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微观经济学
2019-8-11 12:34:47
wzwswswz 发表于 2019-8-11 11:35
你不要根据你的臆想来画图,你把市场上所有各种产品、各个企业的销售计划与实际的销售结果拿出来,看看是 ...
供给与需求的配合关系有点像机械原理中的配合关系,机械配合大致有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
机械配合的尺寸公差很小,但供给与需求的配合数量差异很大。
需求有些像孔,供给有些像轴。轴进到了孔里,配合成功。这就是所谓的供给一定要满足需求。
表示需求的是需求曲线,如果有想象力,可以想象为需求孔——一个弯曲的右斜向下的管子。需求曲线是很抽象的,需求孔可能更有立体感更形象一些。
表示供给的当然是供给曲线,如果有想象力,可以想象为供给轴——一个弯曲的圆棒。
供给与需求怎样才能配合?显然是供给轴进入需求孔,需求孔把供给轴包含,间隙配合最容易,过渡配合次之,过盈配合较难。
供给轴与需求孔的过盈配合就好像生产的东西多供给轴的尺寸偏大,进入需求孔很难。
去产能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把供给轴过大的尺寸加工掉。扩需求什么意思呢?就是要把需求孔扩大一些。
供给轴与需求孔的间隙配合就好像生产的东西少供给轴的尺寸偏小,进入需求孔倒是容易,但是咣当,需求没有被满足。
我们不妨在回到抽象,供给是供给曲线不是供给轴,需求是需求曲线不是需求孔。那么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是什么关系?这简单了: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啊。
但是西方经济学却认为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是交叉的。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究竟是重合还是交叉呢?哪一个是对的?
显然,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才是对的。这样不管是什么情况,供给总能满足需求。
假设需求曲线一定,供给量多的时候价格一定是低的,供给量少的时候价格一定是高的。
假设供给量一定,需求增加的时候价格会上涨,需求减少的时候价格会下降。
需求曲线不变的时候,价格与供给量是反方向变化的: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价格上涨。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是需求曲线的一部分。
需求曲线移动的时候,供给曲线随之移动。需求拉动供给,供给总是跟着需求走。
供给与需求是配合关系而不是交叉关系。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1 13:06:04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8-11 12:29
不会看图吗?需求曲线的两端离最大可能售出量还远着呢。9500吨,有需求对应的。
你按照你的臆想画了个图,然后拿你的图就可以证明你的臆想了?

这样,你画一个太阳围绕地球旋转的图,然后你拿这个图不就可以证明太阳围绕地球旋转了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1 13:07:1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8-11 12:32
本来供给与需求也不是线性的,抽象为线性,只为研究方便罢了。我说过需求窄带的事,忘了。
现在又发展了 ...
你拿不出事实根据来,再发展也是臆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1 13:13:20
wzwswswz 发表于 2019-8-11 13:07
你拿不出事实根据来,再发展也是臆想。
猪肉价格高,供给量少。事实明摆着。价格高与供给量多不会同时出现,懂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1 13:45:35
西经的供给量很多资料是这样定义的:在一定时期某一价格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某种商品数量(主要采用高鸿业教科书的定义)。
      据笔者研究,供给包括生产、向市场提供出售、售出三个环节。显然,西经的供给量针对的是第二个环节——向市场提供出售。也就是说生产已经完成,准备向市场提供出售。
      但是我们还是要思考一下,生产者向市场提供出售,生产者的目的是什么呢?显然,生产者是为了将向市场提供出售的商品售出获得收入,而不是仅仅向市场提供出售就不走向下一个环节售出了。
      假设一定时期,生产者生产的商品数量是A,向市场提供出售的数量是B,售出数量是C。A、B、C哪一个是供给量?这是生产者每一时期都要面对的事情。答案显然是C。售出的商品量才是供给量,这个供给量是现实的或实现的供给量。
       我们有时也把可能性的或尚未实现的售出量也说成是供给量,看来西经的供给量定义不足以说明这个问题。
我们不妨修改一下供给量的定义:在一定时期生产者计划必须售出并且能够售出或者已经售出的商品数量,这个商品数量对应一定的价格。
      笔者为什么用计划取代了愿意呢?因为既然形成了计划,那必然是愿意的,生产者几乎每天都在做计划,用计划比愿意更能准确地说明生产者——即企业的行为。愿意更像私人而不是法人的行为。
      笔者为什么把提供出售改为售出了呢?因为售出更符合生产者生产为了销售的目的,提供出售只是供给的一个中间环节,缺少了售出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笔者为什么加上了已经售出呢?因为已经售出是现实的事件,现实中售出的商品量人们也说是供给量。当然也说成交量,成交量一定是供给量。不加上,与现实的说法不符。当然,成交量只是现实的供给量,供给量不只是成交量。
      笔者为什么把价格说在商品数量之后——这个商品数量对应一定的价格呢?因为在需求曲线一定的前提下(注意:在售出的那一时期,需求曲线是一定的),计划售出的商品量——供给量确定才会有价格的确定。供给量在先是原因,价格在后是结果。不是市场上有了一定价格才有一定的供给量,试想:没有供给量哪里会有价格呢?这一点,西经在研究完全竞争时,说的很清楚也很正确。整体的生产者面对的是斜向下的需求曲线,整体的供给量与需求曲线结合使市场价格确定,个体生产者只能按这个确定的价格销售,个体生产者面对的是水平的需求曲线,这个确定的价格,个体生产者的生产量可以全部售出不受限制。
      说到这里,其实也说出了供给量的一个隐含的指向,即供给量是指向生产者整体的,不是指向生产者个体的。如果说生产者个体供给量,一定要加上“生产者个体”字样。
      供给量,西经的定义与供给量的事实并不相符。笔者尝试对供给量定义根据事实存在进行修改,或许还不是很准确,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1 14:19:11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8-11 13:13
猪肉价格高,供给量少。事实明摆着。价格高与供给量多不会同时出现,懂吗?
因果关系本来就是先因后果的关系,不同时出现当然很正常。
说你爹是你的原因,你是你爹的结果,必须你和你爹同时出现,才成立吗?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1 14:26:53
wzwswswz 发表于 2019-8-11 14:19
因果关系本来就是先因后果的关系,不同时出现当然很正常。
说你爹是你的原因,你是你爹的结果,必须你和 ...
注意:你又开始错误类比,诡辩。
你连西经的供给量是什么都不知道。你说说西经的供给量是什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1 15:30:32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8-11 14:26
注意:你又开始错误类比,诡辩。
你连西经的供给量是什么都不知道。你说说西经的供给量是什么?
因果关系是前因后果的关系,这是普遍性。用你爹和你的关系为例,是用个别来解释普遍性。你把用个别解释普遍性,再用普遍性解释个别叫做“类比”?
你又一次自证了你的无知与卖弄无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1 16:12:25
wzwswswz 发表于 2019-8-11 15:30
因果关系是前因后果的关系,这是普遍性。用你爹和你的关系为例,是用个别来解释普遍性。你把用个别解释普 ...
不知道西经的供给量是什么,还谈什么价格与供给量的因果关系。是不是很可笑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1 16:39:15
[shy]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1 17:19:37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8-11 16:12
不知道西经的供给量是什么,还谈什么价格与供给量的因果关系。是不是很可笑啊?
那是你不知道,例如,你还以为西经的供给曲线总是需求曲线不变为前提的,你还以为西经的供给曲线总是以生产能力和生产量不变为前提的。
这些都证明你根本不懂西经的供给曲线。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1 17:22:43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8-11 16:12
不知道西经的供给量是什么,还谈什么价格与供给量的因果关系。是不是很可笑啊?
废话少说,拿出生产者制定的销售计划有必须售出量的证据来。拿不出来,你就是在编造谎言,胡说八道。
拿出生产者计划的必须售出量与实际售出量总是相等的证据来。拿不出来,你就是在编造谎言,胡说八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1 20:11:24
wzwswswz 发表于 2019-8-11 17:22
废话少说,拿出生产者制定的销售计划有必须售出量的证据来。拿不出来,你就是在编造谎言,胡说八道。
拿 ...
不敢回答,转移话题。诡辩论又开始了。请回答:西经的供给量的意义。直接回答。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1 21:22:4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8-11 20:11
不敢回答,转移话题。诡辩论又开始了。请回答:西经的供给量的意义。直接回答。
我主贴就是要求你提供这方面的证据来证明你的观点,你眼瞎还是脑瞎看不见?
所以,你拿不出证据,就证明你所谓的供给量就是你编造的谎言,就是胡说八道。
西经供给量的意义我早就说过了,书上也有,你不懂是你无知,忘了我说过了那是你选择性失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2 05:16:57
wzwswswz 发表于 2019-8-11 21:22
我主贴就是要求你提供这方面的证据来证明你的观点,你眼瞎还是脑瞎看不见?
所以,你拿不出证据,就证明 ...
还是不敢回答,请你直接回答。西经的供给量有定义,但是我要看你的理解是什么。
西经的定义,供给量是某一时期,某一价格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量。
你认同吗?
梁小民解释,供给量是既有供给意愿又有供给能力。供给能力包括过去的存货和本期生产量之和。
按价格高供给量多的供给定律,现在猪肉价格高,供给量怎么是少?你能解释吗?
你还是回答,供给量到底是什么吧。西经的供给量定义是错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2 08:14:01
wzwswswz 发表于 2019-8-11 21:22
我主贴就是要求你提供这方面的证据来证明你的观点,你眼瞎还是脑瞎看不见?
所以,你拿不出证据,就证明 ...
还是不敢直接回答问题:你理解的西经的供给量是什么。既然不知道,那说什么价格与供给量的关系就是扯淡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2 10:31:58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8-12 05:16
还是不敢回答,请你直接回答。西经的供给量有定义,但是我要看你的理解是什么。
西经的定义,供给量是某 ...
你懂不懂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前因后果的关系,而并非就是同时关系
因此,价格高,供给量多,作为因果关系,那就是价格高,供给量就会多,即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商品就会多,而并非就是在价格高的同时供给量多
这就像太阳高度角大,气温就会高一样,而不是太阳高度角的时候同时大。

因此,只有当价格高,供给量不会多时,你才能说价格高,供给量多不成立。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2 10:34:39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8-12 08:14
还是不敢直接回答问题:你理解的西经的供给量是什么。既然不知道,那说什么价格与供给量的关系就是扯淡了 ...
你为什么不敢回答我主贴的问题?你害怕什么?如果不害怕,那么
请拿出生产者制定的销售计划有必须售出量的证据来。拿不出来,你就是在编造谎言,胡说八道。
请拿出生产者计划的必须售出量与实际售出量总是相等的证据来。拿不出来,你就是在编造谎言,胡说八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2 10:38:31
wzwswswz 发表于 2019-8-12 10:31
你懂不懂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前因后果的关系,而并非就是同时关系!
因此,价格高,供给量多 ...
你先把供给量搞明白再说话。
如果供给量像梁小民解释的,是生产量与以前的库存之和——这就是供给能力所代表的,那是价格一出现,供给量就会同时出现。
如果供给量是生产量,那么价格只是一个信号,众多生产者看到这个信号会进行决策生产多少,但具体生产总量难以事先确定(与价格保持对应关系),只能是事后统计。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2 10:44:28
wzwswswz 发表于 2019-8-12 10:34
你为什么不敢回答我主贴的问题?你害怕什么?如果不害怕,那么
请拿出生产者制定的销售计划有必须售出量 ...
告诉你供给轴与需求孔这样的事了,还不明白?
计划与实际当然可以不符。但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可以认为实际售出量就是计划售出量。
看看我的用词:必须售出、能够售出,计划售出不售出是不行的。说过的话就要算数,不是扯淡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2 13:08:50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8-12 10:38
你先把供给量搞明白再说话。
如果供给量像梁小民解释的,是生产量与以前的库存之和——这就是供给能力所 ...
再说一遍,你先把因果关系搞搞清楚。
因果关系是前因后果的关系,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而并非同时存在的关系。即有了原因,就会引起结果,而并非是有了原因,同时就已经存在了结果。
因此,当前的价格高,作为原因,它所引起的供给量多未必就是同时已经存在的。如果因为生产周期的原因,它所引起的供给量多只能出现在明天、后天或更长时间以后,你就能说明天、后天或更长时间以后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就不是供给量吗?你就能说由价格高引起的供给量多不是由价格高引起的吗?

在原因与结果的关系上,还需注意多因一果的情况。某原因能引起某结果,但如果其他原因引起的相反结果把某结果抵消掉了,那也否认不了某原因与某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同理,因为猪瘟疫等原因把猪肉供给量增加的结果在总体上抵消掉了,那也无法否认价格高与供给量增加之间的因果关系,因为在未受瘟疫等负面因素影响的场合,猪肉的供给量确实增加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2 13:13:13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8-12 10:44
告诉你供给轴与需求孔这样的事了,还不明白?
计划与实际当然可以不符。但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可以认 ...
不要狡辩!
因为两者是不可能一样的,绝非你说的什么误差之内。煤炭、钢铁等去产能之前产品大量积压就是你说的误差之内?
并且,只要不一样,那么按照你的观点,就会有两个不同的供给量,你的理论就不能自洽,就是错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2 13:18:31
wzwswswz 发表于 2019-8-12 13:08
再说一遍,你先把因果关系搞搞清楚。
因果关系是前因后果的关系,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而并非同时存在 ...
生产量与价格才是不同时关系——价格是原因
提供出售量是与价格同时的——?
计划必须售出量也是与价格同时的——价格是结果
你默认供给量是生产量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2 13:27:00
wzwswswz 发表于 2019-8-12 13:13
不要狡辩!
因为两者是不可能一样的,绝非你说的什么误差之内。煤炭、钢铁等去产能之前产品大量积压就是 ...
去产能之前,产量过多,超过了需求孔范围。
供给必须按需求供给,所以供给轴只能进行加工掉多余部分,多余部分作为库存。

我的供给量是计划必须售出而且能够售出的或已经实现的售出量——不是生产量。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2 13:53:1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8-12 13:18
生产量与价格才是不同时关系——价格是原因
提供出售量是与价格同时的——?
计划必须售出量也是与价 ...
只要是因果关系就一定是前因后果的关系,所以,并非是同时存在的关系。

不承认这一点,只能证明你根本不懂因果关系。

生产量是供给量的基础,即便是由库存转化来的供给量,基础还是生产量。
另一方面,在讨论供求关系的时候,供给为一方,需求为另一方。对于供给方来说,增加生产量本来就是从属于增加供给量的,因为生产就是为了供给。所以,只要是增加供给量,是无须区分是库存转化还是增加生产量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2 14:01:01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8-12 13:27
去产能之前,产量过多,超过了需求孔范围。
供给必须按需求供给,所以供给轴只能进行加工掉多余部分,多 ...
你以为去产能之前那些企业生产的产品都是计划不出售的?
我们现在讨论的是计划量是否等于实际售出量,只要不等于,你把两者看成是相等的就是胡说八道。

你的问题就在于,为了否认供给曲线,不顾事实,把作为供求双方交换结果的售出量说成是存在于交换之前的唯一的供给量,所以才编造了“必须售出”的谎言,为此还要千方百计地否认客观事实。
你这种手法是在太下三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2 14:08:34
wzwswswz 发表于 2019-8-12 13:53
只要是因果关系就一定是前因后果的关系,所以,并非是同时存在的关系。

不承认这一点,只能证明你根本 ...
看来,你把供给量理解为向市场提供出售的量了,这意味着生产已经完成了,没有完成生产是无法向市场提供出售的。
这问题就变为:一定生产量与库存量之和,如何向市场提供出售?或者说如何供给?
假设这里向市场提供出售就是为了售出不是为了摆在市场不卖。
那么供给(售出)的可能性是什么呢?这个时候,需求曲线是一定的。
供给(售出)只能按需求曲线的要求来进行。也就是说,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重合,是需求曲线的一部分。
说个数据吧。假设生产量+库存量=10000吨。那供给量一定是小于等于10000吨的。
例如10000,9999,9998,9997,9996,9995等等等。
供给量越少,可以卖的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多,可以卖的价格越低。
显然,供给量是价格的原因。
供给量在先,价格在后。但成交时,供给量与价格同时确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2 14:13:56
wzwswswz 发表于 2019-8-12 14:01
你以为去产能之前那些企业生产的产品都是计划不出售的?
我们现在讨论的是计划量是否等于实际售出量,只 ...
计划是按需求计划,计划了必须售出。成交量就是计划售出的证据。
企业不是闹着玩的,计划卖但不卖了。
当然,计划与实际一定不完全相符,完全相符是神仙。
我们以售出的量为准,售出的量就是计划必须售出的量。

你不服我的定义,你拿出你的定义来说说。不是又不敢说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2 14:36:1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8-12 14:08
看来,你把供给量理解为向市场提供出售的量了,这意味着生产已经完成了,没有完成生产是无法向市场提供出 ...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重合完全就是你的臆想。
我已经说过了,价格太低,有的生产者就会选择不卖。不然,你到超市看看,是不是每天的货架上都必须卖空?
不然,超市有些卖不出去的商品不降到0.1元、0.01元,而要选择下架呢?淡季的旅店,价格太低根本就不会出租客房。

所以,价格越低,愿意出售的量就越小,这是一个事实。所以,供给曲线根本就不可能是与需求曲线重合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9-8-12 14:43:07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8-12 14:13
计划是按需求计划,计划了必须售出。成交量就是计划售出的证据。
企业不是闹着玩的,计划卖但不卖了。
...
问题是供给者根本不可能知道需求量是多少,不可能知道总供给量是多少,所以,计划出售量与成交量根本就不可能是相等的。
成交量只是成交的证明,而不是计划的的证明。

你去看看上市公司的年报,凡是讲了当年销售计划的,年终有没有完全一致的?所以,你把售出量当成计划量就是在胡说八道,目的就是为了证明交换之前只有唯一的供给量。
为了证明你的胡说八道,竟然采用歪曲客观事实的手法,实在太下三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