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从哪里来》的封面吸引眼球,横横竖竖地排列着十七个小孩的面孔,外加一只淘气的小猫,其意义在于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他们都是有生命的,有关生命的起源,他们是相似的。不仅如此,同样的“种子”经过后天的哺育,就形成了“千奇百怪”,让我们仅仅通过面孔就能达到辩识的效果。

在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曾经有过自己是如何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疑问,而且好学不倦地请教身边的人。而《生命从哪里来》则是针对这一痛点展开的科普读物。全书分为三个章节,分别是“生命是从肚子里开始的”、“生命一直在延续”、“生命来自宇宙吗”,涉及生物学、社会学、天文学的知识,即使对于成年人,我们也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能够读懂这本书,不仅需要一定的语言能力,还需要基本的科学素养。

在“生命是从肚子里开始的”章节里,首先展示的是山羊分娩的画面,两只小山羊,一只在安详地吃着草,另一只正在与母体进行脱离,关键字是“使劲”,在围观的男人、女人、男孩、女孩中产生了一定的反响,他们不是在看热闹,而是联想到人是不是也和山羊一样是这样来到了世界。书中以鲜艳的图画展示了母体孕育过程中子宫的变化,既有胎儿的体重,也有身长,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大,以至于“瓜熟蒂落”,拓展思维中提及了“脐带”,了解到胎儿与母体与生俱来的紧密联系。 在“生命一直在延续”章节中,讨论了“从父母到孩子是如何得到延续”这个很关键的问题。首先是一排家人坐在餐桌边,惬意地饮食,而在小读者的眼中,他可能更加关注食物,有蛋糕、有寿司、有肉、有水果,却不会发现从爷爷到爸爸,再到小孩在长相上的类同,这就需要家长进行引导与提示。接下来,书中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有一半基因来自于母亲、一半基因来自于父亲,所以孩子与家长之间处于“像”与“不像”之间,而不至于在同一社会交往场合中产生了混淆,以至认错了人。

在“生命来自宇宙吗”章节中,将读者的视角引向了浩茫的宇宙。人类并不是从宇宙诞生那一刻就有的,而是生物体不断进化的结果,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水生动物到陆生动物,从匍匐行走到直立行走,我们走过了一条非常艰辛而漫长的道路。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我们更加珍视自己作为人的自豪,从而坚定了信心,要将有且只有一次的生命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更加精彩、更加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