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部分
1.芯片是高科技产业,从原材料到封装到虚拟设计一整条产业链,日本在19世纪80年代发展了全产业链。但在美国打击下 ,日本自身无法适应快速迭代条件下,依托于材料化工高精制造的特长,日本全产业链变为了最上游的原材料生产商。
2.韩国从日本进口原材料,并通过加工后转移至中国,东亚三国形成了稳定的半导体产业的闭环,且韩国2.4%的GDP增长率由1.4%是由半导体产业拉动,是韩国的主要产业。日本对韩国原材料的降速,使其受损严重。
3.对中国的启示:中国受制于芯片的现状决定了必须进行产业升级,由进口国转为加工国,可以通过产业互相制约,扶制中间国家,进口多元化进行风险规避。
分享内容:
从中兴事件、华为实体名单,再联系到中美贸易摩擦的大背景,相信大部分人都已经有了这样一个共识:贸易战在今天就是科技战,而科技战的重中之重,就是提升芯片国产化程度。
在上世纪80到90年代,半导体产业飞奔的岁月里,日本也曾一度发展出从原材料到封装加工,再到终端产品制造的完整产业链。这一点也成为日美贸易战的关键导火索。当年美国使用国家力量打压东芝,虽然表面文章是说东芝违规向苏联出售机床,但业界普遍认为东芝的半导体产业链直接冲击美国本土市场,是激化矛盾的根本原因——这样看来,也真是太阳底下无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