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为何悲沧回应国人别用空洞道德衡量:阳民经济学第101讲】
今天阳民要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李嘉诚先生为何要悲沧地回应国人别用空洞道德衡量他的行为。
第一,李嘉诚先生强调他不是道德家、教育家、更不是什么阴谋家、Politician,我仅仅就是一个商人而已。
李嘉诚先生为何强调自己只是商人,就是避开人们期望他对时局的表态。其实,阳民觉得,此时此刻,他的不表态就是最大的态度。记得2012年左右,阳民对企业家避开谈Politics很鄙视,认为他们都是胆小鬼,没有担当和社会责任。但是今天阳民看到了李嘉诚先生的公开回复之后,反而对企业家同情甚至怜悯。
第二,他说他和多数普通潮汕人一样,父亲安排我祭拜孔子儒学,进入观海寺小学念书,读的是一些传统爱国爱家的思想书籍。我成绩既不优秀,也不很差,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孩子,放在街头,站在村口,和其他人没有什么异样。
李嘉诚先生为何强调他尊崇孔子儒学,因为儒学要求的爱国爱家是双向的和双面的,不是单向的。此时此刻,李嘉诚先生说出这种话,真的太难太难了。坦率地说,一个87岁的老爷子面对国人非难的时候出来说这种话,真的太悲沧了,阳民看了就流泪了。
第三,他说他不是白手起家,他创业的时候得到妻子家族的帮助,这一点他从不讳言。他要求不要把他打扮成白手起家的商业之神,他感谢在他创业之初支持和帮助我的所有人。不过他并不是什么富二代、也没有去吃软饭,他最终靠的是自己的能力,还有天时和运气。他说,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因为全球价值链的全球布局,HONGKONG加入了真正的全球化浪潮,所以来料加工业兴起,欧美的生产转移到HONGKONG,这是他顺应时代潮流的机会并成为“塑胶花大王”。
第四,李嘉诚先生强调1967年HONGKONG的左运,导致HONGKONG的房地产一落千丈,那时候一些人卖掉了房子和土地离开了HONGKONG,而他恰恰从这些人手里接过了廉价的房产和土地,并成为后来的HONGKONG首富。李嘉诚先生强调,在这个过程中,风险和利益都是巨大的,也是均沾的,他不认为这有什么道德准则和商业原则的错误,它就是一桩生意而已,可能赚,也可能亏,而且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高风险生意。他说既非阴谋论,也不是什么Political筹码。
阳民认为,在此时此刻,李嘉诚先生能坦言他当时的心路历程,是了不得的老人家,值得所有人尊敬和尊重。
第五,他说上个世纪70年代末、90年代初、97年HONGKONG回归之际,HONGKONG的社会波诡云谲,各种传言甚嚣尘上,在每一个Political关键的节点,都有大量的动摇者裹足不前,甚至逃之夭夭。每一个人都面对这些艰难的选择。他强调,他只是一个商人,在每一个关键节点的选择上,他认为风险与利益同在,和很多人判断不同。于是他在大陆遍地投资,港口、地产、金融、科技等领域都有涉及。他特别强调,他选择与官方进行合作,官方在Politic上同样获得了巨大的回报,这本质上依旧是一门生意,尤其是风险和利益同在且巨大的生意。他感谢当时的官方和ZF,但他也帮助了ZF和官员,给ZF带来了急需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让HONGKONG乃至全球商界对中国更有信心。他说,在本质上,他们可以相互感恩,但是互不相欠。阳民把“互不相欠”重点标注出来,重点读出来,就是表明李嘉诚先生不想在任何时候被解读为Political筹码和Political绑架,也不愿意被道德绑架,实际上,任何生意,只要不是强制,都是双赢的。
第六,也是最后一句话,他说他今年87岁了,已经是古稀之年,安全比利润对他来说更重要。他希望他的人生能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而不想在晚年再横生枝节。他也希望他的家人和他的商业在他故去之后,正常运转,得到良好的继承。阳民认为,这恰恰就是一个87岁老人家的心声,也是作为企业家的理性的选择。
因此,李嘉诚先生的理性行为选择是典型的企业家的经济行为,这就是李嘉诚先生所有决策成本最小化。其次,此时此刻,李嘉诚先生保持中立态度的根本点,仍然是成本最小化的理性选择。最后,阳民建议各位去认真看看HONGKONG的来龙去脉,甚至1840年前的所有历史,这样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