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58年左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学专著《茶经》在中国诞生。它对后世茶叶生产以及茶文化发展起到了极其巨大的推动作用。 
《茶经》是唐代陆羽撰写的一本有关茶叶百科的经典。它的问世,是中国茶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标志,是唐代茶业发展的产物,是古代茶人关于茶经验的总结。陆羽苦心收集了历代茶叶史料,将自身调查、实践的经验记录下来,总结了唐代及以前各代有关茶的典故、产地、功效、培植、采摘、煎煮、饮用等知识,是我国古代最完备、系统的一部茶书。使茶叶生产自此有了较完整的科学理论依据,对茶叶生产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陆羽总结古人煮茶经验,自创了“煎茶法”,并列出了28件煮饮用具,记述了煎茶的操作方法和过程。“六之饮”提出“茶有九难”,并指出煮好茶就必须注意“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这九项。陆羽自创的“煎茶法”在当时以及后世都成为了有关茶煎煮、品饮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