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方舟编译器,华为引领行业共同构建生态与社区,这是中国底层软件开源之路的探索。
2、“方舟”和“开源”,或许有理由把这两件事融合到一起来看。因为软件开源与社区建设,长时间以来都被认为是中国软件行业必须补完的关键环节。而方舟编译器的战略价值,恰好成为了一个契机与窗口。
3、一部开源史,也是一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产业革命史。
1969年,AT&T 贝尔实验室开发出了 UNIX。此后的10年,业界可以以低廉的成本获取 UNIX 源代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革新改进。1984年,理查德·斯托曼发起了 GNU 项目,目标是创建一个完全自由且向下兼容 UNIX 的操作系统。1991年,影响至今的Linux 内核诞生。事实上,大名鼎鼎的Linux在当时采用了GNU的系统软件集,可以说是对GNU项目的发展和继承。我们耳熟能详的安卓,就是采用Linux 内核编写的移动端操作系统。2008年大名鼎鼎的 GitHub 发布。这一平台的价值在于,它是一个开源的分布式软件版本控制系统,各种开源项目都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公开公平的软件开源,从而与全世界开发者共同打造更优软件体验。
4、开源史带给世界的结论,是平台化技术的开源是长期红利的基础,是产业繁荣的先导。不断适应时代需求的开源技术与开源社区生态,是叠层筑造的软件高塔。
5、对于广大APP厂商、软件开发者、互联网企业来说,对方舟编译器的理解和应用可以带来核心价值,即对自身应用体验的直接提升。而向长远角度看,方舟编译器背后的技术思路与生态价值,更是对行业具有长线推动作用。