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版块 我的主页
论坛 经管考试 九区 经管在职研
3245 10
2010-03-07
1、专业课笔试:  满分100分      11个专业均采取闭卷考试,集体评阅。
2、专业课口试:   满分100分
      命制若干个试题,采取由考生抽签的方式确定个人的口试题目,每名考生时间约30分钟,当场给出评语和分数。
3、外语口语(含听力)水平测试:   满分50分
外语口试测试考生基本的听说能力,重点检测考生是否基本掌握外语工具。每名考生时间约15分钟,当场给出评语和分数。
4、综合素质面试:    满分50分
      综合素质面试和专业口试同时进行,主要对考生的思想政治状况,科研能力,发表论文、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进行了解。当场给出评语和分数。
5、复试成绩计算
      专业综合课笔试成绩60分以上,专业课口试成绩60分以上,外语口语水平测试成绩30分以上,综合素质面试成绩30分以上,即为复试合格。



附:人大经济复试宝典


首先声明:这份资料是在网上收集到的,资料有些老,而且其中以金融学和政经内容为主。除了政经外,还包括一些复试流程,复试经验、复试口语方面的介绍,一共有258页。可以参考一下(象征性地收1金)
这是目录:
Part I:复试解密
Part II:复试经验谈
Part III:历年金融学综合试题及解答
Part IV:笔试试题及解答
Part V:专业及英语面试题
Part VI:复试备考试题
Part VII:复试备考试题解答
Part VIII:复试口语

http://www.pinggu.org/bbs/thread-682702-1-1.html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全部回复
2010-3-7 17:07:01
复试经验之一

(1)笔试:当时我们出了16道题,然后从中人选四道,题不难,一是比较基础的东西,比如像我们去年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等等;另外就是当年比较热门的经济热点,这就需要在考试之前把当年的经济热点问题收集出来,并且进行分析,看看专家的观点,考试时不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可以把以前看的专家的观点罗列出来。

  (2)综合面试::综合面试也分为两部分,一是自己的最基本情况的介绍:先介绍一下自己的本科毕业学校专业等;二是一些专业课方面的东西,老师主要是问一些大面上的问题,比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什么,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的产权概念分别是怎么界定的等等。这些都需要在初试之后有针对性地准备一下,并且还得把经济热点问题在总结一下,可以上网搜出来,老师不会问太刁难的问题。这部分大概二十分钟左右,实际上没那么长时间。

  (3)英语口试:也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简单的英文自我介绍,这个只需在之前大概准备一下就行;再一个就是一个专业课的名词解释,口试之前先抽签选择回答的题目。大家要把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课本后边的英文附录上的专业名词全部看看,然后查查英文版的书,找一下它们的解释,不过只要大概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就行,每人大概七八分钟,很快的。

  对于西方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国际贸易等专业来说,相对热门一些,所以复试的人比较多,竞争要激烈一些,最后有很多人会被淘汰,不过会在经济学院内部调剂的,一般不怎么刷掉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7 17:18:29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复试要义

第一项


进行的是专业课笔试。题目涉及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当前的一些热点问题。以往盛传初试考理论复试考热点,但自从07年财政金融学、商学院、经济学院初试统一采用经济学综合试卷之后,初试考查的是经济学基础理论知识,而专业基础知识的考察则放到复试环节。有可能在复试笔试卷上会有一道涉及热点问题的专业题,但笔试的绝大部分题都还是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07年政治经济学复试的专业课笔试科目是:当代中国经济理论与政策和经济学说史。没有具体的参考书目,也没有考试范围。更奇怪的是,结果没考经济学说史,而且也并不是考中国经济理论与政策,所出的五道题中倒有四道是《政治经济学》上面的,社会主义部分有,资本主义部分更不少。对于这样一种情况,也没人能够解释清楚。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专业课笔试时,也都考察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所以,踏踏实实把基本理论问题搞透彻,这才是第一导向。复试题目比初试时的题目深度加大,面更广,考生要在初试完后得赶紧准备,千万不可懈怠,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内抓紧时间复习和准备,最好先把《政治经济学》温习一下,有条件可以看看张宇编的那本《高级政治经济学》,另外经济学说史也要准备一下,以防万一。还可以看看本专业领域的一些学术论文等等。另外,对于17大报告,应该深刻领会,一些新提法新举措都要了然于胸。不管怎么说,早作打算早作准备是应当的!若要等到初试结果出来以后再做准备,仅仅复习十来天,恐怕会很仓促,结果就会很糟。



第二项


进行综合素质面试和专业课口试。考生先在面试点附近的几间教室内等待,等到开始时,会有师兄师姐或者老师过来叫,逐个进行。老师手上有张打印好的印有个人照片的名单,该名单是按初试成绩排名的,面试时则会按名单顺序进行或者逆序进行。进去一位同学后,下一个同学在门外等待。推开门,前排坐着两位师兄师姐,后面坐着三两位面试老师,讲台上的那张位置则是留给考生的。一般来说,老师先会请你简短地自我介绍一番(其实,老师手上有你本人的档案袋,对于你的情况他们已经事先知道一些),然后会针对你以前学校、专业,学过的科目,过往的成绩,看过哪些专业书籍杂志以及毕业论文进行一些提问,这个流程按复试办法来说就是所谓的“综合素质面试”,但问题都很随意,据实回答即可。与其他专业有所不同,07年政治经济学专业面试时,并没有采取抽题方式,而是由老师随便问一些问题,主要是就个人档案资料以及个人介绍展开提问的,偶尔也会问到专业方面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所问到的专业题中也并非全是热点,有热点,也有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点。考生最好能够思路清晰地表达出来,把被问到的题分析清楚。待你回答完后,他们会针对你的回答做一个连续性的提问,虽然看似很随便,但真正考察个人能力的地方也就在于此。对此,在复习准备时,应该立足基础理论,把专业科目的基本知识点搞熟悉,关注热点问题,查阅专业期刊。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要熟悉到什么程度呢?最好能达到让自己有条不紊地陈述一番的程度。专业面试题大都是金融学那本书上的,所以要好好看。




第三项


进行英语口试。英语口试主要是由本院老师中英语比较厉害的(一般都有过国外生活经历的)担当主考。对于英语好的同学,这个测试倒不是什么难题,但对于那些谈“英语”色变的同学来说,这简直就是鬼门关。虽然从“过来人”特别是那些考上了的师兄师姐的陈述中,英语口试也就是那么一回事,但是,在参考前还是要积极准备的。首先是自我介绍(当然这一环节大家都是有备而来的),但老师会给你制造麻烦,中途打断你,问你一些相关问题,或者直接不让你“照本宣科”的企图得逞。接下来便是抽题。不管抽到什么题,乍一看,都会被吓着。第一反应往往都是“这题让我用中文来回答恐怕都难,要用英语可怎么办”。毕竟平时用英语的机会少,更别说专业英语,一碰到专业问题自然感觉很陌生。其实,最主要的是要把心态调整过来,毕竟英语面试不会要求你有多么深刻多么有见地,它的要求自然比专业面试低一等,只要把所抽到的问题大致描述清楚就可以了。英语口语不好的,最好不要发挥太多,中规中矩就好了。然后由老师问一些与专业有关的知识,以及专业有关的最新信息。对于跨专业的学生还要问一些为什么该专业及涉及原来专业的知识的问题。


第四项


进行体检。体检跟政审那一环节差不多,基本属形式需要,一般不会出现什么情况。


摘自《人大经济学复试宝典》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7 17:18:47
“复试经验谈”系列之三


复试的九大误区及纠正措施



误区一:以为自己考分高(>370)就高枕无忧了,也不准备复试,反正一定能上。
纠正 :第一,考分高不一定排名高,人大财经学院复试线就是360分。
第二,即使排名高,照样被刷,尤其是非应届生和外校生,这次我复试刷的都是这2种人,而且400的都有。理由是:不懂本专业知识,上了没法做研究,只会考试!

误区二:认为复试前与导师见面,会引起反感,对自己不利。
纠正 :我保证这是不可能的,你去与导师见面,表明你的意向和询问导师情况,又不送礼,怎么会反感呢?面谈之后,说不定导师觉得你这人人际交往能力很强,印象好,就会要你。总之,复试前一定要与导师面谈,不要到口试完了才知道自己导师是谁!

误区三:认为复试中笔试很重要,使劲看书!
纠正 :1。首先不是本专业的,你看几天能抵得上人家4年的课?
2。其次口试的重要性远高于笔试,导师对你的印象是最重要的。我这次复试就是导师一句话说了算,根本不看笔试。

误区四:认为口试时随便穿穿就行了。
纠正 :你要是穿件乞丐装,显然是鄙视老师,涵养再好也不要你。但不要穿的太好,让老师有自卑感。大方整洁得体就行了。

误区五:觉得英语口试很难。
纠正 :英语口试一点不难。主要是自我介绍(事先背下来),家庭情况等(随便说说),如果**的话会问专业问题,这需要你背点专业词汇了。

误区六:认为自己是外校的,老师一个不认识,就不去见。
纠正 :你不认识老师,办公室总能问到吧。(家庭地址更好)然后去见面,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征服他。与推销有类似之处。

误区八:调剂的话,只要分高就行。
纠正 :首先建议大家不要调剂,因为调剂的大学一般不好,不如重考。其次,调剂更要看关系了,因为老师肯定优先考虑第一志愿和本校生。

误区九:认为公费是排总分和复试。
纠正 :公费排名每个学校都不一样,因为实行跨专业,考的专业课不同。有些学校只排公共课。这必须事先打听清楚,因为这也是内部操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7 17:39:05
楼主是老师啊。。您的意见一定好好收下!。。
谢谢您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2010-3-7 18:00:57
我也是10年的考生,估计都参加不了复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点击查看更多内容…
相关推荐
栏目导航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

说点什么

分享

扫码加好友,拉您进群
各岗位、行业、专业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