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可是企业投资厂房、机器设备等是中间产品啊,怎么又能算到GDP中呢?就是按增值法来计算也不能把企业投资厂房、机器设备等算到GDP中(因为这些中间产品已经记入成本,这样会重复计算)
我们通常也说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之一,GDP=C+I+G+NX ,
艾!不明白了,中间产品怎么又可以记入GDP了啊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GDP的目的是用一个单一的数字来概括某一给定时期经济活动的美元价值。
而投资则包括为未来使用而购买的产品。
企业购买的新工厂和设备在当期属于最终产品,而在未来属于中间产品。
机器设备等虽然作为生产其他产品所需的投入,但不同于一般的原材料
对于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划分,不能按照其特性,必须按照其在再生产或流转环节的功能判定,
所以我的理解是只需严格依照不重复销售和不重复加工,即
没有新增价值的产生情况,就能认定是最终产品。
机器设备只能转移价值,不能新增价值,故算作最终产品,没有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5 18:57:13编辑过]
厂房,机械设备等不属于中间产品,他们是最终产品可以计入gdp
因为中间产品在生产别的产品时全部被消耗掉,但资本物品在生产别的产品过程中只是被部分消耗掉.
支持第 2 楼,说的很好!
上述两种资金使用形成的是资产,非中间产品!
需要折旧、分摊到各时期的成本中!
从长时期看,所有投资品都是中间品。“中间品”与“最终品”的划分在于使用时间与统计周期的具体关系。
当年新购置的机器、厂房之所以计入GDP(算作最终品),是因为它们的使用时间(从开始使用到完全报废的时间)超过了一个甚至几个统计周期(统计周期一般设为一年,也可设成季度或其他)。这种使用时间超过一个统计周期的投资品也叫“固定资产”。多个统计周期里它们都可以持续地发挥作用。当然,它们也在不断“损耗”,会计处理上用“折旧”来表示这种“损耗”。折旧有时只是纯粹的会计处理方法——它正是用来协调固定资产使用时间与统计周期的,会计上按统计周期计提折旧,并不一定说明固定资产的性能(同自身原先相比)真有如此比例的变化,类似“精神折旧”的东西也要考虑进来。(这一点女人的衣服似乎最明显:往往不是穿坏而不穿了,而是过时而不穿了。当然,这个例子也不太好,在SNA中衣服不算作中间品或投资品,不过它确有这种特点)
楼上的sungmoo兄很强呢。
我感觉固定资产在作为最终产品即入GDP的时候,当年折旧部分和其他部分似乎有些区别。
除去折旧部分的固定资产投资是原材料等要素收入,作为最终产品没问题,
但当年折旧的部分会体现在其最终产品的价格里,这一部分似有重复计算之嫌。
但是这一部分在固定资产中所占比例很小,比如一座厂房30年摊销,当年折旧只占1/30。GDP本身就是个会计指标,所以是不是为了便于统计所以……
看一下人大出版的高鸿业老师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开头就明白了
计入GDP的是流量,(当年)“固定资产形成”或“新增固定资产”一类的东西(“固定资产”一般是存量的叫法)。
就因为“有重复计算之嫌”,才叫GDP(生产“毛”值),扣除掉折旧后,叫NDP(生产“净”值)。
GDP是基于年度测量的,所以不涉及当期和远期的问题
投资支出是指企业(有时也包括居民)对资本品的购买。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资本品也是最终产品呢?难道资本品不是同其它中间产品一样用于生产别的产品吗?回答是:资本品与中间产品的确并无本质的不同。但由于资本品不是一次就把全部价值转移到其它最终产品之中,每一年只转移全部价值中极少的一部分,也就是说资本每年的折旧只占全部价值的极小比例,因而在把资本品和其它最终产品的价值同时计入GDP时,不会出现严重的重复计算问题。如果在投资中扣除掉折旧(扣除折旧后的投资又称净投资,未扣除折旧的投资称总投资),那么连重复计算的问题也解决了。由于产品法计算GDP时,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包含折旧,为了使支出法与产品法的计算结果一致,支出法中的投资是指包含折旧的总投资。
如果是当年生产出来的机器设备就应该记入当年的gdp,因为是当年生产的价值。
消耗了当年的劳动,资本……
对于公司扩大股本 比如IPO首次发行 来募集资金,算投资
对于红利 也是GDP的一部分 因为它是公司的赢利 赢利当然是GDP的一部分
而对于股票2级市场的交易是产权转移,并没有增加或替代资本资产的支出。因此不算投资,不能计入GDP.
大家不懂不要乱说哈 东西可以乱吃 话不可以乱说 不然误人子弟可不好
红利是公司赢利 很显然赢利是终端产品价格的组成部分
怎么能不算GDP呢?
打死我也想不明白呀
2006-4-6 21:05:00
给你出一道思考题:
还有一种计算GDP的方法就是 GDP=所有人的工资总和(包括股东的红利) 大家能想出 所有人的工资总和 和 所有零售出的终端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总和之间的关系吗?
呵呵 ..........
也就是公司以任何形式扩大股本募集的资金都算投资
而2级市场的交易 也就是我们普通股民的股票交易 不算投资
投资计算入GDP的理论依据是 假设所有的人都是理性的而且 能有预见性的不做任何亏本的投资 因此用投资生产出来的产品或服务其价格必定是高于投资的(这样才会有投资收益嘛)
所以 一段时间内的 GDP = 一段时间内国内所有终端产品价格总和*通货膨胀或紧缩调整系数 (根据GDP的假设 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原料和成本等总和必然是低于终端产品价格的)
当然如果有人事先知道投资要亏钱的话当然不会这样了 不过事实上不是这样 这就是为什么用不同方法计算出的GDP略有差别的原因
这样 说来也就是说投资 是终端产品价格的组成部分 所以才计入GDP的
中间产品品在生产其他产品时被全部消耗,但资本产品在生产别的产品是只是被部分消耗!
厂房之类当然属于资本商品!是用于投资的商品!
GDP=c+i+g记入c
我再举个极端的例子:
有人说:当年投资中当年折旧的部分 ,也是总投资的一部分,计入GDP中,
那么假如当年的投资当年就全部折旧了,那当年的投资就相当于中间物品了,难道还计入GDP中?
无论GDP最后选用什么作单位(甚至没单位),它的提出,本质上都想表现“实体经济”或“实物的生产能力”。
bajjio 发表于 2006-3-5 14:51 GDP的目的是用一个单一的数字来概括某一给定时期经济活动的美元价值。 而投资则包括为未来使用而购买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