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富人标配
2个孩子在纽约一所昂贵的私立学校读书,收藏艺术品【保值】,乘私人飞机,捐钱给慈善机构,雇佣有一名厨师,司机和管家,拥有2个度假屋,并且为每个孩子留下2500万美元的遗产。
这一个四口之家维持这样的生活需要1.9亿。
房地产
房子靠近中央公园价值1800万
200万的家具和装饰
2000万的旅游度假屋
教育
170万,包括私立学校和辅导老师,音乐课,体育项目,出国旅游,
出席慈善活动每年的花费需要1万5000
员工
每年司机,厨师和管家需要19万的花费。一个员工年薪6万月薪5000,和中国价格差不多嘢,不过货币单位不同
艺术品
七八件藏品价值2000万至1亿
健康和美容
每年1万5000用于衣物,美容,和培训师和化妆用品
从日本有钱人的家庭月平均支出来看: 27%用于储蓄,23%用于投资,也就是说,一半都投入到理财。 食品与房租等基本支出仅占20%左右,与普通阶层没有显著区别。 尤其是房租,日本有钱人平均每月支出83970日元(约5000人民币),而普通阶层支出66540日元(约3900人民币),两者非常接近。 当然,64%的富裕阶层拥有自己名下的房产。 有钱人和普通人,最明显差距体现在“教育提升”和“休闲度假”方面。 富裕阶层每月在“教育”上花费64893日元,在“休闲”上花费106850日元,均为普通阶层的3倍。 一年里消费支出增加最多的项目方面,富裕阶层是“旅游”。
单纯的有钱有势在日本很难赢得尊重,日本社会尊重的是那些不管多么了不起都坚持不奢华、坚持过平常生活的人。
松下幸之助、盛田昭夫、稻盛和夫等一代商业帝国的缔造者们之所以被誉为“神”,自有其非凡商业成就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有自身令人钦佩的人生哲学。
比如,松下幸之助对财富本身没什么兴趣,他视权力为“痛苦与责任”。当美国《时代周刊》的记者1961年去采访他时,发现在一座古朴的京都宅邸内,安静的老人正和三位年轻的研究员边喝茶边探讨如何为人类创造更大的繁荣与幸福,他穷其一生领悟到的最高智慧即“自来水哲学”——“把大众需要的东西,变得像自来水一样便宜”。
在松下幸之助看来,企业经营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将肩上的社会责任和大众期望通过数字表现出来。
他对美国《时代周刊》记者说:“我想探究人性,探寻人类的幸福之源。”
“吃完道谢、吃剩道歉”是日本社会的常识。
松下幸之助为日本的财富追求者们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