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驱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有四个:即技术进步、人口红利(或结构性变化)、制度红利和资产货币化/资产证券化。驱动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和创新,由此导致的全产业链上的产业组织模式、生产方式升级和商业模式变革。公司研究层面,最重要的是看企业家精神、企业文化和公司治理结构,我认为这才是企业本质上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的财务表现是结果与阶段性的现象。
2.股权投资的本质是要去把握超强的阿尔法能力,即产业(或生意)相对于宏观(与社会进步)的阿尔法与企业相对于行业的阿尔法,这个Alpha能力主要来自于企业家精神。通过交易获得Beta收益非常难以持续优化投资者本身的能力,贝塔本身也是一个金融数学问题。
3.如果这个企业没有为它的上下游、消费者创造价值,而因为某种不可持续的资源(或“关系”)独占而赚到钱,我认为这根本不是竞争力,甚至是负的竞争力。
价值规律在长期是非常有效的,但是在短期可能是无效的,甚至说大部分时候短期是无效的;但价值反馈的短期无效性也恰好证明了长期的有效性。
4.当前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增长驱动力是技术进步的积累与人口结构的变化(主要是工程师红利与中产阶层的崛起),在全球贸易红利与土地货币化空间逐渐减弱的这个历史时期,尤其需要进一步开放与深刻的市场化、法治化改革,重启与进一步释放制度红利。
但同时,这个时期也具备三个重要因素的叠加:第一是有最庞大的工程师和高素质劳动力群体;第二是有最庞大的本土需求与产业配套的网络效应;第三是有最庞大的股权融资市场。这三者最后一定会形成“化学反应”,会不断冒出很多好的商业模式和好的公司。
5.产品力是一个好生意最本质的基础,渠道能力是一个好产品的基本能力,没有好产品的营销本质上是积累负口碑,品牌是好产品在时间与空间(更大的市场与受众)上的积累、是在用户心智上的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