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
2006-4-2 21:56:00
呵呵,谢谢版主,希望版主在那个固顶帖子的首页标题上注明一下新增时间,便于大家注意好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2 22:23:00

中国的文化传统更多的是关注人的问题,我想这应该是在其它方面落后的原因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4 11:09:00

楼上,你的发言偶很疑惑,不明白这是啥逻辑——关注人的问题==落后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4-4 12:11:00
以下是引用msmj123在2006-4-2 22:23:00的发言:

中国的文化传统更多的是关注人的问题,我想这应该是在其它方面落后的原因吧

这个观点与我在最前面说过的"物我两执"类同.西方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着科学主义而迅速发展,而带有伦理,价值的流派都成了异端经济学,推动了广泛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更是缺少科学主义精神,人文精神也不见得很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20 19:01:00

文化!!!!!!!!!!!!!!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22 18:07:00
以下是引用xiaoyang在2006-4-4 12:11:00的发言:

这个观点与我在最前面说过的"物我两执"类同.西方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着科学主义而迅速发展,而带有伦理,价值的流派都成了异端经济学,推动了广泛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更是缺少科学主义精神,人文精神也不见得很多.

这不是我的意见:记得一位教授(研究史学以及传统文化的)说过,中国从先秦夏商周时期就摆脱了宗教观念的束缚,相比西方是早有人文精神的。

人文精神中西有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27 20:40:00
中国经济的脊梁呀。认真思考了中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会对我们形成我们现在适用的理论有所裨益的。政治也好,文化也罢,数千年的沉淀堆积在国人的心目中形成了永远难以磨灭的烙印。加之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又我们处于特殊的经济发展环境之下。而现金也好,过去也好,掌握国家最终经济命脉的始终是政治因素,它不但无法跟进经济环境的发展,而且有时还会阻碍经济的进步(最近好象好一些),但是政治家始终是政治家他们关心和关注的始终是政治因素,而又有多少政府的官员和高参们真正能够领会和认同新的经济环境与经济理论呢。象贾先生的高论又有哪位领导者摆读过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27 20:56:00

我现在感觉这个原因的根本可能是中国人更在意政治、秩序之类的东西。而不是单纯的经济或者精神的追求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27 20:56:00

我现在感觉这个原因的根本可能是中国人更在意、关心政治、秩序之类的东西。而不是单纯的经济或者精神的追求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28 12:42:00
以下是引用shixiao在2006-5-27 20:40:00的发言:
中国经济的脊梁呀。认真思考了中西方经济思想的发展历程会对我们形成我们现在适用的理论有所裨益的。政治也好,文化也罢,数千年的沉淀堆积在国人的心目中形成了永远难以磨灭的烙印。加之特殊的历史背景使又我们处于特殊的经济发展环境之下。而现金也好,过去也好,掌握国家最终经济命脉的始终是政治因素,它不但无法跟进经济环境的发展,而且有时还会阻碍经济的进步(最近好象好一些),但是政治家始终是政治家他们关心和关注的始终是政治因素,而又有多少政府的官员和高参们真正能够领会和认同新的经济环境与经济理论呢。象贾先生的高论又有哪位领导者摆读过呢?

就我个人的理解来看,幸好政治领导人不是经常听经济学家的话,而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感悟等.不考虑政治、文化因素的“纯经济学”是学院派。政治家也同样关心经济,因为经济是“政治因素”的组成部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30 19:39:00
以下是引用xiaoyang在2006-5-28 12:42:00的发言:

就我个人的理解来看,幸好政治领导人不是经常听经济学家的话,而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感悟等.不考虑政治、文化因素的“纯经济学”是学院派。政治家也同样关心经济,因为经济是“政治因素”的组成部分。

如果真如仁兄所说,我们的领导同志们有自己的政治和经济视角,那我一定收回我的所言,可是放眼全中国,夸张一些可以放眼世界,从政掌权者有多少真正考虑了经济的长远发展,而是想当然的从自己的政治利益出发去制定一些政策,出台一些措施。因为一个真正的经济的战略也好,创新也罢都是事关一个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他们必然不敢疏忽(非企业家除外),而那些政客们对于不会对自己的身价性命,甚至连自己的新酬收入都没有影响的事情,他们会放在心上吗,独特的视角、感悟不过是他们对自己行为的一种辩解而已。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30 19:55:00

仁兄错了,这并不是单纯的精神和经济的问题。这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和系统的东西。西方的经济理论的发展可以说是其历史和环境的必然,在当时出现各种经济上的进步必须由适合的经济理论去解释,而我们的封建社会持续了几千年,几乎一种经济和社会形态(虽然其中出现了不少进步,但是都没有根本或质的改变),于是我们便出现了经济理论的落后,其实是经济乃至社会形态的落后。当然我并不是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落后,但是就推动我们社会的经济来说,我们是落后,甚至是在学习和模仿西方的。

所以除非我们能够进入更加先进的社会形态,或者出现更加先进的经济形态和动力,使得我们的经济能够领先西方,并能自圆其说(也就是能够合理的解释我们先进的经济的原因——即相应的理论)否则,我们的经济理论会一直落后西方,我们的经济史会一直跟随西方而无法超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30 20:01:00
以下是引用letmesee在2006-5-27 20:56:00的发言:

我现在感觉这个原因的根本可能是中国人更在意政治、秩序之类的东西。而不是单纯的经济或者精神的追求问题。

仁兄错了,这并不是单纯的精神和经济的问题。这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和系统的东西。西方的经济理论的发展可以说是其历史和环境的必然,在当时出现各种经济上的进步必须由适合的经济理论去解释,而我们的封建社会持续了几千年,几乎一种经济和社会形态(虽然其中出现了不少进步,但是都没有根本或质的改变),于是我们便出现了经济理论的落后,其实是经济乃至社会形态的落后。当然我并不是说,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落后,但是就推动我们社会的经济来说,我们是落后,甚至是在学习和模仿西方的。

所以除非我们能够进入更加先进的社会形态,或者出现更加先进的经济形态和动力,使得我们的经济能够领先西方,并能自圆其说(也就是能够合理的解释我们先进的经济的原因——即相应的理论)否则,我们的经济理论会一直落后西方,我们的经济史会一直跟随西方而无法超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5-30 20:49:00

对shixiao兄71楼的回应不以为然.事实上71楼的意思是布坎南等的观点,即将新古典的分析引入政治领域,即政治人物同样具有个人利益,他们在决策和制度选择时也会考虑自己的利益.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存在的,请注意是"一定程度",而不是彻底地理性经济学的最大化,即使是最大化,他们还要考虑选票、民意等,因为他们是政治人物,政权稳定也是效用函数的重要变量,这也是所谓的诺思悖论,即当局者经济利益与政治利益的冲突。如果仅仅考虑政府的经济利益,或者说当局者只有经济利益的话,那么最优的政治安排就是让经济利益相关者控制政治权利,因为政治权利产生的剩余是激励他们制定有助于经济利益的政策与安排,结果是没有政治。政府的存在,就是发挥协调相互冲突的各方利益。

shixiao兄72楼的回答,个人认为是非常不错的,即西方经济形态的较早的市场经济化引发的理论思考是西方经济理论成熟的致因,这也是一种较为通行的解释。但是光是这种的解释够充分吗?个人觉得这只是学科外部的因素,还是受到思维来源于现实经验认识论的影响,可是人类的思想、文化也是一个精神世界,何梦笔赋予这个世界本体论的地位。我们回过头来想一下,古代中国等经济发达程度远高于西方,那么又为什么没有比西方更“先进”的经济思想体系呢?唐宋的社会形态又相对于春秋时期更为高级,为什么中国经济思想最鼎盛的时期是春秋呢?先进的经济形态是必须会产生先进的经济思想体系?这几个问题还是值得思考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30 20:57:22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8 18:49:00

中国古代演化思想与中国演化经济学的发展.pdf

(贾根良,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54996.pdf
大小:(154.38 KB)

 马上下载


这篇文章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易经》包含的演化思想进行了考察,比较了西方演化经济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异同。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的演化本体论(和实生物、“道”、阴阳、神、性习论、生成论等,与西方演化经济学的新奇性的比较)和方法论(观物-取象、阴阳反映照、脉络主义、研几、型态模型,与西方演化经济学的回溯法、历史方法等的比较)进行了发掘,并对中国演化经济学(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思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8 20:48:00

各位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在下佩服!

有没有高手从新中国50多年的历史的角度来谈谈这个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10 14:57:00

对shixiao兄73楼的发言持保留意见。

一般而言,大家都默认西方的经济形态是先进的,西方的经济理论是科学的。中国的则往往代表着落后,对此,本版有韩教授的一篇文章分析过。我就不多说了。

我想换个角度来分析;考虑一下经济和政治的关系。我理解的政治指的是有关社会稳定、百姓的幸福以及其它的跟整个社会相关的因素(不仅仅是物质生产)。

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什么?是提高人们的效用水平还是提高物质产品的生产能力?

“不患贫而患不均”很明显的表明了我们的一向思路是在提高民众的心理感受上主要着眼,我们的先贤们更注重的是政治的稳定,已及主观心理上的满足(既精神的追求).

当然,这种追求的结果远没有到盖棺定论的时候;在西方的追求物质生产的思路发展取得了事实上的优势的时候,我们不能简单的否定我们先贤的思路,现代许多的反物质主义的思想也表明了西方思路的局限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10 15:05:00

不能否认一个事实,由于西方的经济发展历史和环境的因素,在当时出现各种经济上的变化必须由适合的经济理论去解释,从而导致了许多经济理论的产生,而我们的封建社会(如果一定要这么定义的话)持续了几千年,几乎一种经济和社会形态,我们出现了经济理论的贫产。

但这能说明什么呢?“国家不幸诗人幸”这句话大家应该都听说过,经济理论未必不是这样。穷则变,变则通,西方老是变,我们的老不变,就不能换个思路来理解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10 15:15:00

对中国的先贤的思想我一直领会不多,但从来不敢妄加菲薄,几千年的延续,本身就是一个合理的表证。

当然,时势的变迁,那些东西可能不再完全适应现时,但其思路和精髓肯定不容忽视。

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兼容并取,简单的肯定和否定我都不大赞成。

p.s.  shixiao兄的“仁兄错了”,是否太自信了?

[此贴子已经被xiaoyang于2006-6-11 12:07:1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13 19:05:00

我的经济思想史学完拉,很多东西都和预想的不太一样,不过在理解范围之内,而且学到拉不少以前没思考过的东西。

个人感觉,既然是史学的东西,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里研究是很必要的,我也从中学到拉有别于以前的思维方式,同时培养了领悟能力和判断问题的方向感。

再次谢谢参与本主题讨论的个位同仁,谢谢大家给我带来的知识和对未来的信心。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6-14 07:18:00
孝勇,“我的经济思想史学完拉”是什么意思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25 23:25:00

毕业论文《中国农业的产品规模化》,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这个念头的。写作之前还考虑用学年论文代替呢,可是突然想写这个,还吧孔子,孟子,管子等一大批老人拉了出来。

规模化,要是能简单的做到就好了,就怕想不到,不知道这个思想能吧能引起政府乃至国人的关注。

要想不落后,就要做到:不管走多远,思想一定要更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26 00:17:00
阁中帝子今何在?--这则帖子顶上来,看到之后竟有一些感伤.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3-31 14:17:00
以下是引用小白鼠在2008-3-26 0:17:00的发言:
阁中帝子今何在?--这则帖子顶上来,看到之后竟有一些感伤.

呵呵,久未登录,居然看到故友如旧,果真有几分感慨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 08:43:00

个人觉得是还是人性问题 中国人讲究的是实用的就拿来用 干吗自己来创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1 12:31:00

东西方的文化存在重大的差异.中国是东方的文明古国,虽然濒海,却主要统治着大片内陆地区,文化中积淀着保守含蓄的思想.而像希腊等西方国家也是靠海,长期在与海洋的斗争中,养成了一种勇于探险和创新的品质,坚韧不拔.

所以在考虑经济发展的问题上,我想也离不开文化差异这一点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4-2 23:28:00
中国经济思想的落后,个人认为是由于重农抑商思想的影响。虽然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的发展与壮大,成为不国思想界的春天,但是由于完成统一大业的雄伟大业影响下,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东西就是兵强人众,而非国富,加上掠夺别国的东西还可富自己的国,因此,重商主义在古代中国是没有太多影响的。并且较为鲜明的就是抑商思想成全了农业的发展壮大,从而使中国的农业发展在同时代的全球各个区域中遥遥领先。而秦以后的王朝不过是在抑商与重农间实行一些平衡,没有太多的考量。科举制度创立后,知识分子的重任就是让全国人民过得更好,首要之举就在于强兵足食,对于流通也就没有太多的考虑。个人觉得钱宾四先生也是新时代的儒家,其思想也是传统的,没有新的变化(仅就他的经济思想而论)。相关的东西可以参考王家范先生的作品。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8-9-14 23:52:00
kankankan...........................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0 09:50:43
传统越多,越容易受到束缚,固步自封,难以变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9-12-31 13:43:32
我认为,想干好现在经济类工作,必须研究经济发展史,特别是西方的历史,另外必须带上中国的思想,其实我们古圣先贤的思想很好,知识目前老外比我们用得好。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