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济学论坛 三区 宏观经济学
1269 0
2019-08-20

货币的职能主要是: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另外三种职能则是在两者的基础上形成的派生职能。在《美国经济怎么了之一 经济模式》详细的介绍过,货币在商品流通中的作用。微观层面上,人与人之间的商品交换在货币介入后效率大幅提升,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扩展到国家层面上也是一样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跨国之间的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国家之间的贸易也需要国际认可的货币来促进商品交换。

与微观层面个人之间的交换一样,如果仅限于两个国家之间的商品贸易,对国际货币的需求就比较小,并且在这种双边关系下,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可以通过自己的本币作为交换的凭证。不过这种模式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两国之间的贸易是平衡的,相互之间能满足对方的需求。但是在目前全球贸易已经深度“产业链化”的今天,这种单纯的双边关系远不能满足复杂的需求,充其量只能是补充。多元化、复杂化、深度融合等已经是目前国家间贸易往来现状。因此,国际货币的重要性就不言自明。

目前现行的国际货币的有以下两种方式:

一是类似于“欧盟”的这种欧元模式,成立凌驾于ZF之上的ZF组织,发行货币,使之成为国际间贸易往来的统一货币;

二是“美国模式”,依靠一个在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都非常强大的国家的货币作为主要货币为国际间的贸易往来提供资金需求。

由于第一种模式要求各国之间高度信任,经济高度融合,且经济发展水平较为一致。由于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很难造就这样的环境,所以这种模式比较难推进(这种模式的问题是,由于各国之间经济发展的绝对不平衡,统一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互之间是独立的,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政策执行比较难,并且由于各国之间资源、经济发展不平衡,货币层面的统一很容易造成各国之间政策步调的不一致,相互掣肘的现象)

本文我们主要分析第二种模式,这是因为这种模式是目前正在运行的,且对美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根据第二种模式,我们将货币提供国定为美国,其他的为“外围国家”,这种模式下,按照国际收支账户的科目,美国为外围国家提供资金的方式可以分为:通过借贷方式提供;通过对外投资提供;通过进口商品消费提供,转移支付等等。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将这个模式分为两个阶段:

一是货币发行阶段,也就是美国为外围国家提供资金的方式(金融层面);

二是货币流通层面,即外围国家拿到用于交易流通的美元后,怎么与其它国家展开贸易交易(经济层面)。

如果美国通过借贷方式给外围国家提供贷款,并保证国内强大的生产能力的话,美国将会成为全球的债权国。这种方式的弊端在于借贷的量级不大,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很难满足资金需求,同时美国国内的高成本也不支撑美国保持强大的生产能力。

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结合美国在生产能力方面的制约,美国最终选择了对外投资及消费的模式,也就是“美国向全球负债的模式”,这种模式的结果就是美国经常账户的恶化,为了减缓经常账户的恶化,美国通过打造全球产业链并垄断高新技术来获取价值链条中的大部分利益,但是外围国家始终还是会有一部分利益,就像中国一样,在获取微薄利益的同时保持了高储蓄率,用于国家的投资及研发投入,慢慢向产业链上游延伸,最终发展到能够影响美国的水平。另外,为了缓解国际收支的恶化,美国国内建立的强大的资本市场,以吸收流出去的美元,通过资本账户回流美国,一方面通过债券市场用于美国ZF的债券融资,另一方面也通过投入到资本市场后用于美国企业的研发、创业等,保证美国企业发展层面的资金需求。从而形成了一个闭环,周而复始的循环。

如下图所示,在这个循环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在于规模,也就是要求外围国家的规模相对较小,而美国经济规模在全球的占比要绝对大。原因在于如果外围国家经济规模越大,对美元的需求量越大,如果美国经济规模在全球的占比萎缩的话,就导致负债率越高,从而影响美元的信用,美元也就支撑不起全球的美元需求了。

逻辑是:在美元体系下,外围国家的经济规模占比越大,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规模就越大,对美元的需求量就越大,而外围国家的美元需求规模基本代表了美国的负债规模;外围国家经济规模占比越高,美国经济规模占比就下降,但是对应的是负债规模的上升,最终导致美国的负债率不断攀升(这里面还有美国ZF支出方面的问题,这里不做赘述,后期将做详细分析),最终影响信用,这是美国目前所遇到的主要问题之一。

同时美国为了维护目前模式的正常运行,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投入,主要是军事投入,也导致国防支出在GDP中的占比一直维持在高位,负债水平提升速度太快,过度的消耗了自身的资源。加剧了这一模式基础的崩塌



作者:聪萌财经
链接:https://xueqiu.com/2409349207/131426684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