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9 Day2
1. 暴风的失控,来源于若干错误的决策,不看好版权模式而错失视频行业大势,上市后对资本过于乐观错失融资的机会,而在股价大跌后又不断进行股权质押
2. 企业管理者应识势识己识人,管理者的能力眼界为企业设限,管理者应及时意识到企业对内对外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对局势掌握能力有限又过于自信的冯鑫难辞其咎;当随着企业一起成长的人才发展模式不足以支撑企业的发展,应当引入高水准人才并让其不受牵制发挥才能,暴风内部的人员结构又为这一环节增加了阻碍;决策落实受阻后,后续调整缺乏灵活性,也将进一步导致企业泥足深陷;纵观全文,显然压死骆驼的并不是最后一根稻草(然而能力不足又过分自信的管理者导致企业发展受损,这或许并不应该是一个CEO全责Case Closed 的问题,自上而下决策形成和落地的每个环节或许都应该细究?)
3. 所有能腾空而起扩大体量的公司,都是因为抓住了某个关键机会。但如果只是抓机会的能力强,建立用户驱动的能力不强,基本上就是百团大战里2VC的那批死亡者。没有用户驱动,所有靠机会崛起的企业,都是速生速死
4. 上市之前,冯鑫对于资本过于短视,想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上市之后,对于资本又过于乐观,认为融资渠道畅通,于是激进拓展业务
5. 虽然暴风的战略落实比较差,但我们不能否认它思路的正确性,四块屏、两个内容,这个逻辑很清楚,都是围绕暴风文娱展开的,有协同性。所谓的投机,我觉得是一直以来外界对于暴风的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