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貌协会坐大
63%女性当选人的外表比一般人漂亮。
宋朝翰林学士洪迈的《容斋随笔》,曾记载唐朝选拔官吏的4个标准:身(面貌端正)、言(长于口才)、书(写字漂亮)、判(文笔奇佳),洪迈批评唐朝把长相当做选官的标准,不能不遭致众人非议,不过,事实上今日民主选举,这种「以貌取人」现象可说「于今尤烈」!
3位学者在2006年9月的一篇文章〈The Looks of a Winner: Beauty, Gender and Electoral Success〉,研究芬兰多次选举,分析发现各候选人的外表,比他们的能力、智能、可信任度等,更能解释得票率高低,而且这个「美貌贴水」(因美貌而获得的利益)对女性候选人的好处比对男性还大:当选的男性,只有40%其外表被评为「水准以上」,但当选的女性政治人物,却有63%的外表优于平均。
这3位学者是把芬兰共1,900个候选人,刊登在其竞选广告上的照片,给在美国、德国、瑞典等2,700多位居民来品头论足,这些国外居民事前并不认识这些芬兰政治人物。
分析发现,男性居民对当选或落选的男候选人,给他们的外表评价其实都差不多,但女候选人却是另一个故事。女性当选者得到的长相评价,都明显比落选者高。若是在同党、同选区的竞争,美貌则是唯一「统计上显著」影响结果的因素。
若现任候选人竞选连任,外表就不是重要因素,但对新参选者来说,长相仍是关键:新参选而当选的女性,有65%的外表比其它平均新参选者要好,男性则是57%。
整体来说,最帅的男候选人,其得票率比最丑的男候选人要高6到8个百分点,而最漂亮的女候选人其得票率,甚至比最丑的女候选人还要高10个百分点。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曾称,1950年代英国流传一句话:「如果政党推一头猪出来选,我们照样投给这只猪。」如今选民对政党推出的候选人,不分优劣照单全收的现象已一去不返。在选民自主意识高涨下,政客必须重视外表,让选民「赏心悦目」,才有可能脱颖而出,如美国哈佛大学教授Linda Bilmes所说,对那些摇摆不定、却能左右选举结果的选民来说,候选人长相有特别大的影响力。
近年来最不修边幅的政治人物,或许是正在美国纽约州监狱服刑的参议员James Traficant,此人连续9次当选参议员,最后因为诈欺、逃税等罪名入狱,他在公众场合出现时,总是一头不加修饰的乱发,他曾公开说:「我是否用割草机整理头发?我想是的。」从政者就算姿容奇陋,亦不碍其能散发出令人折服的气质魅力。据《世说新语》〈容止〉,汉末,魏王曹操有次要见匈奴来的使者,担心自己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不足雄远国」,于是叫手下一个长相庄严威武的崔琰来冒充他,曹操自己则假扮成崔琰床头边的带刀侍卫,事后曹操派人问这个使者,该使者说:「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曹操得知,派人追杀此使。
政治人物长相漂亮虽有先天优势,但若刻意追求外表,恐怕是舍本逐末。大文学家林语堂在《论读书》中就说:「若欲求美男子小白脸,尽可于跑狗场、跳舞场,及政府衙门中求之。」又说:「有漂亮脸孔,说漂亮话的政客,未必便面目不可憎。」对那些长得漂亮的政治人物,可说极尽讥讽之能事。林氏若见当今政坛帅哥美女当道,恐怕更要发出不平之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