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产业经济学
2224 4
2006-03-04
<P><FONT size=5>记得前几天bm说,8%的个人帐户规模是不是太少了,我这几天看书修正了一下模型的数据后,得到如下结论。8%的个人帐户规模不是很少,计算结果如下。具体模型的设计,参见我以前发表的文章,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个人帐户的演算,一文。</FONT></P>
<P><FONT size=5>开始说我模型的具体参数,</FONT></P>
<P><FONT size=5>1,工资增长率:0-10年为年均5%,11-30年为6%,30-40为3%。</FONT></P>
<P><FONT size=5>基金的实际收益率为1.5%,这个参数以前估计太高了,现在参见了项怀成的文章后,修正了这个数据,还是比较真实的。</FONT></P>
<P><FONT size=5>2,退休后,基金的收益率下降到1%。</FONT></P>
<P><FONT size=5>3,通涨率为2%。</FONT></P>
<P><FONT size=5>4,替代率40%,加上统筹部分的15%,大概就是55%了。</FONT></P>
<P><FONT size=5>那么数据结果是,</FONT></P>
<P><FONT size=5>工作40年,个人帐户可以维持23年。</FONT></P>
<P><FONT size=5>工作35年,个人帐户可以维持17年。</FONT></P>
<P><FONT size=5>工作30年,个人帐户可以维持11年。</FONT></P>
<P><FONT size=5>参考目前我国的人口平均年龄分布,对于男性8%的费率在其生命余年内是可以自我维持的,对于女性来说,稍微少一些,因为女性工作时间短,而且生命余岁比男性多。</FONT></P>
<P><FONT size=5>第二个数据是关于社保基金的投资分布及其投资收益率。我获得了1965-1998年12国家的社保基金投资方向及其投资收益率如下:在附件:</FONT></P>
<P><FONT size=5></FONT> </P>
<P> 这几天看书所得的一些数据的演算! </P>
<P><FONT size=5>从图表分析来看,我们投资的是最没有效率的国债和银行存款,因而应该努力发展如下项目,国内股票,房地产,以及国外投资。等等。</FONT><BR></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06-3-6 21:02:00
但是楼主,请你注意一个问题,目前很多三资企业的员工参保率很低,很多私营单位没有给工人参保,另外这些单位工资基数很低,按照新办法推算的话,计发养老金的水平要打折扣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7 13:22:00
<P>太欠缺这方面的知识了,不懂</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8 11:06:00
<P>您说的的确是一个问题,我这种推演是一个理想化的推演模式,并不一定具有现实意义。现实情况显然会比这个差的多。我这么计算的唯一理由就是给予农民工加入社保以财务上的可行性。</P>
<P>目前有一种观点会认为,让农民工加入社保领域,会增加国家的负担,而我计算出来的结果不是。</P>
<P>还有谈到工资基数低的问题,那是企业对于社会保障条例执行的问题,因为在条例中规定,是按工资总额的,但是的确很少有企业这么执行,甚至不执行。这是劳动执法部门需要解决的问题,我想。</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06-3-8 12:13:00
<P>楼主的推演数据来源于哪里啊?<BR>我有几点问题罗嗦:<BR>1、通胀率高于投资收益率,这样的个人账户要他建立有什么意义!<BR>2、我想结合我们现在的制度设计,楼主的计算程序应该是,个人账户使用十年加上统筹,最后替代率是多少。</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