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制度经济学
2049 7
2010-03-05
目前做代理问题,想将题目中所述的“情感距离”作为变量之一,例如董事会与管理层的情感距离,外部董事和内部董事的情感距离,等,我想也不完全是我们所谓的“关系”,这里涉及到情感距离的远近,比如独立董事是大学教授,董事是教授的学生,这就是比较近的情感距离;而一般的点头之交就是比较远的情感距离。

不知各位就此问题有何洞见,遇到精彩讨论我将不吝奉上100论坛币。谢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3-6 11:51:18
如何把“情感距离”作为一个变量,往往是国内外学者研究代理问题忽略的一个问题。在建立模型时,可设定“情感距离”(ed)为虚拟变量,即:当存在比较近的“情感距离”时(比如亲戚、朋友、师生等关系),ed=1;否则,ed=0。此外,情感距离应该还包括很多方面,“家庭背景”、“父亲的政治地位”等可视情形考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7 17:48:52
lingyun4319 发表于 2010-3-6 11:51
如何把“情感距离”作为一个变量,往往是国内外学者研究代理问题忽略的一个问题。在建立模型时,可设定“情感距离”(ed)为虚拟变量,即:当存在比较近的“情感距离”时(比如亲戚、朋友、师生等关系),ed=1;否则,ed=0。此外,情感距离应该还包括很多方面,“家庭背景”、“父亲的政治地位”等可视情形考虑。
首先很感谢回答。但是我一直觉得虚拟变量很难解决这个度量问题,一来它有些过度简化,二来何为“远”和“近”还有待商榷。其实我叫它做“情感距离”,就是希望能够更加具体地量化这一“距离”变量,不然误差可能会很大。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9 14:43:32
若想把“情感距离”这一指标量化,倒也不是说难的无从下手。可采用“赋值法”,问题是该如何赋值。
   首先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有诸如此类的“关系”构成,我们不可能把每一种关系都罗列出来,然后进行逐一赋值,其实也完全没这个必要。至此可以把所有的这些关系分为三大类:亲戚关系、朋友关系和没关系。
    具体来说,亲戚关系(ed1):是指存在着血缘的关系,但此处我们把夫妻关系也纳入其中。
    朋友关系(ed2):包括朋友、同学、同事、师生、甚至于和上级的关系等。
    没关系(ed3):包括素不相识和点头之交。
    如此一来,现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进行排序赋值,也就是楼主所说的“何为‘远’和‘近’”?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历来倡导“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纲常伦理大道,由此处的顺序可以看出“孝悌”要位于“忠信”之上,就是说“亲戚关系”要大于“朋友关系”。具体到代理问题上就是,某某之间存在“亲戚关系”时代理成本最大,其次为“朋友关系”,最后为“没关系”。最终的赋值可以为ed1=1,ed2=0.5,ed3=0。
    需要说明的是,即便如此,也难逃主观性之嫌。比如说“点头之交”就真的一点也不存在代理成本?但我们研究问题有时候不能过于苛刻,否则将难以进行。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9 18:25:41
这个问题我上学期已经研究过了,哈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10 11:38:54
海纳百川250 发表于 2010-3-9 18:25
这个问题我上学期已经研究过了,哈哈!
请问可否方便私下交流一下研究的思路呢? 万分感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