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开石供给量定义如下:
“在一定时期生产者计划必须售出并且能够售出或者已经售出的商品数量,这个商品数量对应一定的价格。”(
https://bbs.pinggu.org/thread-7248855-1-1.html)
这样一个定义至少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必须”总是相对于“非必须”而言的。因此,既然有“计划必须售出的商品数量”,那么当然就有“计划非必须售出的商品数量”。
因此,请石开石向我们提供有关证据:哪个生产者的销售计划有“必须售出的商品数量”与“非必须售出的商品数量”之分?
其次,如果一个生产者的销售计划并没有“必须”和“非必须”之分,那么请问,这个销售计划到底应该算“必须售出”的计划,还是“非必须售出”的计划?为什么?
第二,“必须售出的商品数量”与“已经售出的商品数量”未必是同一个量。
因为,计划必须售出的量如果超过了市场的最大需求量(通常是供给方所能够接受的最低价格上的需求量),那么已经售出的数量就一定会少于必须售出的数量。
相反,如果必须售出的数量少于市场的需求量,那么已经售出的数量就完全可以超过必须售出的数量而包括一部分非必须售出的数量。
这样,按照石开石的定义,我们就有了两个不同的供给量,一个是“计划必须售出的商品数量”,一个是“已经售出的商品数量”。请问石开石:市场上的供给量到底是哪一个?
第三,“必须售出的商品数量”与“已经售出的商品数量”形成的时间是不同的。
前者形成于买卖双方发生交换之前,而后者则是买卖双方交换的结果。按照石开石所说的“供给量在先是原因,价格在后是结果”,那么显然只有前者才是供给量。那么后者由怎么可能是供给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