍准备继续通过非常规刺激措施在一段时间内向经济提供支持,需要私人需求来支持经济的初步复苏。但指出,一旦时机到来,美联储有一系列范围广泛的工具来撤出这些刺激举措。还表示,美联储需要在未来某个时候开始收紧市场的货币供应。紧缩举措将取决于经济和金融形势。
  美联储在给国会的半年报告中指出,计划之一为一项定期存款机制,它将吸引银行将资金存入美联储,美联储在2010年春季对该计划进行测试后马上就可投入运作。伯南克在对国会在金融监管改革方面作出的努力表示认可的同时,也敦促议员们为通过美联储紧急贴现窗口借款的银行保密。然而还补充道,美联储将利用滞后的方式公布通过其他特殊借贷工具借款的银行的信息。他为美联储在银行监管方面的角色进行了辩护,表示从被监管银行收集的信息在帮助指导其对危机作出反应方面至关重要。伯南克预计,通胀可能在一段时期内保持温和,美国2010年经济增长3%3.5%
点评:2010年美国经济增长能有多少俺不知道,2010年1季度美国经济增长超过3-3.5%俺觉得吧没多大问题。
“定期存款机制”听上去很炫,说到底就是用更高利率吸引银行把钱留在美联储准备金账户上。充其量算修修补补的措施,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M2爆炸式增长起不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伯南克说了这么多,基本没有啥新意,俺总结一下:“经济复苏基础还不稳固,通胀威胁现在不高,所以维持宽松政策。政策退出是迟早的事,我们已经在做准备啦,大家不要担心未来。”未来真的不用担心吗?先度过眼前难关再说吧。
从伯南克同学的陈述看,俺还真找不到提高贴现率的理由。唯一能七扯八扯牵上点关系的,就是未来要退出。但问题是,未来要退出,着眼点一是停止注入,二是防止大幅增加的基础货币使坏,不管是一还是二,关贴现率啥事?
说点题外话,在撰写《2月上调准备金:隔山打牛还是扬汤止沸》一文的过程中,我们试图从多个方向理解中国央行上调准备金和美联储上调贴现率的逻辑,最后很无奈地发现,如果仅仅考虑本国的经济形势,我们找不到令自己信服的理由。充其量可以说找到了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而当我们把事件串起来看的时候,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但是这种解读很容易会落入阴谋论的窠臼,犹豫再三,最后痛下决心:既然是做分析,就要尊重自己的逻辑。别人会给我们贴上怎样的标签,都由他去。
俺只持一个态度:大胆求证、严密推理和坚持己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